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2019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负染色透射
• 流感病毒结
2019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一)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 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病毒在人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续排 毒 3~7 天,儿童、免疫功能受损及危重患者排毒时间可超 过 1 周。
(二)传播途径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 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接触被病 毒污染的物品 也可通过上述途径感染。在特定场所,如人群 密集且密闭或通 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 传播,需引起警惕。
2019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诊疗流程 治疗步骤 具体治疗方案及治疗方法 重度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处理C 目录 ONTENTS上呼吸

感 染 诊
C



2019上呼吸 道感染诊疗 指南
上感一般无需积极抗病毒治疗,以对症处理、休息、戒烟、多
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防治继发细菌感染为主。一般不用
抗菌药物,如合并有细菌感染,可根据上感常见病原菌经验性
2019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2)病因治疗: ①抗病毒药物治疗:一般无需积极抗病毒治疗。免疫缺陷 患者可早期使用。广谱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和奥司他韦对 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缩短病程。
②抗菌药物治疗:单纯病毒感染无需使用抗菌药物,有白 细胞计数升高、咽部脓苔、咳黄痰等细菌感染证据时,可 酌情使用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 类。极少需要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
(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相 应亚型/系的流感病毒感染。
2019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甲、乙型流感病毒通过血凝素(HA)与呼吸道上皮 细胞表 面的唾液酸受体结合启动感染。流感病毒通 过细胞内吞作用进 入宿主细胞,病毒基因组在细胞 核内进行转录和复制,复制出 大量新的子代病毒并 感染其他细胞。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可 诱发细胞 因子风暴,导致全身炎症反应,从而导致 ARDS、休 克、 脑病及多器官功能不全等多种并发症
病原学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诊断 治疗
C 目录 ONTENTS
2019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为单股、负链、分节段 RNA 病 毒。根据核蛋白和基质蛋白不同,分为甲、乙、丙、 丁四型。 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 H1N1、 H3N2 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 Victoria 和 Yamagata 系。 流感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紫外 线和热敏感,56℃条件下 30 分钟可灭活。
选用抗菌药物。
2019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1)对症治疗:
①一般治疗:发热、病情较重或年老体弱者应卧床休息, 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受凉。
②解热镇痛药:有头痛、发热、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者, 可酌情使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 洛芬等。见表1。
③抗鼻塞抗过敏的复方制剂:有鼻塞、鼻黏膜充血、水肿、 咽痛等症状者,应用盐酸伪麻黄碱等可选择性收缩上呼吸 道黏膜血管的药物,也可用1%麻黄碱滴鼻。有频繁喷嚏、 多量流涕等症状的患者,可酌情选用马来酸氯苯那敏、氯 雷他定或苯海拉明等抗过敏药物。临床常用于缓解感冒症
2019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可引起全球 大流行。全国流感监测结果显示,每 年 10 月我国各地陆续进入流感冬春季流行季节。 流感起病急,虽然大多为自限性,但部分患者因出现肺炎 等并发症或基础疾病加重发展成重症病例,少数危重症病例病 情进展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坏死性脑 病或多器官功能不 全等并发症而死亡。重症流感主要发生在老 年人、年幼儿童、肥胖、孕产妇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等高危人 群,也可发生在一般人群。 为进一步 规范和加强流感临床诊治工作,减少重症流感发 生,降低病死率,在《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 年版修订版)》 的基础上,结合近期国内外 研究成果及我国既往流感诊疗经验, 制定本诊疗方案。
2019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潜伏期一般为 1~7 天,多为 2~4 天。
临床表现 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 达 39~ 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 乏力、食欲 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 流涕、胸骨 后不适,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等。部分患者症 状轻微或无流 感症状。感染乙型流感的儿童常以呕吐、腹痛、 腹泻为主要表 现。无并发症者呈自限性,多于发病 3~4 天 后发热逐渐消退, 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较 长时间。
2019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并发症
肺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他并发症有神经系统损伤、心脏 损伤、肌炎和横纹肌溶解、脓毒性休克等。
1.肺炎:流感病毒可侵犯下呼吸道,引起原发性病毒性肺炎, 重症 流感患者容易合并细菌、真菌等其他病原体感染,严重 者可出 现 ARDS。
2.神经系统损伤:包括脑炎、脑膜炎、脑病、脊髓炎、吉兰巴雷综合征 (Guillain-Barre syndrome)等,其中急性坏死 性脑病多见于 儿童。
2019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严重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喉炎、急性会厌炎等出现呼吸困 难的表现,存在窒息风险者: (1)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雾化吸入,减轻黏膜水肿。 (2)控制感染:及时静脉输入抗菌药物,一般给予青霉素、 大环内酯类或头孢菌素类等,严重者予以2种以上抗生素。 (3)糖皮质激素:应用抗菌药物同时给予糖皮质激素,以减 轻喉头水肿,缓解症状,常用泼尼松,分次口服;重症可 用地塞米松静脉推注,每次2~5 mg;用2~3 d,至症状缓 解。 (4)对症治疗:缺氧者予以吸氧,烦躁不安者可用异丙嗪, 除镇静外还有减轻喉头水肿的作用,痰多者可止咳去痰,
3.心脏损伤:主要有心肌炎、心包炎。可见肌酸激酶升高, 心电图、心 脏超声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此外,
2019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