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国有资产清查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XX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按照《XXX》(〔2019〕XX号)和《XXX》(〔2019〕XX 号)等文件精神,结合XXX实际,现将2019年度XX固定资产清查方案制定如下:
一、工作目标
(一)核实财产、查清家底,做到账实相符。
(二)对所有固定资产进行造册登记,并对残损报废的固定资产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三)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为编制年度预算、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创造条件。
(四)进一步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一套适合XXX实际,规范高效的固定资产管理长效机制,防止资产流失,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二、清查范围和清理时点
(一)清查范围
单位入账全部固定资产。
(二)清理时点
以2019年12月13日为资产清查的基准日。
三、工作内容
(一)实验室各课题组要对内部使用和管理的固定资产结合固定资产清查登记表进行全面清查。
各课题组负责人是资产清查、核实登记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自查表登记事项的完整性、真实性、延续性负责。
(二)在清理登记工作中发现存在固定资产流失、损失或被占用、借用、使用保管责任不明等问题,要及时追回已流失或被占用、借用的固定资产。
(三)综合办公室对全单位固定资产进行核对,核对固定资产卡片、分课题组室建立台帐,财务处相应补缺补差,完善固定资产总账,确保固定资产账目真实、规范、统一。
四、方法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9年12月9日-12月15日)
1.研究制定资产清查工作方案。
2.成立固定资产清查小组。
(二)自查登记阶段(2019年12月16日-12月20日)
根据固定资产清理、登记的统一要求,各课题组要指定专人负责,按时组织人员严格进行固定资产清理、统计。
认真、如实、规范核实《2019年固定资产盘点清查登记表》,并在登记表上注明资产使用人、责任人。
(三)抽查核实阶段(2019年12月21日-10月25日)
固定资产清查组对各课题组上报的《2019年固定资产盘点清查登记表》进行核对核查核实,核实无误的在《清查登记表》加盖公章后统一上报。
未纳入登记的除办理填卡、登帐手续外,要明确责任归属、提出处置意见;确属报废或无法续用的,经查实,及时核减固定资产。
(四)处理处置阶段(2019年12月26日以后)
经核实无误后的固定资产统一编号、制作固定资产标签并进行粘贴,录入财政网固定资产登记系统,并与固定资产台帐、机关财务帐目保持一致。
对不能确认原始价值的部分资产进行价值重估,对残损报废的固定资产按有关规定集中进行报废处理。
(五)总结完善阶段(2019年12月27日-12月30日)
综合办公室在清理核查基础上,根据工作需要,统一各课题组资产及办公设备标准配置,超标准的要及时调出,低标准的要配备到位。
同时,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办公用品购置等制度,确保实验室资产管理依规有序,资源配置科学合理。
(六)结果运用阶段(2019年12月30日以后)
针对本次资产清查,各课题组需积极配合资产管理部门对单位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清查,对课题组盘盈盘亏资产及时登记。
整个清查工作应做到有奖有罚、有停有运。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
加强对固定资产清理登记工作的领导,成立清理登记固定资产工作小组,实验室XX主任任组长,XX副主任、XX 副主任任副组长,工作组成员:XXX,XXX,XXX。
(二)提高认识
固定资产清理登记是一项加强资产管理、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的务实之举,自查登记要做到不重不漏,核实处理要确保不偏不倚,各课题组要充分认识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工作小组做好清查登记工作。
(三)落实责任
各课题组负责人要认真抓好本课题组清理登记工作,如实填报自查表,对清查工作不配合或故意隐瞒、不如实填报的,将严格责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