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创新设计第六章
后置子机构可以是连杆机构、齿轮机构、槽轮机构、凸轮机 构等。 当凸轮机构演化成固定凸轮的凸轮机构时,从动件可实现平面 复杂运动,这样也可采用Ⅱ型串联组合。 3. 前置子机构为齿轮机构
齿轮机构输出转动或移动。 后置子机构可以是齿轮机构、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等等,可 获得各种减速、增速以及其它的功能要求。 行星齿轮机构的输出构件可以是行星轮上,这属于Ⅱ型串联 机构组合。 利用这种轨迹可以实现较特殊的运动规律要求。后置子机构 理论上也可以是各种基本机构,但常用的是连杆机构。
在一个运动循环内,滑块 可实现两个不同的行程。
在铰链四杆机构BCDE中, 连杆2的A点画出一个具有自 交点的横向8字形的连杆曲线 (图中虚线所示),与连杆2铰 接在A点的构件4又和沿固定 导路移动的滑块5在F点铰接。
这样就导致曲柄1回转一 周时,滑块5可往复移动两次。
图6-7 实现从动件两次动程的六杆机构
II型串联,输出构件是作平面运动的连杆,利用连杆上某些 点的特殊轨迹——直线、圆弧曲线、“8”字曲线等等,使后置 子机构的输出构件获得某些特殊的运动规律,如停歇、行程两 次重复等。
后置子机构常采用连杆机构,从而组合成多杆机构。 也可以尝试采用其它类型基本机构作为后置子机构,也许会 获得可喜的创新效果。 2. 前置子机构为凸轮机构 凸轮机构的从动件输出移动或摆动时,其特点是输出的移动或 摆动可以实现任意的运动规律,但行程太小。 后置子机构利用凸轮机构输出构件的运动规律改善后置子机构 的运动特性,或使其运动行程增大。
个前置机构的输出运动是后置机构的输入,分为: I型串联——联接点设在前置机构作简单运动的连架杆上; II型串联——联接点设在前置机构作平面复杂运动的构件上。
Ⅰ型串联
II型串联
讨论两个基本机构的串联组合,设定这两个基本机构分别为
前置子机构和后置子机构,需要了解每种基本机构的性能特点,
可推荐的串联组合方法常有以下几种:
1. 前置子机构为连杆机构 I型串联,输出构件为连架杆,能实现往复摆动、往复移动、变 速转动输出,可具有急回性质。常采用的后置机构有: (1) 连杆机构 可利用变速转动的输入获得等速转动的输出,还 可以实现增程和增力的作用; (2) 凸轮机构 可获得变速凸轮、移动凸轮,使后置子机构的从 动件获得更多的运动规律; (3) 齿轮机构 获得从动齿轮或齿条的大行程摆动或移动,还可 利用变速转动的输入获得齿轮机构的增速或减速; (4) 槽轮机构 利用变速转动输入,减小槽轮转位的速度波动; (5) 棘轮机构 利用往复摆动和移动拨动棘轮间歇转动。
二、Ⅱ型串联组合 利用前置子机构与后置子机构联接点处的特殊运动轨迹,使
机构的输出构件实现所要求的运动规律。
图6-6 具有停歇的六杆机构
在铰链四杆机构OBCD中,连 杆E点的轨迹上有一段近似直线 (图中虚线所示),以F点为转动 中心的导杆,在图示位置,其 导向槽与E点轨迹的近似直线段 重合,当E点沿直线部分运动时 导杆停歇。
两个或多个基本机构并列布置,称为机构并联式组合。按 基本机构输入和输出形式分:a)Ⅰ 型并联;b)Ⅱ型并联; c)Ⅲ型并联
Ⅰ 型并联
Ⅱ型并联
Ⅲ型并联
并联式机构组合的特点是,两个子机构并列布置,运动并 行传递。如果按输出运动的性质划分,又可分为简单型和复 杂型。
一、I型并联式组合
Ⅰ 型并联
图6-10 V形双缸发动机
Ⅲ型并联
图6-18 冲压机机构
图6-19 织丝机构开口机机构
Ⅲ型并联 图6-20 冲压机的凸轮连杆机构
6.1.3 复合组合机构
一个具有两个自由度的基础机构A和一个附加机构B并接在一 起的组合复合式机构。基础机构A一般为二自由度机构,如差动 齿轮机构,五连杆机构,或引入空间运动副的空间运动机构;附 加机构B如单自由度的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等。
一、I型串联组合 I型串联式组合常用于改善输出构件的运动和动力特性,或
用于运动或力的放大。
1 给定的运动规律
椭圆齿轮连杆机构 前置机构为输出非匀速转动的椭圆齿轮机构,通过一对齿轮串联后置机构。
使后置机构的主动曲柄3输入非匀速转动,使从动件5近似实现匀速移动。
牛头刨床的导杆机构 前置机构为转动导杆机构,输出杆 BE作非匀速运动,从而使从动件4实现 近似匀速往复移动。 ABD为前置机构,曲柄1为主动件, 绕固定轴A匀速转动, BE输出非匀速转 动。 六杆机构BCEFG为后置机构,曲柄 BE输入的是非匀速转动,中和后续机构 的转速变化。 当曲柄1匀速转动时,滑块4在某区段 内实现近似匀速往复移动。
系杆1为输入构件,行星齿轮2与固定齿轮5相啮合,当两齿轮的齿数满足 z3=3z2时,轮2节圆上点的轨迹是3段近似圆弧的摆线,其圆弧的半径近似等 于8r2 。
选连杆4的长度等于8r2时,滑块5与连杆4的铰接点近似位于圆心处,则滑 块处于停歇状态。
图6-8 行星齿轮连杆机构
间 歇 机 构
6.1.2 并联组合机构
图6-11 襟翼操纵机构
Ⅰ 型并联
图6-12 缝纫机针杆传动
图6-13 钉扣机针杆传动
二、Ⅱ型并联式组合
Ⅱ型并联
图6-14 双棘爪机构
图6-15 活塞机的齿轮杠杆机构
Ⅱ型并联
图6-16 压力机的螺旋杠杆机构
图6-17 矩形轨迹输送机构
Ⅱ型并联
y
x
图6-21 写R字的凸轮机构动画
三、III 型并联组合
第6章 机构方案创新设计
6.1 组合创新机构 是用多种基本机构组合来实现某些复杂的要求。 进组合方式可划分为以下四种: 6.1.1 串联组合机构 6.1.2 并联组合机构 6.1.3 复合组合机构 6.1.4 叠加组合机构
6.1.1 串联组合机构 是指若干个单自由度的基本机构A、B、C…顺序联接,每一
2 增力
前置机构为铰链四杆机构ABCD, 后置子机构为摇杆滑块机构DCE。
串联组合的目的是增加输出构件 滑块E的冲压力。
若连杆BC所受力为F,连杆CE所 受力为P,则滑块所产生的压力Q为
Q=Pcosα=(F×L/S)cosα 减小α和S,增大L均能增大Q力。 设计时可根据要求确定α、S和L。
3 运动速度和行程的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