2020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5月份)一、积累与运用(25分)1.(8分)根据课文默写①,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二章)②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④山回路转不见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⑤非淡泊无以明志,。
(诸葛亮《诫子书》)⑥,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⑦《饮酒》诗中写出作者恬淡闲适、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的诗句是:,。
2.(3分)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静mì②gèn 古③鞠躬尽cuì3.(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孩子应该干、可以干的事,要让他们自己去干,父母不要越俎代庖....。
B.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滋暗长....的影响,有效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作风和操守。
C.随着“教育大阅读”的深入开展,“师生共读”和“亲子阅读”在全市蔚然成风....。
D.九旬高龄的老教授在二中礼堂讲授国学,他旁征博引....,侃侃而谈。
4.(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进入新时代,由于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发展迅猛,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在全国的普及,中国掀起了全民“网上学习”。
B.据商务部统计,目前大约已有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建设。
C.历尽千辛万苦建成的港珠澳大桥,彰显着当代中国的光荣与梦想,展现了我们中国人实干兴邦的决心。
D.虽然说,在新媒体出现之前也存在各种谣言,但谁也不能不否认,新媒体的出现在事实上带来了谣言的高发。
5.(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总角”“垂髫”均代指童年;“豆蔻”指称十三四岁的少女;“及笈”指古代男子到了十五岁时,把头发簪起来表示已成年。
B.在中国灿烂的文化中,对人物和地方有许多别称或雅称。
比如:国家的别称:华夏、社稷;书信的别称:鸿雁、尺素。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者司马迁是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
D.《论语》《孟子》《中庸》《尚书》合称“四书”,都是儒家经典。
《诗》《书》《礼》《易》《春秋》合称“五经”。
6.(2分)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海滨疗养时,偶然认识了女民工达雅并相爱。
保尔一边不断地帮助达雅进步,一边开始顽强地学习,增强写作的本领。
B.《西游记》和《水浒传》都有“闹”的情节,一个“闹”字,凸显场面之精彩,英雄之个性,令人印象深刻,如孙悟空大闹黑风山、大闹五庄观;鲁达大闹五台山、大闹桃花村,武松大闹飞云浦,花荣大闹清风寨,李逵元夜闹东京等。
C.《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D.祥子苦干三年买了辆新车,结果被孙侦探敲诈,夺走了车子,理想第一次破灭。
后来又因为被抓去当壮丁和为虎妞办丧事等原因,理想,一再破灭最终祥子走上了堕落毁灭的道路。
7.(3分)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
下面是《水浒传》第十八回“美髯公智稳插翅虎宋公明私放晁天王”中的一首诗,阅读后回答问题。
太师符督下州来,晁盖逡巡受祸胎。
不是宋江潜往报,七人难免这场灾。
①结合前文相关情节,说说“这场灾”的原因是什么?②简述晁盖等人是怎么免去了“这场灾”?8.(3分)阅读《西游记》选段,回答问题。
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的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
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大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弥漫,真个是漢天炽地。
……这行者神通广大,捏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那妖怪。
那妖怪见行者来,又吐上几口,那火比前更胜……行者被他烟火飞腾,不能寻怪,看不见他洞门前路径,抽身跳出火中。
这里的妖精是指谁?他被收服一事为名著后面的哪个情节埋下了伏笔?二、阅读与赏析(45分)9.(5分)诗词鉴赏东栏梨花①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②.【注】:①此诗作于北宋熙宁十年(1077),当时苏轼已经41岁,经历了诸多变故。
②清明:清澈明朗。
①这首诗语言自然,画面鲜活生动,请用自己的话将诗歌一、二句的画面描绘出来。
②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三、四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0.(11分)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
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
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
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
卒母闻而哭之,曰:“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
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
”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
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
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武侯曰:“善。
”魏置相,相田文。
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
”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
”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
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
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
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有删减)(1)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事.鲁君:②魏置相,相.田文:③楚悼王素.闻起贤:(2)下列句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选文中“卒母闻而哭之”的“而”相同的一项是()A.学而.时习之B.人不知而.不愠C.言和而.色夷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吴起怜恤士卒,带兵屡建奇功。
这些战功都和他善于为将、与士卒同甘共苦密不可分。
B.吴起劝告魏侯,修德重于据险。
治国依据山河险固不如推行德政,修德才能免于国家灭亡。
C.吴起声名渐起,遭到公叔嫉妒。
公叔继田文后为相,吴起深表不满,担心被害,于是逃往楚国。
D.吴起到楚国后很受悼王器重,屡建奇功,而原本的楚国贵戚却想加害他。
(4)把文中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
”②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11.(8分)说明文阅读防病毒口罩不能循环使用胡定坤随着疫情持续发展,市场上N95(KN95)、医用外科等防病毒口罩依旧紧俏,不少家庭中的口罩库存即将见底。
于是,网络上开始流传一些重复利用的“妙方”。
但是贴着“一次性”标签的防病毒口罩真的能够走上“无限循环”之路吗?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56℃30分钟”可有效灭活病毒,是否可通过“清蒸、水煮”的方式实现口罩再利用呢?不能。
无论是N95还是医用外科口罩,它们实现“防病毒”的手段都是依靠“过滤层”吸附、阻隔病毒等微颗粒(气溶胶),而过滤层主要由聚丙烯熔喷超细纤维构成。
根据设计要求,口罩要在实现较好阻隔效果的同时保证令人舒适的通气性,其对医用口罩的吸气阻力一般不能超过343.2帕斯卡(Pa),日常防护型口罩吸气阻力小于135帕斯卡(Pa)。
无论是“清蒸”还是“水煮”,水的进入会使过滤层中的电荷迅速消失,导致过滤效果大幅下降。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75%的乙醇能有效灭活病毒,能否将用过的口罩喷上酒精消毒,再晾干重复使用呢?不能。
一方面,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N95口罩外表面都经过“拒水处理”,酒精、水、血液、唾液等都很难渗入,目的是加强对医生的保护,防止在与患者接触中出现液体喷射造成交叉感染。
因此,表面涂抹、喷上酒精很难起到对医用口罩内部的消毒作用。
另一方面,酒精也会破坏口罩外层防水结构,原因是酒精的表面张力和水有很大不同,用酒精处理过的口罩材料对水(血液、唾液)的吸收会增强,这会加速口罩过滤层失效。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病毒对紫外线敏感,是否可以使用紫外灯、紫外消毒柜等对口罩消毒,实现再利用呢?不能。
聚丙烯熔喷材料是一种热塑性高分子材料,耐老化性差对紫外线非常敏感。
接受紫外线照射后,结构会发生破坏即氧化降解,使过滤性能大幅下降。
课题组曾经做过实验,如果对N95级别的口罩进行水蒸、水洗、紫外灯消毒,它的过滤效率将由95%快速降低到60%以下,和普通的纱布口罩、棉布口罩差不多。
那么究竟有没有方法实现口罩的消毒再利用呢?对普通人来说,没有。
口罩生产过程中采取的消毒方式是环氧乙烷气体消毒,普通家庭无法实现。
(选自《科技日报》2020年02月03日,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利用“妙方”,贴着“一次性”标签的防病毒口罩可以“无限循环”使用。
B.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N95口罩外表面都经过“拒水处理”,可以防止酒精、水、血液、唾液渗入。
C.N95级别的口罩进行水蒸、水洗、紫外灯消毒后,就和普通的纱布口罩、棉布口罩一样了。
D.防病毒口罩实现“防病毒”的手段都是依靠“过滤层”吸附、阻隔病毒等微颗粒(气溶胶)实现的。
(2)文中提到网络流行关于防病毒口罩可以循环使用的做法有:、、。
(3)文章划线句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12.(6分)议论文阅读读书是一种心灵修复吴黎宏①书是灵魂的伴侣、精神的导师、心灵的良医,书给人的馈赠与帮助可谓无穷。
对我来说,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一种最好的心灵修复方式。
②读书可以避免浅陋直白,让心灵丰盈圆润。
大学毕业刚工作时,我工作热情主动却有些马虎,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待人真诚却嫌直白,有时甚至好心办了坏事。
这些问题,固然有客观的原因,但说到底,还是心智不够成熟,修养不到家。
除了在生活中体悟之外,我常从书中找老师,在阅读中修炼心性。
通过读《论语》《菜根谭》《小窗幽记》,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学会了换位思考。
由是,心智日渐丰盈成熟起来,待人接物和处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稳重。
③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愉悦平和。
社会不同于象牙塔,要面对的事情很多,烦恼总是难免。
但烦恼不能成为障碍,情绪不能带进工作,压力应及时化解。
对我而言,读书可以摆脱现实的沉重,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宛如冬天在温暖的炉前烤火,所有的忧愁、愤怒、牢骚都会像衣服上的湿气被烤得烟消云散。
读《诗经》,让心灵在纯真无邪的原野上奔腾;读《庄子》,任自己的灵魂尽情“逍遥游”;读清新隽永的散文,如沐春风饮清泉般畅快……可以说,读一本早就想读的书,就像遇见了仰慕已久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