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训练专题(一)城市里的树树是城市的客人,树要在客人家度过一生。
树的故乡在山林和旷野,那里有鸟语花香,有潺潺溪水,有它们相濡以沫的兄弟姐妹。
如果它们的数量足够多,就构成了森林。
自从有了城市,树的家族中一部分成员就背景离乡,来到城市的大街小巷。
树一到城市,面临的是另一种森林--由高楼大厦构成的丛林。
这里没有鸟语花香,只有车水马龙;没有潺潺溪水,只有钢筋水泥。
从此,树看不见了土地。
人把自己弄得彻底与大地隔绝,而树永远需要脚踏实地。
但是水泥、柏油、砖块把土地覆盖,像古代犯人脖子上的枷板,把树干和树根隔开。
水,泥,这是多么柔软的两个字眼,但组合成一个词时,就成为最坚硬的一种东西。
城市的路面是不吸水的,每到下雨时,我看到雨水滚滚而流,流进下水道,而不是树根,我就想树渴了怎么办?因为有了坚固的路面,城市的树也就不会"落叶归根",树把叶子生出来,但叶子却找不到根,它们随风而飘,就像丢失的找不到父母的孩子。
人们不会给一棵起一个名字,树总是以类的名义而存在,比如梧桐、白杨、松柏。
其实每棵树也像每个人一样是不同的。
城市的树不能像山林里的树那样自由生长,经常会被修剪,砍去旁逸斜出的枝条,这种修剪不是为了让树成材,而是嫌那些多余的枝条碍事。
但修剪是人的事,而长成什么样子是树的事,树永远不会按照人的意志去生长,去改变。
现在的树与一千年前的树没有区别,但现在的人与一千年前的人已大不一样,绝大多数的人都在按照别人的意志生活。
城市的树身上,经常贴满了办证电话、招聘启事、治病广告。
树不但受着污染,有时还得承受疼痛。
城市的道路不断在拓宽,而每次拓宽道路对树来说都可能是一次灾难,因为道路拓宽后原来在路边的树就处于了路中间,这些树要么被砍伐,要么被重新移到新道路和边上,反正树永远只能靠边站。
但是人挪活,树挪死。
树被移动后,等于经历了一场浩劫,它枝头上原先的枝条要被全部砍掉,这就像一个得了重病的人做化疗、放疗后会失去一头的秀发。
多年前一次出差路过山西的一个小城,突然看见一条主干道的中央长着一棵粗壮的古树,人流车流都绕着这棵树走。
这是我见过的唯一一棵长在路中间的树。
我猜想,这座城市当年修这条路时,可能有关部门对这棵树的去留进行过激烈的争论,最终他们决定留下这棵树,因为这棵树的年龄比这座城市里所有的人、建筑都要老。
一瞬间我竟然有一种感动,觉得这个城市的人真伟大。
树在城市,一生过得伤痕累累。
有一次在西郊的路上,我看见一棵合抱的梧桐树被除数一辆满载货物的卡车拦腰撞断。
生活中,我常常发现一些善良、正直的人受到伤害,很长时间我想不通这是为什么。
看见这棵被撞断的树后,我相通了:善良而正直的人与善良而正直的树会有同样的遭遇。
因为善良他们都手无寸铁,虽然他们不会伤害别人,但别人却有可能欺负他们。
因为正直,他们都不会弯曲和躲闪,伤害来临时,会受伤更重。
我每天都会看见树,看见树的时候常常眼睛发潮,总是充满伤感。
城市里的树就像进城的农民工,无依无靠。
它们受尽委屈,却毫无怨言,受尽伤害,却充满宽容。
树最终会原谅一切,自己把伤口愈合。
如果城市里没有树,只有柏油马路、钢筋水泥、高楼大厦,那么城市将会是多么地坚硬和干枯。
正是树摇曳的身姿、葱茏的绿意,给了我们温柔、诗情、生动和美。
树一辈子站在一个地方,一动不动,不言不语,一世沉默。
你如果与一棵树交上了朋友,他会永远站在那里等你1、作者描绘“城市里的树”具有哪些特点?请分条归纳。
(4分)2、下面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4分)树被移动后,等于经历了一场浩劫,它枝头上原先的枝条要被全部砍掉,这就像一个得了重病的人做化疗、放疗后会失去一头的秀发。
3、如何理解“现在的树与一千年前的树,没有区别,但现在的人与一千年前的人已大不一样”这句话的含义?(4分)4.作者说“我每天都会看见树,看见树的时候常常眼睛发潮”,其中的原因是什么?结合上下文简要说明。
(4分)(二)最美的月亮①那个中秋节他和母亲是在医院度过的。
②母亲的手术是临近中秋节做的。
母亲感到身体不适,本来以为是老毛病,但医院检查结果竟然是癌症。
在他小的时候,家境贫寒,母亲总是忍受着饥饿和痛苦,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年幼的他,独自支撑了这个家。
他觉得不能把这个消息告诉母亲,不是害怕母亲经受不住打击,而是害怕母亲拒绝治疗。
他的孩子刚满2岁,妻子下岗了,他的收入是全家人唯一的经济来源。
没有工作的母亲知道家里艰辛,很早以前就说过,如果患上癌症,就不治疗,因为她认为那样既浪费了钱也救不了命。
③他很孝顺,便和妻子哄着母亲说是小病能治好,但需要做手术,这样才把母亲骗进了医院。
从手术室出来,经过他三天三夜的细心护理,母亲逐渐清醒过来,那天正是中秋节。
母亲住院一个星期时间,他每天只吃一顿饭,即便这样,仍然花光了所有的积蓄。
现在他身上已经没钱了,只盼着妻子快点借到钱送来。
④夜晚,病房里冷冷清清,他守在母亲身边,同房的病人都回家团圆了。
细心的他怕母亲触景.伤情,就问母亲想吃点什么,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的母亲只是说:“扶我下床,我想看一下月亮,不知道明年还能不能看到。
”他听得眼眶一阵发酸,流下了泪,然而他知道,母亲这个时候是万万不能移动的。
思索了片刻之后,他有了一个决定。
继而叮嘱母亲不要乱动,就转身离开了。
电子游戏室,他一个店铺接一个店铺地问:“有一个小时50元的工作吗?”但是店主们的回答都令他大失所望。
终于,在一家搬运站里找到了10吨待搬的水泥。
一袋水泥100斤,搬1吨6元。
他挽起衣袖开始玩命地把一袋又一袋水泥从小山似的堆上扒到肩上,连他自己都没想到半个小时就把那10吨水泥搬到了车上。
等到接过60元工钱的时候,才感到双腿如铅、头昏眼花,仿佛随时都可能晕倒,但他坚强地忍受着。
⑥他将挣来的钱买了一个深颜色的脸盆,剩下的钱全部买了月饼。
他抱着脸盆和月饼回到了医院。
路上他抱得紧紧的,生怕磕碰到怀里的月饼和脸盆,仿佛那是抱着母亲的命,回到病房,他把月饼摆在桌子上,然后掰开一个月饼,把最柔软的一块月饼馅递到母亲嘴边。
看着脸色憔悴、满头大汗的儿子,母亲含着泪.说:“我不吃,这病咱也不治了。
”他笑着说:“你看看今年的月亮多圆多亮啊,您肯定会好的!”他端过盛满清水的脸盆放到母亲床前,月光展开透明的翅膀跃进盆里,圆圆的月亮随着盆里的波纹在水里行走,上下翻腾。
⑦看着水中晶莹而富有生命的月亮,望着眼前的儿子,母亲心情好了许多:“真好看呢,比往年都好看。
”他拉着母亲的手说:“明年您还要陪我看月亮!”母亲郑重地点点头。
⑧那一夜,母亲睡得非常安详,似乎已经远离了病痛。
窗外月亮静静地悬挂着,虽然光芒依旧纤弱,但却仿佛迸射出了一种足以撕破无边黑暗的光明..,一种足以融化天山冰雪的温暖..⑨母亲开始配合每项治疗,出院时医生告诉他说:“这次手术做得很成功,你母亲能够再活10年甚至康复。
”⑩又是一年中秋,天上的月亮又圆了。
母亲对儿子说:“去年在医院里看到的月亮是我这辈子看过的最美丽的月亮。
”1.简要概括文中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儿子。
(4分)2.结合语境,对文中画线句子做简要赏析。
(4分)月光展开透明的翅膀跃进盆里,圆圆的月亮随着盆里的波纹在水里行走,上下翻腾。
3.结合上下文,理解第⑧段中“光明”和“温暖”的含义。
(4分)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第③段中“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为下文中秋夜晚去挣钱埋下伏笔,做好铺垫。
B.第④段的“泪”是因为儿子心疼担心母亲,害怕失去母亲;第⑥段的“泪”是因为母亲知道自己患了癌症,想彻底放弃治疗又不想结束生命的矛盾、痛苦的心理。
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强调了他的孤单和无奈,加重了情感色彩。
D.本文最后一段和鲁迅笔下的《社戏》结尾“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都有深化中心的作用,都代表了美好的回忆,表达了一种美好的追求。
(三)作文课①今天上作文课,老师说。
讲课之前我先读两篇同学的作文,这两篇作文是我们上一堂作文课布置的作业,作文的题目是《灯光》。
在读这两篇作文之前,我已经征得了这两位同学的同意。
谢谢他们。
②我先读王枣花同学的作文。
③同学们的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到了王枣花身上。
王枣花是大半年前插班进来的,同学们只知道王枣花是从农村来的,她的父母在这个城市里打工,干什么活却不知道。
坐在后排的王枣花低着头,一只手不停地揉搓着胸前的纽扣。
④我的父母都是残疾人,老师开始读王枣花的作文,因此他们在城市里找不到工作,他们只能靠捡废品卖钱。
下午放学后,做完作业我也帮父母去捡废品。
爸爸虽然只有一条腿,但三轮车却骑得很好,载着我和妈妈一路飞驰。
冷风掠过面颊,落叶在车轮下旋转。
那时候城市里的灯光已经亮了,家家户户都吃完了饭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
我和爸爸妈妈从一个小区到另一个小区,从一只垃圾箱到另一只垃圾箱。
我们先把垃圾箱里的纸箱、木板、旧铁丝捡出来,再把城里人装垃圾的塑料袋一个个解开,把里面的矿泉水瓶、饮料瓶、易拉罐、装牛奶的纸盒和废纸捡出来,分别装进蛇皮袋中,然后重新把垃圾装好,把垃圾箱周围打扫干净。
城市的夜晚很明亮,但几乎所有的灯光都不是为捡废品的人而亮的,因此妈妈只好准备了一只手电筒,为了节省电池手电筒的光常常很弱,我们只能在手电筒很弱的灯光中捡废品。
只有一个地方除外,这个地方有几个很大的垃圾箱,我们每天都能在这里得到不小的收获。
这几个垃圾箱在一个叫“阳光花园”的小区里,本来那里离路灯很远,应该很黑,但是离垃圾箱不远的一栋楼房的三楼阳台上总是亮着一盏灯,那盏灯好像是专门为我们而亮的,我知道这当然不是。
因为我们与那户人家素不相识,他们也不知道我们天天来这里捡废品,虽然城市很大人很多,但是谁会去注意捡废品的人呢?就是知道他们也不会为一家捡废品的贫穷外乡人照明。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感谢他们,每次捡完废品离开那里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都会抬起头来看看那户人家,然后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这时候我总是在心里默默地祝福他们,因为他们无意中帮了我们的忙。
⑤王枣花的作文读完了,同学们的目光再次落到王枣花身上,王枣花的头垂得更厉害了。
教室里没有一点声音。
⑥下面我读牛娜的作文,老师说。
⑦春节的时候爸爸买了两只灯笼挂在阳台上,春节的那几天灯笼彻夜都亮着。
红红的灯笼真好看,很多小朋友都羡慕我。
春节过完了,妈妈让爸爸把灯笼摘下来,因为这样太浪费电了。
虽然我心里不大乐意,但为了节约用电还是同意了。
爸爸非常理解我的心情,吃完晚饭,又看了一会儿电视,爸爸才在妈妈的一再催促下磨磨蹭蹭准备去摘灯笼。
我给爸爸搬了一把椅子放到阳台上,因为灯笼太高了。
就在我准备回房间的时候,突然听到楼下不远的地方传来一阵说笑声。
我站在阳台上往楼下一看,是一对捡废品的夫妻,他们身边还有个好像与我年龄差不多的孩子。
由于光线不是太好,我看不清他们的面目,也看不清那个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