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课件

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课件


(一)结构主义方法论的基本思想
1.索绪尔的语言学结构主义思想 人们公认的结构主义先驱是瑞士的语言学家索绪 尔(1857-1913)。他是第一位确立语言学结构主义 原则的思想家。在他提出的结构主义的语言学模式中, 有两点产生重要的影响。 第一,在语言学研究中区分了共时态(同时性)语言研 究和历时态(历时性)语言研究。 第二,根据共时态语言研究,索绪尔阐述了语言结构的 重要性。
1.文本的双重结构和对文本的双重阅读
首先,在阿尔都塞看来,任何文字构成的著 作,即文本都是一个双重结构:表层结构和深层 结构。
其次,与文本的双重结构相对应,对文本的 阅读也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也就是直接阅读和症 候阅读。
2.文本的深层结构与思路的总问题
通过文本中的疏漏,沉默,缺失,忽略等症候把握文 本深层的,表面看不到的结构,是症候阅读法的核心。 第一,为了深刻理解对于文本深层结构的解读的重要性,他 借好朋友雅克.马丁的总问题概念,把文本的深层结构定 义为理论的总问题。 第二,他认为理论的总问题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 对于思想的特征和本质的决定意义,而且 还在于它决定理论家提出问题的方式和范 围,是使一种理论能够以特定方式提出某 些问题,而拒斥其它问题产生的整体结构。

2.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社会理论 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使结构主义方法论成为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法国的主流思想。
• 首先,他把语言学的结构主义方法应用于社会科学和人 文科学,赋予结构主义方法以普遍意义。 • 其次,他强调结构的普遍性并对结构的特征作出了比较 明确的概括。
3.结构主义的基本特征
对立的原因是:
• 一,从起源和基本内涵来看,意识形态是一种客 观的无意识结构。即不是自觉的意识,不是理论 化的科学体系,而主要是一种基于形象和体验的 的无意识结构,是外在地强加于人的一种强制性 结构。 • 二,从社会功能上看,意识形态的基本职能是实 践的和社会的,而且这种职能往往具有紧迫性, 尤其在它同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要求相结合时更 是如此。
2.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理论特征 第一,理论的反人道主义。阿尔都塞认为,理论的反人道主 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根本的规定性,这是因为“人道 主义的本质是意识形态”。 第二,反历史主义。阿尔都塞认为,历史主义和人道 主义本质是一致的,是相辅相成的,所谓历史主义 就是把人理解为历史的主体,把历史理解为人的本 质的转化。 、
(二)多元决定的实践观
第一,阿尔都塞认为,实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实践 不仅包括物质生产活动,而且包括政治活动,意识形态活 动和理论活动等,是由各个实践活动所构成的复杂统一体 。 第二,阿尔都塞认为,社会实践这个复杂统一体具有一定的 结构,而生产实践是其中最后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第三,阿尔都塞关于实践的理解和唯物辩 证法的一般理解有什么不同的话,在于他 把理论也理解为一种实践形式。
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过程
阿尔都塞是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吸取和借鉴结构 主义的方法论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一种独特的解释。 更重要的是,从哲学的基本立场来看,结构主义马克思主 义在20世纪60年代作为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直接对立面 出现的。 阿尔都塞反对萨特过分突出个体自由和人的主体性, 并对马克思所作的人道主义解释的做法,坚持运用结构主 义的方法,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一种科学的解释。
从中我们可见,阿尔都塞并非一般地,笼统 地批判和拒斥意识形态,而是从意识形态作为一 切社会总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意识形态的无意 识本质和特殊的实践功能,来具体分析同科学的 对立。他甚至断言:“历史唯物主义不能设想共 产主义社会可以没有意识形态,不论这种意识形 态是伦理,艺术或者世界的表象。 意识形态的普遍性决定了意识形态批判的艰 巨性和长期性,这就使得人类发挥意识形态的社 会性和实践性职能的同时批判和限制意识形态的 非科学性。
(一)意识形态与科学的对立
阿尔都塞对马克思早期的人道主义理论持否定态度, 他的依据是人道主义属于意识形态,而不是一种科学理论 。在他的理论框架中,科学与意识形态是相互对立的,他 们包含着不同的理论总问题。 他对意识形态的批判与人道主义的批判是根本不同的 ,他从科学的立场出发,强调虽然人们不能彻底摆脱意识 形态,但,必须坚持一种拒斥意识形态的立场,尤其是马 克思主义要同意识形态断裂,因为意识形态是同科学对立 的理论形态。
(二)马克思思想进程中的认识断裂
• 1.”认识断裂“的发生 第一,认识断裂的确立。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主义 进程中的”认识断裂“的发生在1845年他同恩格斯合写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这种认识断裂把马克思思想分为 两个大阶段:1845年断裂前是意识形态阶段,1845年断 裂后是科学阶段。 第二,认识断裂前的人道主义的理论总问题。他认为 马克思在1845年之前,无论批判的对象和观点有多少变化 ,本质上都停留在人道主义的,特别是费尔巴哈的人本学 或者伦理学的总问题框架内。
根据以上两位思想家的介绍,并结合其他理 论家的观点,可以概括出结构主义的主要特征或 主要思想观点: • 1.结构主义强调整体性和层次性。
• 2.结构主义强调非个体性。
• 3.结构主义强调非历史性。
(二)症候阅读法的确立
阿尔都塞借鉴结构主义的方法论思想,提出 来不同于直接阅读的症候阅读方法,并通过阅读 《资本论》把马克思主义学说表述为一种科学的 理论。 带有明显的结构主义色彩的症候阅读法贯穿 于阿尔都塞的全部理论之中,其基本规定性往往 是通过对马克思文本的具体阅读而表述出来的。 通过文本的双重结构,对文章的双重阅读,总问 题,总问题的转换,认识论断裂等几个基本范畴, 展示症候阅读的基本思想。
谢谢欣赏!
第三,认识断裂与理论总问题的转换。他认为马克 思在1845年的认识断裂使哲学理论从非科学的意识形态转 变为科学的社会历史理论。经过十多年的断裂期,马克思 在《资本论》等著作中真正完成了理论总问题的转换,奠 定了哲学的科学体系。 在此,阿尔都塞强调马克思思想的断裂是一个过程, 强调《资本论》在马克思哲学革命中的核心地位。
一,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
与那些强调马克思的早期理论,即强调青年马克思的 异化理论相反,阿尔都塞强调马克思的成熟著作,特别是 《资本论》的重要性,以此来强调马克思哲学的科学性。 为了论证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他借助法国流行的结构主 义来重新解释马克思主义。他的主要意图是以结构主义强 调的结构和系统的重要性来限制个体的自主性,从而使马 克思主义成为一种科学的社会历史理论体系。 但是阿尔都塞本人不情愿把自己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 的阐述命名为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由于他的理论透漏出 结构主义的色彩,所以人们习惯的定义为结构主义马克思 主义。
(三)多元决定的社会历史观


第一,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的历史观同黑格尔 的历史观有着根本的区别。 第二,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的多元决定的历史 观强调社会不同层次的相对自主性和独立性的思想, 突出的表现在他关于以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为 主要内涵的社会结构运动的分析。 第三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对于历史发展进程中 的革命变革,也就从多元决定的矛盾远动来加以解释。
三,多元决定的辩证法
阿尔都塞用结构主义方法论解读马克思主义思想,最 重要的发现是在马克思的思想进程中找到了一次深层的理 论总问题的转换,即深刻的“认识论断裂”。 他认为这一理论总问题的转换和断裂具有革命的意义, 真正体现出马克思在人类哲学史上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的 实质:从早期的人道主义非科学的,意识形态的立场转到 后期的反人道主义和反历史主义的科学立场。按照阿尔都 塞的概括,马克思哲学的科学的理论就具体的表现为多元 决定的辩证法。
• 战后,1948年加入共产党,成为党的重要理论家。 • 50年代中后期,围绕马克思主义同人道主义和黑格尔哲学 关系问题与法共理论家加罗迪论战。 • 60年代初开始接受结构主义思潮影响,运用结构主义解释 马克思的著作,对经验主义,历史主义和人道主义进行了 批判。 • 1965年阿尔都塞发表了《保卫马克思》和《阅读<资本论> 》,提出了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想。 • 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思想盛行于20世纪60-70年代,其他代 表作《列宁与哲学》,《答雅恩.莱维》,《自我批判材料 》,《立场》等。
3.总问题的转换与“认识论断裂”
• 第一,阿尔都塞强调,研究马思在哲学上对黑格 尔的超越和革命性变革,不能停留于表面上的理 论改变和范畴变换,而要通过症候阅读法在马克 思文本的字里行间揭示马克思在理论的总问题上实现的 转换。 • 第二,他认为,马克思不仅在辩证法的总问题上实现了对 黑格尔的根本革命,而且也对自己早期的问题框架进行了 本质改造,在自己的思想转变过程中实现了总问题的转变 ,实现了从人道主义的意识形态到科学的转换,建立起科 学的理论体系。
二, 从意识形态到科学:马克思思想进程中的”认 识论断裂“
阿尔都塞通过运用自己确立结构主义色彩的症候阅读 法深层解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他认为马克思早期的 人道主义思想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意识形态是非科学的。 1845年马克思的思想发生了一次“认识论断裂”。也就是 理论总问题的转换,马克思开始从意识形态的非科学的立 场转向科学的立场,在《资本论》等成熟著作中建立起反 人道主义和反历史主义的科学理论,这也就是“多元决定 ”的辩证法。
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
人物简介:
• 路易.阿尔都塞(louis althusser,1918-1990),出身于 阿尔及利亚首都附近的比曼德利小镇,父亲是一家银行的 经理。 • 1924-1936年间分别在阿尔及尔和马赛完成小学和中学学 习。 • 1936年毕业后考入巴黎国立高等师范学校预科班学习, 1939年成为文学院学生。入学不久后德国法西斯入侵应征 入伍。 • 1940年被德军俘虏,关押在集中营,直到战争结束才释放。 • 1945年重返高等师范学校,在哲学家巴歇拉尔的指导下研 究哲学,完成了题为《黑格尔哲学中内容的观念》的博士 论文,于1948年毕业后在此执教。
(一)“多元决定”的矛盾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