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效用理论
引例 新郎的心意
A和B结为夫妻,新郎A有心给新娘B买一套3000元 的时装。但因忙于筹办婚事,一直没有找到合意的款 式。蜜月旅行的一天,他们逛上海市南京路,走进一 家不大的时装店,眼前突然一亮:
B:这套服装不错,给我买了吧。 A:(一看价码):不行,只300元。 B:管它多少钱,我喜欢就成。 A:那也不行,至少得3000元。这是我的心意。
序数效用(ordinal utility):20世纪30年代 效用作为人的主观感受无法用基数计量,也不能加 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效用 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 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对于同一个消费者来说,同样数量的商品总
是提供同量的效用,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酋长接受了富人送来的礼物,品尝之后赞不绝口,声称要 送给他最珍贵的东西。
富人心中暗自得意。一抬头,富人猛然看见酋长双手捧着 的“珍贵礼物”,不由得愣住了!
特点(3):物以稀为贵——效用与其实际价值无关。
(三)效用的度量
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19世纪末20世纪初 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可 以计量并加总求和。 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一、效用论概述
(一)效用U(Utility):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 评价或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
消费者需求某种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满足。
完全是消费者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 满足程度高,效用大; 满足程度低,效用小。
效用 萨缪尔森提出:幸福= ———
欲望
使幸福增加的有效方法是: (1)欲望不变而提高效用; (2)清心寡欲
又几天过去了,大水悄悄退走了。长工高兴地爬到树下, 地主却永远留在大树上了。
特点(2):效用因时因地而异。
案例3:《宝石和木碗》
一穷人家徒四壁,头顶一只木碗四处流浪。一天不幸遇到 特大风浪,被海水冲到一个小岛。岛上的酋长看见木碗, 感到新奇,便用一口袋宝石换走木碗。
一个富人听到穷人的奇遇,心想一只木碗都能换回这么多 宝贝,如果我送去很多可口的食物,该换回多少宝贝!” 于是,富翁找到小岛。
第 四 时 间 段:
be in the depth of misery……
某消费者逐渐增加商品的消费量,直至达到了
效用的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该商品的(
)
A.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B.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减少
C.总效用不断下降,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D.总效用不断增加,边际效用不断减少
A.正确
B.错误 C.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
2、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 )
A.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
B.取决于它的价
C.不可比较
D.可以比较
二、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
(一)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总效用TU (Total Utility):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 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 假定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为Q,则总效用 函数为:TU=f(Q)
案例2:《傻子地主》
某地闹水灾,洪水吞没了土地和房屋。在一棵大树上, 地主和长工都爬到一棵大树上。地主紧紧地抱着一盒金 子 ,警惕地注视着长工的一举一动,害怕长工会趁机把 金子抢走。长工则提着一篮玉米面饼,呆呆地看着滔滔 大水。几天过去了,四处仍旧是白茫茫一片。长工饿了 就吃几口饼,地主饿了却只有看着金子发呆。地主舍不 得用金子去换饼,长工也不愿白白地把饼送(=4-0)
2
9
5(=9-4)
3
13
4(=13-9)
4
16
3(=16-13)
5
18
2(=18-16)
例:消费量
TU
MU
0
0
0
1
10
10
2
18
8
3
24
6
4
28
4
5
30
2
6
30
0
7
28
-2
(二)TU曲线与MU曲线
TU
TU先上升后下降 ,倒“U”型;
MU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不断递减
当MU < 0, TU↓ 当MU = 0, TU最大 当MU > 0, TU↑
引例 新郎的心意 (续)
经理(听到两个人的争论,立即上前佯称):非常 对不起,售货员将价码少打一个0,这套服装本来就是 3000元。
A:那还差不多,买下! 这对夫妻花3000元买了本来可用300元买下的套服, 一试一照,心满意足。
你觉得这对夫妻买这件衣服值不值呢?
消费对我们而言是一种普遍而又重要的活动, 那么如何衡量消费者得到的满足程度呢?为什 么随着消费的商品数量增长,消费者得到的满 足程度反而会越来越低?在一定的限定前提下, 如何才能实现我们的效用最大化呢? 这是我们在本章中要跟大家讨论的问题。
(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 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
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商品消费量的增加, 人们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个消费单位中得到的效 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解释: 生理的原因:兴奋度递减 心理的原因:人性
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经济 合理性原则
婚姻——为什么离 婚?
消费者总是将第一单位的消费品用 在最重要的用途上,第二单位的消 费品用在次要的用途上。
❖某些人的生活轨迹
I love you!!! For ever and ever!!!
第一时间段:
第二时间段: I found her/him boring..……
第三时间段:
Every day a quarrel……
(二)效用的特点
案例1:最好吃的东西
免子和猫争论,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 免子说 “世界上萝卜最好吃。” 猫不同意,说,“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老鼠。” 免子和猫争论不休,跑去请猴子评理。 猴子大笑起来:“瞧你们这两个傻瓜蛋,连这点儿常识都
不懂!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是桃子!”
特点(1):效用完全是个人的心理感觉,因人而异 偏好不同——决定对同一商品效用的不同评价。
边际效用MU (Marginal Utility):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 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量所得到的效用量的 增量。
边际效用函数:MU=△f(Q)/ △Q, 若△Q趋近于零,则MU=dTU/dQ=f,(Q)
消费者从不同数量的物品中所得到的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商品数量 消费者总行效为用举例
边际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