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时,苏德战场上的战略态势是( )
A.德军丧失了战场主动权
B.德军被迫实行重点进攻
C.德军的失败已不可避免
D.苏军开始实行战略进攻
解析:选B 莫斯科战役后,德军无力在东线发动全面进攻,希特勒在1942年将德军的进攻重点指向苏联南方的交通枢纽斯大林格勒,故选B。
2.莫斯科战役在苏联卫国战争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主要表现在( )
①它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以来德军的图谋第一次没有得逞②它使德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第一次重大失败③它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④它宣告了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选D 不列颠大空战是二战中德军图谋第一次没有得逞的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①③错误。
②④符合所学,故选D。
3.观察下图中的漫画,通过这幅漫画作者主要表达出( )
A.苏联必将战胜法西斯的乐观主义精神
B.德军是一群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
C.苏联存在过分轻敌的战略错误
D.德国法西斯惧怕苏联的心态
解析:选A 图中斯大林将纳粹头子希特勒当作盘中之餐,这反映了苏联人
民坚信能够战胜德国法西斯的乐观主义精神。
4.下列对斯大林格勒战役说法正确的是( )
A.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全歼德军50余万人
C.斯大林格勒战役从1942年7月开始到1943年2月结束
D.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军曾经占领过全城
解析:选C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争中最为激烈的战役,歼敌30余万人,由于苏联军民誓死保卫家园,德军始终未能占领全城,A、B、D三项均错误,只有C是对该战役时间的正确表述。
故选C。
5.二战的转折点出现在苏德战场上,这主要是因为( )
A.苏联战场面积大,坚持时间长
B.苏联的参战改变了战争的性质
C.苏德战场是欧洲最主要的战场,抗击着德国大部分兵力
D.苏德战场同时抗击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进攻
解析:选C 苏德战场是欧洲最主要的战场,抗击着德国大部分兵力,因此其走势对整个二战起着决定性作用。
6.观察下图,二战时期,为瓦解对方军心,交战各方都制作了许多带有心理攻势的海报。
下图的海报中,希特勒命令德国士兵在东线要不惜一切地占领、再占领,但是随着前进的步伐,德军变成了一排排墓碑。
下列对该海报的叙述明显错误的是( )
A.该海报很可能是由苏联方面制作的
B.该海报揭示了法西斯给德国人民带来的灾难
C.苏军的奋勇作战使海报宣传的内容变成现实
D.战时海报的宣传内容没有任何可信性
解析:选D 由海报的内容可知是反法西斯一方绘制的,揭示了法西斯给德国人民带来的灾难,A、B两项正确;结合史实可知C项正确;战时海报的宣传内容虽有夸张,但也能反映一些信息,D项表述偏于绝对化。
故选D项。
7.战争中,作战方式的改变与新型武器的大规模使用密切相关。
这方面的典型战例是 ( )
A.西西里岛登陆战B.阿拉曼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D.中途岛海战
解析:选D 题干中的限定是“作战方式的改变与新型武器的大规模使用密切相关”,四个选项中只有中途岛海战,有新型武器航空母舰和飞机的大规模应用。
因此,正确答案为D。
8.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能够发生转折的最关键因素是( )
A.西方民主国家对法西斯侵略的遏制
B.苏联军民对法西斯侵略的英勇抗击
C.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各国的并肩作战
D.法西斯国家进行的战争失道寡助
解析:选C 结合所学可知,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能够发生转折的最关键因素是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各国的并肩作战,故选C项;A、B、D三项都是片面的,排除。
9.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和阿拉曼战役的共同点是( )
A.都是本地区战场上最大规模的战役
B.都是美英盟军取得的重大胜利
C.都是海陆空三军配合下取胜的战役
D.都是地区战场上重要的转折战役
解析:选D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阿拉曼战役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
因此,它们都是地区战场上的转折性战役。
故选D。
10.现在,中途岛海战已被设计成网络游戏,并为众多玩家所喜爱。
当年这一战役( )
A.使美国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B.促成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C.改变了太平洋战场的战略态势
D.是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失败的标志
解析:选C 中途岛海战使太平洋战场形势发生了重大转折,日本从此由战略进攻转为防御,美军转为进攻。
11.观察右图中的传单,传单上一个日本士兵被困在一个孤岛上,无助地向四周张望。
画中的文字是:“日本的飞机和军舰都到哪里去了。
”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该传单的散发者最有可能是美军
B.散发该传单是为了瓦解日军士气和精神
C.该传单应印刷于中途岛海战之后
D.该传单预示着日军将逐步处于不利地位
解析:选C 传单仅是宣传品,它不是实际战况的反映,C项的推断过于绝对化。
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
12.下列关于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和阿拉曼战役交战双方都表述正确的是( )
A.苏联↔德国、美国↔日本、英国↔德意
B.美苏↔德国、美国↔日本、英国↔德意
C.苏联↔德国、英国↔日本、英国↔德意
D.苏联↔德国、英国↔日本、美英↔德意
解析:选A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作战;中途岛海战是美日作战;阿拉曼战役是英国与德意作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7分,第14题25分,共52分)
13.(27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军在马马耶夫高地和火车站与德军交战,一星期中车站易手13次;苏军中士巴甫洛夫等24名战士在一幢大楼中顶住德军反复冲击58天;从9月13日到26日,德军每天几乎伤亡三千多人,但仍然不能占领全城。
一个德国士兵在家信中哀叹:“我们不久就可以占领斯大林格勒,但是它仍然在我们面前——相距如此之近,却同时又像月亮那样遥远。
”
材料二:中途岛战役前,美国情报人员发现日军电报中频繁出现地点代号“AF”。
为确认该地是中途岛,中途岛驻军用被日军破译的密码向美军司令部发出电报,抱怨岛上由于蒸馏水系统故障而缺乏淡水。
不久,美军再次截获日军情报部门发给大本营的密电:AF缺乏淡水。
AF的谜底终于被揭开。
材料三:在阿拉曼战役以前我们是战无不败;在阿拉曼战役以后,我们是战无不胜。
——温斯顿·丘吉尔
(1)材料一所述的战役名称是什么?它对二战的发展有何影响?(10分)
(2)材料二所述的事件对战役的发展有何影响?战役的结果对二战发展有何影响?(9分)
(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丘吉尔的话?(8分)
答案:(1)名称:斯大林格勒战役。
影响: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整个二战的转折点。
(2)影响:它使美国了解了日本的作战计划,从而得以在局部地区集中优势兵力,打败日本。
战役结果的影响:中途岛战役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从此美国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
(3)阿拉曼战役后,英国掌握了北非战场主动权,一步步走向胜利,因而丘吉尔的话是有道理的。
14.(2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蒙哥马利……跟我谈起了阿拉曼战役和斯大林格勒会战的情况。
在他的概念里,这两个战役具有同样的意义。
虽然我丝毫不想贬低英军的功绩,然而我仍不得不给他说明:阿拉曼战役只是一个集团军规模的战役,而参加斯大林格勒会战的却有好几个方面军。
它们进行的是具有巨大战略意义的战役,其结果是在伏尔加河、顿河地域,并随后在北高加索地域消灭了人数众多的德军及其盟军的集团。
如同大家所知道的那样,这
一战役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转折的开端……
——《朱可夫元帅回忆录》下册
(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战争优势转化的表现及原因。
(18分)
(2)依据材料,如何理解“这两个战役具有同样的意义”? (7分)
答案:(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战争优势在德意日法西斯一方。
原因:英法长期以来对法西斯采取纵容的绥靖政策;德意日法西斯在准备充分的前提下发动突然袭击。
1942年,战争优势转化到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一方。
原因:苏联和美国参战;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扭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局面。
(2)衡量一场战役的历史意义,不能单纯强调其规模和双方的伤亡数字,而必须考虑它对战争的总体进程和全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