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


推荐影片:《兄弟连》
五、诺曼底登陆----“霸王行动” (1944年6月6 日)
资料
诺曼底登陆 !
• 盟军除对各主要雷达站进行了重点空中轰炸以外, 还使用了20架装有大功率"轴心"干扰机的飞机在 18000米的高度上沿着英国南部沿 海不停地飞行, 阻止仍在工作的雷达对接近诺曼底的舰船编队的 探测。牵住德军部署在加莱的主力部队,一支"模 拟舰队"也离开多佛尔附近的各港口,开始航渡。 这支舰队由很多小船组成,船上装着特制的金属 板,后面拖着浮标和涂敷着金属膜的气球,这些 模拟物暴露在德军雷达的电磁辐射中,在德军雷 达屏上产生了与 大军舰一样强的回波。一些空中 的飞机同时投下大量干扰物和箔条,制造了一支 模拟的"护航舰队"。
推荐影片:《兄弟连》《最长的一天》《拯救大兵瑞恩》
五、诺曼底登陆----“霸王行动” (1944年6月6 日)
盟军登陆成功 后,对德国展 开了强大的攻 势1944年8月 盟军占领了巴 黎,很快,整 个法国被解放
戴高乐重返巴黎
五、诺曼底登陆----“霸王行动” (1944年6月6日)
诺曼底登陆的重大意义?
斯大林格勒是苏联南方最重要的工业中心、交通枢纽和战 略要地。德军如果占领了斯大林格勒,既可切断苏联中部 和南方的联系,占领高加索石油区、顿河和库班的肥沃原 野,又可迂回东北,包抄莫斯科,进取西伯利亚。所以, 斯大林格勒的得失关系着苏德双方整个战局的命运。
一、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年7月~1943年2月 2、概况:
反法西斯联盟: 1942.1, 《联合国家宣言》 太平洋战场转折:1942.6, 中途岛海战 苏德战争转折点:1942.7-1943.2,斯大林格勒战役 二战的转折点: 1942.7-1943.2,斯大林格勒战役 北非战场转折点:1942.10, 阿拉曼战役
阅读与思考教材 结合本课和上节课的内容,回答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是如何打开胜利之门的?苏德战场、太平洋战 场、北非战场的转折都在1942年到来,有什么必 然原因呢? ⑴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奠定了世界反法 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 ⑵盟国在各大战场上协调步骤,广大军民浴血 奋战,实现了各战场的转折。 必然原因:政治形势的根本转折---世界反法西斯 联盟的建立,才迎来了军事形势的转折。
五、诺曼底登陆----“霸王行动” (1944年6月6日)
登陆日:6月6日:盟军陆海空三军287万多人,战舰 6000多艘,飞机1.3万多架
德国西线的参谋长:也许是一群海鸥吧? 希特勒:这只是牵制性的佯攻 隆美尔:当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时,他在家庆祝妻子的生日。
五、诺曼底登陆----“霸王行动” (1944年6月6 日)
……到9月中旬,德国人已经打到这座城市(斯大林格勒)的中心, 在那里,他们陷入了困境。他们的飞机已将这座城市炸成一片废墟。 似乎有悖常理的是,这使德国人不能利用他们的坦克优势……斯大 林格勒战役已不是运动战,而变成了“老鼠战”,人们在地下室里、 在屋顶上、在小巷、院子和下水道里短兵相接。 ……苏军不断前进,占领了越来越多的飞机场,使戈林无法进行空 运。德军在这时已绝望地陷入困境。由于希特勒的固执,他们将忍 受挨饿、受冻和患病的痛苦。1943年2月2日,终于出现了结局……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四、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
五、诺曼底登陆----“霸王行动” (1944年6月6日)
六、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
一、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年7月~1943年2月 1、德军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原因: (1)莫斯科战役后,德军无力在东线发动全面 进攻(改为重点进攻); (2)为夺取苏联战略物资产地高加索(粮食、石 油、煤炭),为此必须首先攻占作为苏联南方最 重要的工业中心、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的斯大林 格勒。
⑴苏军的战略防御阶段:1942.7---11 与德军展开激烈巷战,苏军死死钉在斯大林 格勒 ⑵苏军的战略反攻阶段:1942.11---1943.2 全歼德第六集团军
斯大林格勒几乎 被夷为平地
苏军在斯大林格勒 的废墟中进行战斗
斯大林格勒的拖拉机厂在激战中仍坚持生产
一、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年7月~1943年2月 3、德军失败原因:
北非战场的转折点,对二战形势的转变产生了 重要的影响。
“阿拉曼战役之前,大英帝国战无不败;阿拉曼战役 之后,大英帝国战无不胜。” ——丘吉尔
阿拉曼战役结束后,德军士兵抬着他们的伤 员。轴心国10000名士兵死亡,l5000人受伤。
二战的几个主要时间
二战全面爆发: 1939.9.1; 德军突袭波兰 苏德战争爆发: 1941.6.22; 二战进一步扩大 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12.7; 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
中途岛海战美日兵力对比
美国 航空母舰 战列舰 3 巡洋舰和驱逐舰 舰载机 23 200
日本

8
11
80
700
中途岛海战美日损失
航空母舰 巡洋舰或驱逐舰 美国 飞机 人数
日本
1 4
1 1
147 332
307 2500
思考:中途岛海战美日对比呈现怎样情况? 美国为何能获胜?
三、阿拉曼战役(1942.7---1942.10)
1、背景:1941年初,德军进入北非。纳粹名将隆美尔指 挥德军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之后,在1942年6月,逼近阿拉 曼,英军如果不能取胜,就可能丧失包括埃及在内的整 个中东的势力范围,英国同海外殖民地的联系就会切断。
阿拉曼战役 阿拉曼 1942年秋
三、阿拉曼战役(1942.7---1942.10)
二、中途岛海战(1942年6月) 1、背景: ⑴1942年4月美国舰载飞机轰炸日本本土,太平 洋舰队的航空母舰仍对日本构成威胁; ⑵1942年,日本陆军的三分之二以上陷于中国 战场,无力在陆上发动新的进攻,只得寄希望于 海军,以巩固并加强日本的海上优势,彻底摧毁 美国太平洋舰队;
2、概况:
⑴美军破译日军密码,精心准备; ⑵双方在中途岛展开海战,日军惨败。
二、中途岛海战 3、美军胜利的原因:
(1)美国: 战前,美国破译了日军密码,了解了日本的作战计划, 集中有限兵力,伺机歼敌。 (2)日本: 日本分散了绝对优势兵力。战术陈旧,特混舰队担负 攻击中途岛和引诱美军舰队的双重任务,错失战机。
4、影响: 日本开始丧失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主动权, 太平洋战争出现转折,日军被迫由进攻转为 防御,美军由防御转为进攻。
“AF”揭密:中途岛海战前,美国情报人员发现日军电报中频繁出现 地点代号“AF”。为确认该地是中途岛,中途岛驻军用被日军破译 的密码向美军司令部发出电报,抱怨岛上由于蒸馏水系统故障而缺 乏淡水。不久,美军再次截获日军情报部门发给大本部营的密电: “AF”缺乏淡水。 “AF”的谜底终于被揭开。
日本海军苍龙和飞龙号航空母舰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课标基本要求: 了解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诺曼底登陆、 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及其意义;体会反法西斯力量坚韧不拔的 意志、浴血奋战的精神和卓越的军事智慧。
一、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年7月~1943年2月 二、中途岛海战(1942年6月)
三、阿拉曼战役(1942.7---1942.10)
“沙漠之狐”隆美尔
“沙漠猎手” 蒙哥马利
在北非战场角逐的德国与英国元帅
三、阿拉曼战役(1942.7---1942.10)
2、概况: ⑴对阵双方: ①英方:蒙哥马利
②德方:隆美尔
⑵结果: 德意军队损折过半,全线西撤。 原因: ①德意由于战线过长,给养出现困难; ②英军给养充分,同时有兵力优势。 3、影响:
四、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
德黑兰会议
开罗会议
四、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
背景
三大战场转入反攻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性转折
开罗会议 时间、地点 德黑兰会议 开罗会议 内容 德黑兰会议 意义
1943、11、22—1943、11、26 1943、11、28—1943、12、1
开罗 德黑兰
发表《开罗宣言》中国领土归还中国
资料
诺曼底登陆 !
• 气象部门则密切注视气候变化,六日天气有意外的好转, 有二十小时多一点的好时机;制造人工港和防波堤, • 西线德国海军部队向总司令部报告说:据海岸雷达报告, 荧光屏上有大量黑点,一支庞大的舰队正向诺曼底海岸进 发。而德国西线的参谋长却回答:“什么?在这样的天气 里?一定是你们的技术员弄错了!也许是一群海鸥吧?” • 后来,当他终于看到形势不好,请求希特勒出动两个装甲 师去对付盟军空降师时,希特勒却禁止动用他的这支战略 预备队。希特勒还是坚持认为这只是牵制性的佯攻,认为 盟军一定会在加来地区登陆。
盟军士兵奋力冲向诺曼底滩头
五、诺曼底登陆----“霸王行动” (1944年6月6 日)
美军士兵隐蔽在“犹他”海滩滩头一道混凝土防御墙后面
五、诺曼底登陆----“霸王行动” (1944年6月6日)
美军医疗兵正在犹他海滩上抢救伤兵
五、诺曼底登陆----“霸王行动” (1944年6月6日)
美国第 2 师的部队在“奥马哈”海滩登陆,开始向内陆 艰苦跋涉,为南部 12 英里处瑟里希森林关键的高地而战。
1、诺曼底登陆的胜利,宣告了盟军在欧洲大陆 第二战场的开辟,意味着纳粹德国陷入两面作 战 ,减轻了苏军的压力,协同苏军有力的攻克 柏林,迫使法西斯德国提前无条件投降。
2、德国无条件投降后美军把主力投入太平洋对 日全力作战,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早在苏德战争爆发时,苏联就向英国提出开辟第二战场的要求, 但直到1944年才成为现实。对此有人认为是英美等国希望看到德国 和苏联互相消耗而故意推延开辟第二战场,也有人认为是由于客观 条件的不具备而无法开辟。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德军在斯大林格 勒战役中失败的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