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 全册 教案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 全册 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做好实验准备工作)[讲]做实验前,要先读实验室规则,没有规则不成方圆,只有明确了实验室规则,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实验室。

有的同学一定认为化学实验很难并有一定的危险性,还有的同学认为做好实验很好玩。

其实,化学实验是用来检验、探索物质的操作,是学术性的研究,不能依靠个人的一些喜好、情绪来做实验,实验有一定的安全要求,只要你能做到安全要求,就可以很轻松地完成实验,那么,实验的安全又有些什么内容呢?[思考与交流]根据你做化学实验和探究的经验以及你在初中所学的知识,想一想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应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学生讨论并投影总结]1、取用药品的安全注意事项:(1)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按用量取药,若无用量说明,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 mL ,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3)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2.用酒精灯加热的安全注意事项:(1)在使用前,要先检查灯里有无酒精。

向灯内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2)在使用时,要注意几点: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绝对禁止用燃着的一只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3)用完酒精灯,不可用嘴吹灭,必须用灯帽盖灭,并盖两次。

(4) 不慎洒出的酒精若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谎,应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盖。

3.着火和烫伤的处理、化学灼伤的处理、如何防止中毒、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等。

着火烫伤时应该先冷敷。

浓硫酸灼伤时先用干布小心拭去浓硫酸,再用大量的水冲洗。

[讲]刚才同学们发表了很多关于实验安全应该注意的事项,那么大家还要注意常用的危险化学标志。

请见课本P4。

[讲]实验安全是为避免受到意外伤害的保障,要想我们的探究实验取得成果,我们还必须遵守实验的有关原则、安全措施及正确的操作方法。

[板书]1、遵守实验室规则2、了解安全措施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过渡]以上是我们做实验必须遵守的一些注意事项,正确我们学习几种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观察、思考、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实验安全知识比教师讲的要深刻得多,通过学生自己得到的东西能在学生的头脑中有长久的印象,并能成为以后受用的知识。

通过对实验的一些安全内容的记录,学生能认识到安全实验的重要性,为以后的实验安全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投](1)原理:利用互溶的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给液体混合物加热,使其中的某一组分变成蒸气再冷凝成液体,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蒸馏一般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

(例如蒸馏含有Fe3+的水提纯其中水份,蒸馏石油提纯不同沸点的有机组分)(2)仪器: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蒸馏烧瓶、冷凝管、温度计、胶塞、牛角管(尾接管)、锥形瓶、胶管[实验演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投](3)蒸馏时的注意事项:a.烧瓶内液体的容积不超过2/3,烧瓶要垫上石棉网加热,烧瓶中还要加入沸石(碎瓷片)防止爆沸。

b.温度计下端水银泡应置于烧瓶支管处,测量逸出气体的温度。

c.冷凝水下口进,上口出。

d.实验开始时,先开冷凝水,后加热。

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关冷凝水。

溶液不可蒸干。

[讲]锥形瓶中的液体就是蒸馏水,我们再用硝酸银溶液检验是否含有氯离子。

[实验演示]蒸馏水加入硝酸银溶液[投影小结实验]实验1-3 实验室制取蒸馏水实验现象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自来水,滴入几滴稀硝酸和几滴硝酸银溶液。

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且沉淀不溶解2、在100 mL烧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自来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如图连接好装置,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

加热烧瓶,弃去开始馏出的总分液体,用锥形瓶收集约10 mL 液体,停止加热加热,烧瓶中水温升高到100℃沸腾,在锥形瓶中收集蒸馏水3、取少量收集到的液体加入试管中,然后滴入几滴稀硝酸和几滴硝酸银溶液加硝酸银溶液于蒸馏水中,无沉淀[思考]1、为什么冷却水通入方向与被冷凝蒸气流向相反(为了使蒸馏出的蒸气与冷却水长时间充分接触,带走尽可能多的热量)2、为什么温度计水银球的顶端要与圆底烧瓶支管下沿处于同一水平线?(对于蒸馏来说,只有精确控制蒸馏的温度才能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而蒸馏烧瓶支管口的温度正是被蒸馏变为气体某组分的温度,故温度计水银球顶端要与圆底烧瓶支管下沿处于同一水平线)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将海水淡化,或制造无水酒精。

若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酒精和水的混合物,先蒸馏出来的物质是什么?(酒精沸点低,先蒸出的是酒精。

) 思考与讨论研究,强化蒸馏的操作4、从这个实验中,大家可以看出蒸馏适用于什么类型的混合物的分离?[投](4)蒸馏的使用范围:液态混合物中,沸点不同,除去难挥发或不挥发的物质。

[思考]蒸馏与蒸发的区别:(加热是为了获得溶液的残留物时,要用蒸发;加热是为了收集蒸气的冷凝液体时,要用蒸馏)[过渡]在日常生活中,有时我们的衣服粘了油渍,可以用汽油擦洗,这就是萃取的应用。

接下来我们学习另外的一种分离方法,叫做萃取与分液。

[板书]2、萃取[过]我们先来认识这个新的仪器:分液漏斗。

[展示仪器]分液漏斗的组成,分液漏斗的活塞、盖子同漏斗本身是配套的。

使用漏斗前要检验漏斗是否漏水。

方法为:关闭活塞,在漏斗中加少量水,盖好盖子,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看是否漏水[投](1)定义:利用某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在利用分液的原理和方法将它们分离开来。

[讲解+实验演示]我们通过实验来解释萃取的定义,我们知道碘单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碘水呈黄棕色。

碘是溶质,水是溶剂。

取10ml饱和碘水,倒入分液漏斗中。

接着,按照萃取的定义,我们要用另一种溶剂加把溶质碘从碘水中提取出来,这另外一种溶剂的选择要符合一些条件,[投](2)萃取剂的选择:a.溶质在萃取剂的溶解度要比在原溶剂(水)大。

b.萃取剂与原溶剂(水)不互溶。

c.萃取剂与溶液不发生发应。

[讲解+实验演示]那么,我们根据这些条件可以选择了四氯化碳,由于碘在四氯化碳的溶解度比较大,所以我们加入4ml就可以了,进行振荡。

请大家注意振荡的操作: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注意放气怎么(强调放气的重要性)。

振荡后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

[讲解]静置后,大家发现漏斗中的液体分为两层,下层为紫红色,这一层为碘的四氯化碳的溶液。

上层溶液颜色变淡了,证明碘水中的碘已经被萃取到四氯化碳中了,达到了碘和水分离的目的,这就是萃取。

[引导]大家想想,萃取后,如何分离?比如汤上面的油层是怎样弄走的?(勺子舀,吸管吸,。

)[讲]我们试想一下,可不可以想办法使汤使下面流走,让油刚好留在容器中。

容器下面有通道,汤从下面流走,在汤刚好流完时,关闭通道,这样汤和油不就分开了吗,这正好符合分液漏斗的结构。

[板书]3、分液[讲解+实验演示]最后一步,就是把四氯化碳层和水层分开,这就是分液。

首先,打开盖子(塞子),为什么?(平衡大气压)将活塞打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

漏斗下[副板书][讲]若想要通过质量求体积,还需搭座什么桥呢? (还需要知道物质的密度)[问]质量、密度和体积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副板书]*密度体积======质量 密度÷[讲]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物质的体积与微观粒子间是否存在着一些关系呢?也就是说体积与物质的量之间能否通过一个物理量建立起某种关系呢?也就是说体积与物质的量之间能否通过一个物理量建立起某种联系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亲自动手寻找一下答案。

请同学们填写教材P13上科学探究2 [投]科学探究2、下表列出了0℃、101 kPa(标准体积)时O 2和H 2 的密度,请计算出1 mol O 2和H 2的体积下表列出了20℃时几种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请计算出1 mol 这几种物质的体积[讲]请同学们根据计算结果,并参照投影上1mol 几种物质的体积示意图,分析物质的存在状态跟体积的关系 [投影小结]1、1 mol 不同的固态或液态的物质、体积不同2、在相同状态下,1 mol 气体的体积基本相同3、同样是1 mol 物质,气体和固体的体积相差很大。

(1 mol H 2O 在液态时是18 mL ,在100 ℃气态时约为3.06*104mL ,相差约1700倍[问]一堆排球、一堆篮球,都紧密堆积,哪一堆球所占体积更大?密度/g ·L -11 mol 物质的体积O 2 1.429 22.4 H 20.089922.4密度/g ·cm -3质量 g 体积cm 3Fe 7.86 56 7.2Al 2.70 27 10 H 2O 0.998 18 18 H 2SO 41.839853.6采用数据归纳出事物规律的科学方法,导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归纳思维能力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在脑海里建立理想模型,形象地分析物质体积决定因素,对学生进行空间想像(四) 有关溶液稀释问题的计算 m 1w 1=m 2w 2 C 1V 1=C 2V 2 (五) 不同浓度溶液混合的计算 1、体积可加合时的混合问题公式:C==212211V V V *C V *C ++2、不同浓度的两溶液混合后w 的求算 (六) 十字交叉法1、原理:ca b c n n B A --== 2、适用范围:凡能满足 a n A + b n B ==c(n A +n B )关系的混合问题,均能用十字交叉法。

3、典型应用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内容教学方法[引入]我们已经学习完了第一章的知识,即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那么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怎么样呢?是不是都掌握了?有没有缺漏,作业是否做对了,做的时候是否遇到什么困难?你怎么知道你学习的情况呢?通过考试?那考试之前呢?要知道自己的学习情况,知识掌握的情况,我们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且对自己的学习方法也要进行归纳总结。

[讲]请同学准备两个本子:一个叫知识归纳总结本,专门用于每章节后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另一个是错题本,请记录下你每天做错的题目,并用红笔注明你做错的原因,再在后面附上正确答案。

[板书]一、本章知识结构梳理(一)、混合物分离与提纯[讲述] 物质的分离是把混合物中各物质经过物理(或化学)变化,将其彼此分开的过程,分开后各物质要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物质的提纯是把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以得到纯物质的过程。

[投影][讲述] 1、过滤操作应注意做到“一贴、二低、三接触”,①“一贴”:折叠后的滤纸放入漏斗后,用食指按住,加入少量蒸馏水润湿,使之紧贴在漏斗内壁,赶走纸和壁之间的气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