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点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知识点

声强——单位面积的声功率,符号I“狮子吼”杀伤模式——声的传播特性
如何避免无差别杀伤?——声源的方向性(波长和声源尺寸) 防御者的策略——声波的反射
声波的聚焦 声波的吸收和折射 水波的衍射 声波的衍射 电波 的衍射?
散射——无规则的衍射隔墙有耳的产生——远距离衍射
人的听觉器官
外耳:耳廓和外耳道,直通鼓膜,将声音由耳壳传到鼓膜,谐振频率3000。
人们对声音高低的感觉——音调 主要与频率有关,且与变化的对数成正比。 次声:低于20超声:高于20调幅广播:低于4.5音色——对频率和强度的综合反应
基波和多种谐波构成一种声音幅度最大、 频率最低的称为基波
幅度较小、 频率成整数倍关系的正弦波称为谐波最终构成一个非正
弦波
听觉的方向感 人根据双耳听到的声音在时间上、强度上和相位上的差异来判断声源的方 位。
由频率很高的交变电流通过天线辐射的结果,又称为电磁场。如天线中有高 频率电流在不停变化,则附近空间的电场也随之变动,在变动的电场周围产 生变动的磁场,磁场周围产生变动电场,形成交替的电磁场运动,并像波浪 一样不断地向前推进。
传送广播和电视节目,还可以用来通信、传真,发现目标,导航,无线电遥 控和遥测。
中耳:由感觉振动的鼓膜、听小骨容纳鼓膜及听小骨的鼓室构成。 内耳:由耳蜗等组成,后者内部充满淋巴液,掌管听觉的耳蜗部分为听觉神
经。
狮子吼多响才有杀伤力? 响度是一个主观指标,表现为波形的幅度不同。 声压级:以基准声压作为参考所得的以分贝值表示的量 听阀:声压级0,声压为基准声压。 可听阀:人能承受的最大声压,声压级120。 响度也和频率相关。100,40。 动态范围:最大和最小声压级之差。120:70
传声器和扬声器原理
基波和谐波
调频广播的优缺点 电视播出系统的要求
录音棚的隔音方法
课件:
第一章 广播电声基本知识
声音的基础知识 广播的诞生和发展 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 广播中心技术 电声换能器件 第一节 声音的基础知识 什么是声音? 物体机械振动或气流扰动引起弹性媒质发生波动产生声波,听觉器官接收产 生印象。
地波:沿地球表面传播的电波 微波:像光线,可为抛物面形。可建微波站接力传播或靠卫星 中波:功率越大、则越远,通过塔身发射,4/1波长,约传200短波:地面吸收强,传几十,靠天波则距离达上万,发射功率很小 超短波:仅靠空间波,直线传播,仅几十,天线高
传输网和覆盖网 转播台:将接收到的广播电视高频信号改变频率或频道后转发。 同步卫星:利用上面的转发器,将地面上行站送来的节目以小功率转发给地面, 以覆盖全国。由卫星地面站接收手,传给发射台发射出去。对我国效果显著。 发射台的构成
入*f
15度下的声速——340m
不同媒质下的差异:钢5100m,软橡皮50m频率和波长成反比
“狮子吼”的可能性分析——声压 声波的强弱通常用声压、声功率和声强表示 声压——由声波引起的交变压强,单位 基准声压——听觉现象的起点声压 声功率——衡量声源发身能力的指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总声 能,单位W
低频率:声强无差别,时间有先后 高频率:声强有差别。 连续音:根据相位判断,但高频时不绝对。 人的水平向判断力远超垂直向判断力。
听觉灵敏度——从忍者说起 人耳对声压、频率和方位细小变化的判断能力称为灵敏度。 响度:声压变,判断力亦变。大于50,级差1;小于40,级差1-3频率:跟频率和强度相关。1000、40,级差3;低频、低声压,则级别增大。 可通过训练提高,随年龄降低,高声压亦有负作用。
第三节 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
无线电广播技术是关于无线电广播发送设备的技术,广播发射机是利用电磁波传 递信息的,所以广播发射机的首要任务是把要传送的音频信号通过一定的方式调 制在载波上,并放大到额定的功率,然后利用天线以电磁波的方式发射出去,在 一定的覆盖范围内利用接收机就可以收听到声音广播。
无线电波的产生
微波—可分为特高频(分米) 、超高频(厘米) 、极高频(毫米) 电离层和电波
电离层:地球上空60公里以外,白天可分三到四层D E、F1、F2,夜间只 有E、F2层。
D层对中长波有强烈吸收作用,衰减很大
电离层对短波的吸收很小,主要是F2层反射,存在衰落现象超短波可以穿出电
离层很远
传播路径和特点
天波:经过电离层反射后到达接收点的电波 空间波:经过对流层在自由空间传 播的电波
条件1:天线长度和电波波长相对应,才能有效发射;
条件2:具有一定频率的电磁场才能发射,必须利用较高频率电波。 核心设备——发射机:调制载波、放大功率 馈线和天线:前者将已调制载波送到天线,天线将能量转化为电波并发射 辅助设备:冷却、调试监测
控制台和配电系统 模拟调制和解调技术
调制:声音—传声器—音频电信号—载运于高频交变电流——无线电波发射 载波:受调制的高频交变电流
频率和波长
波在每秒钟内变化的次数称为频率,单位为。
千 兆1*10/6吉1*10/9普通交流电网供给的电流频率是50。
3*108m电磁波每变化一次所占据的长度称为波长,单位m。
入二
频段的划分 广播电视所占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称为频段,所占波长范围称为波段
中波一526.51605.5(波长570187n),国内广播 短波一2.326.1(波长13011.5m),国际广播 甚高频()—米波,主要用于电视和调频广播 特高频()—分米波,主要用于电视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复习纲要几种介质中声音传播速度的比较 短、中、长三种无线电波的特性差异(不用记频率)
颜色的三要素
了解
人对声音方位等的判断力
等能白光源
锥状细胞与杆状细胞
数字彩电和数字化彩电
绝对黑体
了解超声、次声的频率、调幅广播的频率范围,三种广播调制方式的名称,电视
伴音的制式
非线性编 声源, 频率、波长和周期
频率:空气密度和压力每秒变化的次数,单位赫兹() ,用f表示。人的频 率范围20-20000。
周期:一个声波完成一次振动需要的时间。单位秒(S),用T表示。 波长:声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单位(m),用入表示。 声波的传播速度
每秒传播的距离,称为声速,符号v,单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