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运营管理公式版

生产运营管理公式版

W 净= v+m【收入法】=W 总- c【生产法】 ⅳ)工业增加值
W 增=v+m+C1【C=C1+C2=固定资产折旧+其他消耗物】 v)工业销售产值
工时进度法:【P91】【要考就是 12 分的公式!!!】
在制品产值 单位产品不变价格 在制品实际完成定额工时数 单位产品定额工时
第六章 运营系统的选址和布局【从至表法和图解位置法】 “从至表法”设备布局(设备单行排列)的方法和计算【P119-121】 【6 分!!!】【上顺下逆】【方格中的数字×平行的单位】
零件顺向运输距离(对角线上部的运输距离) 零件逆向运输距离(对角线下部的运输距离) 2)【改进方法:将主对角线距离远的尽量消除】【很复杂,改进不考】 “图解位置法 ”设备布局 (设备多行排列) 的方法和计算 【横、竖、小斜都是 1 个单位(用勾股定理四舍五入)】 【不管几次,发生过就画线(只看从○自己直接出来的)】 【两个单位用虚线,画法同理】【P124-126】
生产均衡率和均衡能力指数的计算【P37-39】颜色啥的很好看嘿嘿~
①生产均衡性指标 【P37-38】友情提示上课基本上所有 PPT 例题都在另一个 pdf 里~
均衡率=

每日完成该日计划产量的%(超过100%时按100%计算)
(单一产品)
生产日数
均衡率=

各种产品每日完成计划产量的%(超过100%时。。。)
i)单件小批生产:可根据车间的台帐的进出即可以查出每道 工序的生产时间。【第二版在 P145,第一版在 P142 自己翻吧~~~~不打了,表格
神马的实在烦了╮(╯▽╰)╭原谅我没耐心了→→】
ii)成批生产 第 i 道工序平均生产时间(日数)Ti= Ni /Pi Ni——计划期内(如一个月)i 工序加工停滞的总件日数 Pi——计划期内(如一个月)i 工序向下道工序送出的总件数 iii)大量生产 i= Ni’/Pi’ Ni’——i 工序在计划期内收入与送出逐日结存数的合计总数 Pi’——i 工序在计划期内送出逐月累计的合计总数 2)生产周期标准的计算【我不打了 o(>﹏<)o 翻书翻书~~~】 生产时间(生产周期)=直接生产时间(加工时间)+辅助生产时间 【第二版在 P146 例题,第一版在 P144 自己看咯~】
5
第八章 大量流水线生产的组织和控制【有 12 分计算一枚】
1. 单一品种流水线的组织设计和有关计算
r:流水线的节拍;rg:节奏;Si 第 i 道工序理论工作地数;【一般 Sei≥Si】
Sei:第 i 道工序实际工作地数;tei:第 i 道工序每件制品的间隔时间;
Ki:第 i 道工序负荷系数;Kα:流水线的负荷系数;D:流水线的损失系数; B:流水线的损失时间;ti:第 i 道工序单件时间定额(分/件)
bt
M0
FB
b0 t0
b0 t0
NiKi
Nibiti
L
;L
;【多假】 b0t0
M0
FB
Nibiti ; M0 F B ; L Ni 或
Ni
b0 t0
M0
L Nibiti
FB
3
5)产值指标【P91】 i)工业总产值
W 总=c+v+m【在价值形式上】【生产过程中物质消耗的价值 c,也即转移的价值;
零件总件
③通用化:【P59】通用化系数= 通用件件数
零件的总件的
说明生产工艺管理的内容和程序【P62-63】
程序:①产品图纸的工艺分析和审查【P63】
继承性系数= 旧零件数量 部件装配系数= 部组方案的制定 ③工艺规范的编制 ④工艺装备的设计和制造
专用工装套数=专用工装系数×专用零件种数
4
运输合计距离=标准基数(移动次数)+合计超出单位 【先把所有单位都当一个单位算,然后少算的再加,因为“18”里把 虚线的也算过一次了,所以虚线那个再“×1”就行了】【交接了 18 次,PS.数题目里的→,不是图上的~~~~~~】
2)【方针:尽量减少虚线】(随便调吧╮(╯▽╰)╭估计不会考 到怎么调~~~好麻烦的样子╮(╯▽╰)╭)
r
Sei
Sei
Si
m
i1 m
;B = r Sei -
ti
Sei
i1
i1
③组织工序同期化——流水线的平衡问题
流水线最少工作地
Smin


T r


所谓同期化的要求,是指向每一个工作地分配工序时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1)保证各工序之间的先后顺序关系。
2)每个工作地分配到的工序作业时间之和不能大于节拍。
3)各工作地单件作业时间应尽量相等和接近节拍
2. 多品种可变流水线的组织设计和有关计算【P164-166】
K
Nj Tj Se F
;D=1-Kα;
B

Se

F
-
Nj Tj
综合法 rj F Tj
Nj Tj
6
3. 多品种混合流水线的组织设计和有关计算【P167-172】
R:间隔期;n=R·d【各车间的 d 是相同的】T:生产周期;
【d:平均日需求量;d=N/T 年 N:年产量;T 年:年工作日数】
M:在制品定额;(平均在制品占用量)M=T×d=T×(n/R)
车间(平均)在制品占用量=一批零件生产周期×平均每日需要量
L:投入提前期;Li=Li’+Ti
L’:产出提前期。Li’=Li+1+Bi+(Ri-Ri+1) 装配车间产出提前期:L 装配’=0 【①B 保险期:2 个车间的间隔;间隔期:是一个车间,不同批次的

1
-
一批工件的生产周期
m
n ti
i1
8
第十章 项目管理和优化【大题考点】
1. 网络时间的计算【P219-221】
①节点○时间的计算【P219】【○i →○j 】
△ 1)结点最早开始时间。其数值记入“□”内; 【前进、加法、挑最大】【ESj=max{ESj+tij}→ j =max{ i +tij}】
1
②生产类型的划分方法:【P43-45】
1)按工作地专业化的程度划分(两步)
a.工作地生产类型的划分【工作地:最基本的单元】
i)工序数目——m【m=1/K】【解释起来太麻烦了看书吧~】
【固定于工作地上的工序数目】(原谅我懒了╮(╯▽╰)╭)
ii)工序大量系数——K
K:按工序计算的大量系数值 T:工序单件时间 r:产品生产节拍
要求计算:1.节拍 r; r
F
n
Ni
i1
【F: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Ni:第 i 种产品计划期产量;n:品种数】
n

2.最小工作地数
Smin; Smin


L F


NiTi
i1 n
r Ni
i1

【L:总作业量】
3.流水线负荷系数,损失系数和损失时间;
①计算流水线的节拍~
r F(F:计划期内有效工作时间(分);N:计划期的产品产量(件))
N
rg =QN·r(rg:流水线的节奏;QN:运输批量)
②确定工作地(设备)数,计算设备负荷系数
m
Si ti ;Sei=[Si【] 进位取整】;tei r - ti ;Ki Si ;K
专用零件种数=全部零件数-标准件数-继承件数-通用件数
2
第五章 生产能力和生产计划【这章开始才有计算,之前的并不知道是什么鬼~】
③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N 年产量】(在本章中生产能力 用 M0 表示) 1. 在使用中固定资产的数量 S——设备数;B——生产面积
2. 固定资产的有效工作时间 F——单台设备或生产面积有效工作时间
A. ti>ti+1 下一道工序在前一道工序的最后一个工序的开始时间开始
B. ti<ti+1 下一道工序在上一道工序的第一个工序的结束时间开始 ii)还要在模拟,保证第二道工序不会停~】 ④衡量生产过程的平行性程度:
【顺序移动的平行性系数永远为 0!即不平行】 【批量增大,平行系数也会相应增加】
p
2)多工序:
n

max
t调 t序

k调
③总成本: TC A P Q RC ;经济批量: Q 2AP
Q2
RC
3. 三种移动方式的生产周期【P188-191】 ①顺序移动方式
T 顺=n∑ti ②平行移动方式
T 平=∑ti+(n-1)tL ③平行顺序移动方式【P190】
T 平顺=n∑ti-(n-1)∑ts=n∑ti-(n-1)∑min(tj,tj+1) 【i)比较 ti&ti+1 大小
间隔;②装配车间出来就是成品,所以 B=0;L’=0】
7
2. 累计编号法、最小批量法 、经济批量法【P193】
①累计编号法【P194,9-4 那个表~】【不考】
②(以量定期法之一)最小批量法
1)单工序: n t调
t序 k调
【 】 K 调:设备调整时间损失系数【表 9-1】;t 调:设备调整时间;t 序:工序单件时间;一般 K 调=0.02~0.15
【r 节拍,就是多长时间生产一个】
K=T/r (r=F/N F: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 N:计划期产量)
b.工段、车间与企业生产类型的划分
【根据比重最大的工作地生产类型决定工段的生产类型】
第四章 产品的开发设计与工艺管理【考点少】
说明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内容【P56-59】
①标准化:标准化系数= 标准件
K
Ni Ti Se F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