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篇软件项目管理.ppt

第四篇软件项目管理.ppt

1×2×3×4×5×其中,(1≤i≤5)是信息域特性系数, 其值由相应特性的复杂级别决定,如表10.1
表 10.1 复 杂 级 别
特 性 系 数 输 入 系 数 a1 输 出 系 数 a2 查 询 系 数 a3 文 件 系 数 a4 接 口 系 数 a5
简 单
3 4 3 7 5
平 均
4 5 4 10 7
15
MM C1KLO aC fi i1
是开发工作量(以人月为单位) C1 是估计的代码行数(以千行为单位) a (1到15) 每个成本因素都根据它的重要程度和影响大小赋予一 定数值。成本因素影响所有工程项目,即使不使用模 型估算成本,也应该注意这些因素。可以把成本因素 划分成产品因素、计算机因素、人员因素和项目因素
应该注意,软件方程式有两个独立的变量:①对 软件规模的估算值(用表示);②以月或年为单位的项
从(10.2)式可以看出,开发同一个软件(即固定) 的时候,如果把项目持续时间延长一些,则可降低完
10.2.3 所谓模型就是提出的构造性成本模型( ),它是一种 层次结构的软件估算模型。 下面以中级模型为例,介绍构造性成本模型。该模型 把软件开发工作量表示成代码行数()的非线性函数:
篇软件项目管理
第10章 计划
所谓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和控制等一系列活 动,合理地配置和使用各种资源,以达到既定目标的
软件项目管理先于任何技术活动之前开始,并且
软件项目管理过程从一组称为项目计划的 活动开始,而第一项计划活动是“估算”。
退出
软件计划最详尽地描述了软件过程,它包括采用 的生命周期模型、开发组织的组织结构、责任分配、 管理目标和优先级、所用的技术和工具,以及详细的 进度、预算和资源分配。整个计划的基础是工作量估 算和完成期限估算。
(3)
功能点数与所用的编程是,在判断信息域 特性复杂级别及技术因素的影响程度时,存在相当大
10.2 工作量估算
计算机软件估算模型使用由经验导出的公式来预 测软件开发的工作量,工作量是软件规模(或)的函数, 工作量的单位通常是人月()
支持大多数估算模型的经验数据,都是从有限个 项目的样本集中总结出来的,因此,没有一个估算模
10.2.1
×() C 其中,A、B和C是由经验数据导出的常数,E是以 人月为单位的工作量,是估算变量(或)。此外,大多 数模型都有某种形式的调整成分,使得E能够依据项目 的其他特性(例如,问题的复杂程度、开发人员的经验、 开发环境等)加以调整。下面给出几个典型的静态单变
1. (1) 5.2×()0.91 (2) 5.5+0.73×()1.16 (3) 3.2×()1.05 (4) 模型(在>9的情况下) 5.288×()1.407
为了使得对程序规模的估计值更接近实际值,可 以由多名有经验的软件工程师分别作出估计。每个人 都估计程序的最小规模(a)、最大规模(b)和最可能的 规模(m),分别算出
a
b
后,再用下式计算程序规模的估计值:
m之
L a4mb 6
用代码行技术度量软件规模时,当程序较小时常用的 单位是代码行数(),当程序较大时常用的单位是千行 代码数()
14
DI Fi i 1
0.65+0.01 因为的值在0~70之间,所以的值在0.65~1.35之间。
表10.2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Fi F1 F2 F3 F4 F5 F6 F7 F8 F9 F10 F11 F12 F13 F14
技 术 因 素 数 据 通 信 分 布 式 数 据 处 理 性 能 标 准 高 负 荷 的 硬 件 高 处 理 率 联 机 数 据 输 入 终 端 用 户 效 率 联 机 更 新 复 杂 的 计 算 可 重 用 性 安 装 方 便 操 作 方 便 可 移 植 性 可 维 护 性
复 杂
6 7 6 15 10
(2) 这一步将度量14种技术因素对软件规模的影响程 度。这些因素包括高处理率、性能标准(例如,响应时 间)、联机更新等,在表10 2中列出了全部技术因素, 并用(1≤i≤14)代表这些因素。根据软件特点,为每 个因素分配一个从0(不存在或对软件规模无影响)到 5(有很大影响)的值。然后,用下式计算技术因素对软
10.1.2 功能点技术依据对软件信息域特性和软件复杂性 的评估结果,估算软件规模。这种方法用功能点()为
1. 功能点技术定义了信息域的5个特性,分别是输入 项数()、输出项数()、查询数(),主文件数()和外部 接口数()。
2. 用下述三个步骤,可以估算出一个软件的功能点 数(即软件规模) (1) 首先,把产品信息域的每个特性(即、、、和)都 分类成简单级、平均级或复杂级。根据其等级,为每 个特性都分配一个功能点数,例如,一个平均级的输 入项分配4个功能点,一个简单级的输入项是3个功能 点,而一个复杂级的输入项分配6
10.1 度量软件规模 10.2 工作量估算 10.3 进度计划 10.4 小结
10.1 度量软件规模
10.1.1 代码行技术是比较简单的定量估算软件规模的方 法。这种方法根据以往开发类似产品的经验和历史数 据,估计实现一个功能需要的源程序行数。当有以往 开发类似项目的历史数据可供参考时,用这种方法估 计出的数据还是比较准确的。把实现每个功能需要的 源程序行数累加起来,就得到实现整个软件需要的源
2 (1) & 13.39+0.0545 (2) 60.62×7.728×10-8 3 (3) 585.7+5.12
10.2.2 动态多变量模型也称为软件方程式,它是根据从4000多
个当代软件项目中收集的生产率数据推导出来的。这 种模型把工作量看作是软件规模和开发时间这两个变
〔×B0.333〕3×(1) 4
E t B是“特殊技术因子”,它随着对集成、测试、质量保证、
文档及管理技术的需求的增长而缓慢增加,对于较小 的程序(5~10),0.16,对于超过70的程序,0.39 P是“生产率参数”,它反映了下述因素对工作量的影响:
· · · · · · 应用系统的复杂程度。
当开发实时嵌入式软件时,典型值是2000;对于 电信和系统软件来说,10000;对于商业系统应用, 28000。适用于当前项目的生产率参数,可以从历史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