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创新设计第九章
与其固联的从动轴输出,从而实现了大速比减速。
当单轴输入时,每一片行星轮在0°和180°位置时,是
不能传递运动和扭矩的,所以必须要用三片以上的内齿轮才能
正常地工作。 3.运动学分析
iHGK
zK zG zK
4.外平动齿轮传动的特点 (1)传动比大、分级密集,单级传动比在11~99之间,双级
传动比可达9801。 (2)承载能力大 啮合时几乎是面接触,齿面赫兹应力小。单
外平动齿轮机构的基本型:外平动齿轮机构是指一个 齿轮在另一个齿轮的外部作平动,驱动另一个齿轮作定轴 转动。图9-1a所示为内啮合平动齿轮机构;图9-1b所示为 外啮合平动齿轮机构。
可以演化成图9-2所示的二环减速器和三环减速器。
2.传动原理
运动和动力输入时,支承在两高速轴上的内齿轮G作平面
平动,并驱动与之啮合的定轴外齿中心轮K,使运动和动力从
上述存在的问题是这种传动的基本原理所决定的,改进
传动原理,开发新的传动类型是平动齿行星轮传动发展 的重要途径。
外平动齿轮机构的A、D两轴之距离受结构的限制
LAD d 0 d 2e
式中 d0——内齿轮根圆直径; d2e——偏心轴距。
外平动齿轮机构的尺寸难以缩小,而且提供内齿轮作平动 的曲柄轴只能有两个,限制了输入功率的分流,不利于传递过 大的功率。
原始机构,可以演化出多种性能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圆平动机 构。
2.用正弦机构实现齿轮圆平动 3.用孔销机构实现齿轮圆平动
应用“机构同性异形变换原理”,还可以演化出多种圆平
动机构。它的性能决定了平动齿轮传动的性能,所以每综合出 一种圆平动机构,就得到一种新型平动齿轮传动。
三、平动齿轮机构的演化
平动发生器是平动齿轮机构的关键技术。不同的平动发生器, 会演化出结构不同的平动齿轮机构,相同的平动发生器,结构不 同,也会演化出性能差异很大的平动齿轮传动装置。
n2 n1
nH nH
z1 z2
i2H
1
z1 z2
z2 z1 z2
1 n2 z1 nH z2
iH 2 iHV
1 i2H
z2 z2 z1
z2 z1 z2
第九章 机械创新设计实例分析
第一节 平动齿轮传动机构
一、平动齿轮机构的结构及传动原理 1.平动齿轮机构的基本型
平动齿轮机构的基本型由外平动齿轮机构和内平动齿 轮机构两种基本型组成。
(1)组成结构及传动原理 图912所示
外激波摆动活齿传动的传动原 理;当驱动力输入后,输入轴以等 角速度带动外激波器H绕固定主轴 线转动,由于外激波器内轮廓径向 尺寸的变化,产生向心的推力,推 动摆动活齿绕其在活齿架上的铰链 点摆动,通过摆动活齿中心轮高副 啮合运动,摆动活齿推动外齿中心 轮K以等角速度绕主轴线转动,使 与其固联的输出轴获得输出转速, 于是外激波摆动活齿传动完成了转 速变换运动。
i1Hb
Z2Zb Z1(ZbZG )
i1i2
式中 i1——第一级减速传动比; i2——第二级传动比。
第二节 活齿减速带轮机构
一、概述
将带传动和行星传动组合起来,在不增加带轮外廓尺寸的 条件下,研制出具有两种传动综合优良性能的行星减速带轮。 如:摆线针齿减速带轮、2K-H行星减速带轮、变速传动轴承 减速带轮、钢球行星摩擦减速带轮等。
平动齿轮减速滚筒具有:传动比大、机械效率高、结构紧凑、 尺寸和重量轻、均载性能好等优点。
3.双曲柄平动齿轮机构 多曲柄平动齿轮机构。如图
9-11所示。 多曲柄平动齿轮机构的传动
原理:输入轴的转速经第一级减 速后,由平动发生传递给平动 齿轮ZG,同时限制了平动齿轮 ZG的自转,再经第二级减速后, 由内齿中心轮Zb输出。其传动比 统一表达式为
1)为避免传动发生渐开线齿廓重迭干涉,内齿轮副应采用 角变位齿轮传动中的正传动(x1+x2>0),并降低齿高, 形成非标准的短齿。啮合角α′增加,使传动机构的动力 学性能变差。
2)必须满足一定的装配条件能装配起来。同时也为精度 设计增加了限制条件。
3)传动机构的振动大、噪声高,并随着转速的提高迅速 增加。
个转臂轴承变换为多个转臂轴承分担载荷,转臂轴承的寿命
可达两万小时,且转臂轴承等基本构件不受内齿轮尺寸的限 制,可以按强度要求确定,利于按强度进行优化设计。
(3)传动效率高 同K-H-V型少齿差行星传动相比,因省去 了W输出机构,单级传动效率可达92%~96%。
(4)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 (5)制造简单、维修拆装方便 (6)能单轴或多轴传输动力 5.外平动齿轮传动存在的问题:
如图1所示的K-H-V渐开线少齿差行星 齿轮传动是一种将连杆(行星齿轮)作 为输出构件的较新型机械传动。
这种机构因传动比大,一级可达135, 结构紧凑,重量轻,加工方便,维修 容易,效率较高,而得到人们的应 用。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主要由基本 构件行星轮、内齿中心轮,转臂和输 出轴组成 。
i HV
i2H1
6.内平动齿轮机构的基本型及其演化 图9-4所示为内平动齿轮机构的基本型。图9-5所示的内二环
减速器和内三环减速器。 内平动齿轮机构可获得较小尺寸和重量,其整机性能优于外
平动齿轮机构。
二、平动齿轮传动的关键技术
使齿轮实现圆平动运动的机构为圆平动机构。常用的圆 平动机构有:
1.用平行四边形机构实现齿轮圆平动 应用“机构同性异形变换原理”,以平行四边形机构为
1.浮动盘式平动齿轮机构
根据“机构同性异形变换原理”,用浮动盘式W机构去替 代孔销式W机构,就形成了图9-9所示圆平动齿轮机构运动简图。
2.平动齿轮减速滚筒 图9-10所示为平动齿轮减速滚筒结构简图,由电动机1、滚
筒2和孔销式平动齿轮机构3串联组成。电动机1、平动发生器销 轴与机架固联,内齿中心轮与卷筒固联为输出件,形成卷扬机型 减速装置。
研制出传动性能优越的行星减速带轮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 1)选择好原始机构——带传动和行星传动的类型; 2)解决好带轮与行星传动的结合。 行星减速带轮机构以全滚动摆动活齿传动为基础,利用外 激波活齿传动的结构特点,使带轮与外激波器合二为一,摆动 活齿减速带轮。
二、原始机构选择
1.行星传动的选择——外激波摆 动活齿传动
(2)传动比的计算 活齿传动传动比通用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