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必修1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高中化学必修1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2.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合成 新物质的一门科学;了解物质的组成、结 构和性质的关系;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
3.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 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 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4.认识实验、假说、模型、比较、分类等科 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5.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认识 化学 科学
化学 实验 基础
常见 无机 物及 其应 用
教科书目录
认识化学科学(走
从实验学化学(化学实 验的基本方法 化学计 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进化学科学 研究 物质性质的方法和 程序 化学常用的 物理量--物质的量)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 质 的分类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元素与物质世界 (元素与物质分类 电解质 氧化剂和
苏教版化学1 知识结构
模型研究
1章 物质研究的基本方法
实验研究
定量研究
分类研究
无机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
2章 氯、溴、碘;钠、镁 3章 铝、铁、铜、硅 4章 硫、氮
必修1与社会生产生活及学科知识体系之间的联系
专题一 化学家 眼中的 物质世 界
专题一的主要内容
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 的物质世界
①物质分类及其转化 ②物质的量 ③物质聚集状态 ④物质的分散系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 世界(丰富多彩的 化学物质 研究物 质的实验方法 人 类对原子结构的认 识)
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 还原剂)
的化学性质 几种重要 的金属化合物 用途广 泛的金属材料)
自然界中的元素 (碳的多样性 氮 的循环 硫的转化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无 海水中的化学元素)
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富集在海水中的 元素—氯 硫和氮的氧 化物 硫酸、硝酸和氨)
元素与材料世界 (硅 无机非金属材 料 铝 金属材料 复合材料)
高中化学必修1 (专题一) 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一、新课程化学教材(江苏版)概述 二、课程标准要求及三套教材编写比较 三、本专题教学内容及地位作用分析 四、对《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第一专题的说明 五、本专题教学建议 六、教学示例
一、新课程化学教材(江苏版)概述 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特点 必修模块的学习目标及要求 教材的整体编排体系
学习物质结构基础知 识(必修1专题1;必 修2专题1)
了解化学反应原理 (必修1专题1、2; 必修2专题2)
了解化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的关系(必修1各专题;必 修2专题4)
化学1教材内容体系
(江苏教育出版社)
化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学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Hale Waihona Puke 1从矿物到基础材料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化学1》模块教材的内容体系
主题2:化学实验基础
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 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2.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 配制等实验技能。
3.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 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4.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 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 进行交流。
第二单元 ①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研究物质 ②常见物质的检验 的实验方法 ③溶液的配制及其分析
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 结构的认识
①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②原子的构成
二、课程标准要求及三套教材比较
1、课程标准内容 2、三套教材化学1编写比较 3、三套教材对核心知识的覆盖
主题1:认识化学科学
1.知道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了解20世 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的发 展趋势。
5.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 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 的应用
主题3: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3.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
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 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 4.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通过 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5.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 子的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 还原反应。 6.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 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 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课改方案的特点
一个观念――以学生发展为本 两个关注――关注过程,关注终身发展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
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个特点――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
➢ 体现三维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倡导多元的学习方式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创新意识) ➢ 面向全体学生 (倡导通过多次学习,螺旋上升,逐步达成目标) ➢ 重视学科素养
关于课程目标要求的说明
(1)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
从低到高依次为:
① 知道、说出、识别、描述、举例、列举
② 了解、认识、能表示、辨认、区分、比较
③ 理解、解释、说明、判断、预期、分类、 归纳、概述
④ 应用、设计、评价、优选、使用、解决、 检验、证明
关于课程目标要求的说明
(2)技能性学习目标的水平
从低到高依次是: ① 初步学习、模仿 ② 初步学会、独立操作、完成、
测量 ③ 学会、掌握、迁移、灵活运用
关于课程目标要求的说明
(3)体验性学习目标的水平
从低到高依次为:
① 感受、经历、尝试、体验、参 与、交流、讨论、合作、参观
② 认同、体会、认识、关注、遵 守、赞赏、重视、珍惜
③ 形成、养成、具有、树立、建 立、保持、发展、增强
2、教材内容体系介绍(化学1)
目标 主题
化学
初中化学
必修
认识化学科学
模块
化学实验基础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化学 1
化学 2
物质结构基础 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选修 模块
化 学 与 生 活
化 学 与 技 术
化 学 反 应 原 理
有 机 化 学 基 础
物 质 结 构 与 性 质
实 验 化 学
2
三个阶段化学课程内容的关系
选修模块教材
实验化学
科学属 性
物学质科结属构性与性质
有机化学基础
化学反应原理
社会 属性
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
文科学生必修内容
理科学生必修内容
各主题教学内容在高中化学教育中的地位
认识化学科学(化学的观念、 方法和价值)(必修1专题1、 必修2专题1-4)
学习常见物质知识 (必修1专题2-4, 必修2专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