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瓦斯检查工必知必会

瓦斯检查工必知必会

瓦斯检查工必知必会1、瓦斯爆炸的三个条件:答:瓦斯爆炸的充分条件:达到一定的浓度的瓦斯、高温热源和充足的氧气,统称瓦斯爆炸的三要素。

(1)瓦斯浓度。

一般情况下,若瓦斯浓度按体积百分比计算,当瓦斯浓度在5%-16%之间时,遇到高温热源会发生爆炸,其中当瓦斯浓度达到9%左右时爆炸最强烈。

(2)充足氧气的浓度。

只有当氧气浓度大于12%时,瓦斯空气混合气体才会发生爆炸。

(3)高温热源。

瓦斯只有在一定高的温度以上才能爆炸,能够引起瓦斯爆炸的最低温度称为最低引燃温度,为650-750℃.2、排放瓦斯必须执行的三个原则?答:(1)撤人:受瓦斯排放影响范围内的所有人员必须全部撤出;(2)断电:受瓦斯排放影响范围内的所有电器设备必须全部断电;(3)限量:瓦斯排放必须有限量措施,严禁“一风吹”。

3、“三人联锁”爆破换牌制(1)、爆破前,班组长持爆破命令牌,爆破工持警戒牌,瓦斯检查工持爆破牌。

(2)、爆破工按作业规程规定完成装药、封泥、脚线和母线敷设等工作后,将警戒牌交给班组长。

(3)、班组长在组织完成打眼、装药、封泥、洒水、杂物清理移动、检查顶板与支架情况等工作,并符合爆破要求时,将爆破命令牌交给瓦斯检查工后,布置警戒、撤人、清点人员等。

(4)、瓦斯检查工按照爆破换牌职责规定检查内容全面符合爆破条件后,方可将爆破牌交给爆破工。

(5)、各自按规定完成工作任务且检查无误准备爆破前,班组长持有警戒牌,爆破工持有爆破牌,瓦斯检查工持有爆破命令牌。

爆破工在接到爆破牌后,一人在工作面进行雷管脚线与母线的连接工作,最后离开爆破地点,打开水幕,撤到放炮地点,根据爆破命令,发出爆破警号,即可爆破。

(6)、爆破后,按照作业规程规定的时间,班组长、瓦斯检查工和爆破工一同巡视爆破地点,检查通风、瓦斯、煤尘、顶板、支架、拒爆、残暴等情况。

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作业规程恢复生产条件时,三牌各归原主,并在“一炮三检”及爆破操作程序记录本上各自签字,表示一个爆破循环结束,班组长方准撤出警戒,恢复生产。

否则,不准换牌、撤出警戒,必须待处理完后,才能换牌,恢复生产。

(7)、通安队值班负责人每天按规定审阅“一炮三检”及程序化记录本,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自救器佩戴步骤1、打开封印条、拉开扳手;2、去掉上、下外壳取出生氧装置;3、顺时针扭开生氧器150度左右、捋顺气囊;4、拔掉口具塞,口含口具,把牙垫放在唇齿之间,夹好鼻夹;5、把跨带套在脖子上,带好安全帽、系好腰带,匀速撤离灾区。

5、“一炮三检”“一炮三检”是指:装药前、爆破前、爆破后,爆破工、班组长和瓦斯检查员必须在现场由瓦斯检查员检查风流中的瓦斯,当爆破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不准装药和爆破;爆破后瓦斯浓度到达1%时必须立即处理,并不准用电钻打眼。

这是一项爆破管理,防治瓦斯漏检,避免在瓦斯超限条件下爆破的主要措施。

6、井下易积聚瓦斯的地方有:答:(1)回采工作面上隅角。

(2)独头掘进工作面的巷道隅角。

(3)顶板冒落的空洞内。

(4)低风速巷道的顶板附近。

(5)停风的盲巷中。

(6)回采工作面的采空区边界处。

(7)采掘机切割部分周围。

7、查局部通风机是否产生了循环风的比较简单的方法:查局部通风机是否产生了循环风的比较简单的方法是在局部通风机旁释放一点粉笔灰(或烟雾和示踪气体),如果粉笔灰直接沿巷道风流方向流动,则无循环风;如果粉笔灰有回流,则有进入局部通风机的现象,说明局部通风机产生了循环风。

8、在用光学瓦斯鉴定器下井测定瓦斯前,应做好哪些测定准备?答:用光学瓦斯鉴定器下井测定瓦斯前,应做好以下工作:(1)检查药品性能。

检查水分吸收管分划板中氯化钙(或硅胶)和外接的二氧化碳吸收管目镜中的钠石灰是否失效,失效的吸收剂变色。

如果药品失效应更换新药品。

新药品的颗粒直径应在2--5mm之间,不可过大或过小。

药品颗粒过大不能充分吸收通过气体中的水分或二氧化碳,颗粒过小又易于堵塞,甚至将药品粉末吸入气室内。

颗粒大小不合格会影响测定的结果。

(2)检查气路系统。

首先检查吸气球是否漏气,可用一手捏扁吸气球,另一手捏住吸气球的胶管,然后放松吸气球的方法检查,若吸气球不胀起,则表明不漏气;其次检查仪器是否漏气,将吸气球胶皮管同检定器吸气孔平行平面镜连接,堵住进气孔三菱镜,捏扁吸气球,松手后球不胀起即不漏气;最后检查气路是否畅通,即放开进气孔捏放吸气球,若气球瘪起自如即表明气路畅通。

(3)检查光路系统。

按光源电钮,由目镜观察,并旋转目镜筒,调整到划分板刻度清晰为止;再看干涉条纹是否清晰,如不清晰,取下光源盖,拧松灯泡后盖,调动灯泡后端小柄,并同时观察目镜内条纹,直至条纹清晰为止,然后拧紧灯泡后盖,装好仪器。

若干电池无电应及时更换电池。

(4)对仪器进行校正。

国产光学瓦斯鉴定器的简单校正办法是将光谱的第1道黑线对在“0”上,如果第5条纹正在“7%”的数值上,表明条纹宽窄适当,可以使用;否则用调整光学系统。

9、煤尘爆炸的必要条件是什么?答:①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②煤尘必须悬浮于空气中,并到达一定浓度,且空气中氧气农大大于12%;③有一个能点燃煤尘爆炸的热源。

这三个条件缺任何一个都不可能造成煤尘爆炸。

10、处理局部瓦斯积聚的方法有:答:1、在积聚瓦斯的地点加大风量或提高风速,将瓦斯冲淡和排出。

2、在局部瓦斯积聚的地点封闭隔绝,如封闭盲巷或积聚瓦斯的空洞。

3、抽排瓦斯。

11、如何处理顶板冒落空洞内积聚的瓦斯?答:(1)充填隔离。

在支架顶梁上钉木板和荆笆,然后用黄土、砂子充填,堵塞空洞,消除瓦斯积聚。

(2)挡风板引风。

在巷道支架顶梁上钉挡板,把风流引到铆钉出,吹散积聚瓦斯。

(3)风袖导风。

在风筒上接一段分支风筒直接通巷道顶板冒顶处,排除积存瓦斯。

12、什么是局部瓦斯积聚?答:当井下任一地点出现瓦斯浓度达到2.0%,积存瓦斯体积超过0.5m3时,即定为局部瓦斯积聚。

13、瓦斯鉴定器的简单校正方法:答:是将光谱的第一条黑纹对在“0”上,如果第5条纹正对在“7%”的数值上,表明条纹宽窄适中。

14、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m)内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

15、瓦斯检查员发现光学甲烷检测仪与甲烷传感器存在误差时如何处理?答:当两者读数误差大于允许误差时,瓦斯检查员应以测值大者为依据,采区必要的安全措施。

同时,必须在8h内由持证的专业人员依照使用说明书对2种仪器进行校对、维修。

16、瓦斯爆炸的危害有哪些?答:①爆炸产生高温,烧伤人员,烧坏设备,点燃木柴支架和煤尘,引起井下火灾和煤尘爆炸,扩大灾情;②爆炸产生高压,形成强大的冲击波,可推倒支架,损坏设备,是巷道和工作面的顶板坍塌,造成现场人员伤亡,使矿井遭到严重破坏;③爆炸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不仅使空气中的氧气浓度降低,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会使人中毒,窒息死亡。

17、防治瓦斯的主要措施有:(一)加强有害气体管理的措施。

(二)加强矿井通风系统管理的措施。

(三)加强局部通风管理的措施。

18、空、漏、假检是:一是瓦检员没有上岗,空班、迟到或早退;二是没按分工区域和规定次数进行巡回检查,未能及时发现瓦斯隐患;三是根本没有进行实地检查而填写假记录、汇报假情况,弄虚作假。

19、局部通风机的回风,部分或全部再回入同一部局部通风机的进风风流中称为循环风。

20、井下自然发火的预兆是:1、温度明显增高;2、煤壁干燥挂汗;3、巷道出现雾气;4、出现火灾气味;5、人会感到闷气、头疼、恶心、浑身无力等。

6、能测出一氧化碳。

21、扩散通风的条件:《规程》规定,如果硐室深度不超过6m、入口宽度不小于1.5m而无瓦斯涌出时,可采用扩散通风。

22、井下透水预兆: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煤层变湿、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来压、片帮、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钻孔喷水、底板涌水、煤壁溃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

23、局部通风机停运后,再次开启时,停风区瓦斯超过1%如何处理?答:停风区瓦斯浓度超过1%,但未超过3%时,必须采取安全技术措施,由通风区队队长和瓦斯检查员、安全监察员、电工等有关人员在现场限量排放;停工区瓦斯浓度超过3%,必须制定安全排瓦斯措施,经矿技术负责人批准,由救护队排放,矿及通风区队领导现场指挥。

排出的瓦斯与全风压混合处瓦斯浓度不得超过 1.5%,且采取回风系统内必须停电撤人,其他地点的停电撤人范围必须在措施中明确规定。

24、煤矿安全规程》对局部通风机的检修、恢复通风有何规定?答:使用局部通风机通风的掘进工作面,不得停风;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风时,必须撤出人员,切断电源。

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

只有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

25、对风筒质量和安设使用应遵守哪些规定?答:风筒质量的规定:(1)必须采用抗静电、阻燃风筒。

(2)直径不小于400mm。

(3)吊挂环牢固齐全。

(4)有反压边接头。

(5)列破损,若有破损漏风应及时修26、规定》对矿井空气的质量哪些具体规定?答: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得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5%;总回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75%;当采掘工作面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或采区、采掘工作面回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必须停工处理。

27、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机电硐室不得超过30℃。

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超过30℃、机电设备硐室超过34℃时,必须停止作业。

28、采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或二氧化碳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区措施,进行处理。

29采区结束后,至多不超过45天,必须在所有同已采区相连通的巷道中设置密闭,全部封闭采区。

30、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 1.5%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31、采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0%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2、瓦斯检查:(一)换气:(1)在进风大巷、石门等与作业地点温度相近的新鲜风流中对瓦斯仪换气。

(2)换气时,接好二氧化碳吸收管,手压气球5~6次。

然后转动测微手轮,将仪器微读数盘回到零位,再转动调零手轮,将干涉条纹中某条黑线与分划板零位相重合,对零后上好仪器护盖。

(二)瓦斯检查:(1)进入检查区域后,按巡回图表所拟定路线及时间依次到达各检查点。

(2)一手将连接瓦斯入口的胶管用探杖伸向测点(距巷道顶板200mm以下处)手压气球10次以上,待测气球进入气室,然后收探杖,打开目镜护盖。

观察光谱黑线在分划板上的移动位置,同时调整测微手轮,使光谱黑线在分划板上移到靠近的整数位置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