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莫言 蛙

莫言 蛙


• • • • •
创作经历: 1981年,处女作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 1982年,短篇小说《丑兵》《为了孩子》。 1983年,短篇小说《售棉大路》《民间音乐》 1984年,短篇小说《岛上的风》《雨中的河》。秋天, 得到著名作家徐怀中先生赏识,从而进入解放军艺术 学院学习。 • 1985年,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引起反响; • 是年,在多家刊物上同时发表中篇小说《球状闪电》、 《金发婴儿》、《爆炸》; • 短篇小说《枯河》、《老枪》、《白狗秋千架》(改 编为电影《暖》,荣获第1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金麒麟 大奖),《大风》、《三匹马》、《秋水》等。 •
• 1990年,中篇小说《父亲在民夫连里》 • 1991年,中篇小说《白棉花》《战友重逢》《怀抱鲜 花的女人》《红耳朵》, • 短篇小说《神嫖》《夜渔》《鱼市》《翱翔》等十二 篇。 • 1992年,中篇小说《幽默与趣味》《模式与原形》 《梦境与杂种》。 • 1993年,长篇小说《酒国》《食草家族》,出版短篇 小说集《神聊》。 • 1995年,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姑奶奶披红绸》 改编成电影《太阳有耳》,获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 1997年创作话剧《霸王别姬》(与人合作)。 • 1998年,中篇小说《牛》《三十年前的一场长跑比 赛》,短篇小说《拇指铐》《长安大道上的骑驴美 人》、《白杨林里的战斗》、《一匹倒挂在杏树上的 狼》、《蝗虫奇谈》。 • 十二月,出版散文集《会唱歌的墙》。
• 莫言 • 小学期间,为了借书看,像奴隶一样的拼命替 人家干活,毕业后,因富裕中农出身,故无缘 中学,只好回乡务农,后入工厂做工。只要别 人能借书给他看,什么活儿都愿意去干。 • 参军后提干无望,遂退伍成民办教师,期间笔 耕不辍,《透明的红萝卜》发表后引起反响, 因而进入文学圈。 • 张艺谋《红高粱》斩获金熊奖,小说原作者莫 言亦由此名震庙堂江湖。不惑之年,《丰乳肥 臀》出世,一度停印,莫言陷风口浪尖。 • 新世纪初《檀香刑》引发洛阳纸贵,后《生死 疲劳》摘红楼梦奖,《蛙》凯旋“茅盾文学”, 2012,终问鼎诺贝尔文学奖。
《蛙》简介
《蛙》主要讲述的是乡村医生姑姑的一生。姑姑接 生的婴儿遍布高密东北乡,可丧生于姑姑之手的 未及出世的婴儿也遍布高密东北乡。姑姑一面行 医,一面带领着自己的徒弟们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让已经生育的男人结扎,让已经生育的怀孕妇女 流产,成了姑姑的两件大事。步入中年的姑姑跟 专捏泥娃娃的手工艺人郝大手结婚,是某种意义 上的忏悔。这时候,姑姑不可能再有自己的孩子, 但她对孩子充满从未有过的期盼,于是,她几乎 是不择手段地让自己的侄儿和徒弟得到了一个孩 子。
蛙-我的评价
《蛙》的叙事和语言对比莫言过去的作品无疑是干净 而内敛的,莫言放弃了他最为擅长的泥沙俱下的描述性语 言流,也没有利用众声喧哗的民间口语,而是力求返璞归 真,用超然的第三者视角朴素、简洁、干净地讲述催人泪 下的故事。这也许是莫言在批判与责疑声中的自我改造与 升华吧。但说实话,我还是不太习惯一个文质彬彬、西装 革履的莫言,而更喜欢那个粗野的、狂放的、不按常规出 牌的莫言。好在,《蛙》还是贯穿着一片嘹亮的具有穿透 力的蛙声,在蛙声中我可以不去想象莫言形象的改变,而 是专注地触摸其中华丽却锋利的思想刀锋并久久地感动、 沉思。
莫言作品品鉴
王越 历史12-1 学号12012124
小说莫言
莫言(1955年2月17日- ),原名 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香港公 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 学客座教授。上世纪80年代中崛起, 其作品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 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 作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 莫言的小说,叙述天马行空,用陌 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世界, 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2011年8 月,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 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获诺贝 尔文学奖。
莫言
——《蛙》
莫言简介
莫言(1955年2月17日- ),原名管谟业,生于
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 誉文学博士。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 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 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 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 乡的“传奇”。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 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 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 色彩。2011年8月,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蛙》 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蛙-书名含义
作者解释说:它是娃娃的“娃”,“女娲”的“娲” 的同间字,“蛙”在民间也是一种生殖崇拜的图腾。 很多的民间艺术上都有“蛙”的图案,因为蛙是多子 多育的繁衍不息的象征。 为什么“蛙”与“娃”同音?为什么婴儿刚出母腹时 哭声与蛙的叫声十分相似?为什么我们东北乡的泥娃 娃塑像中,有许多怀抱着一只蛙?为什么人类的始祖 叫女娲?“娲”与“蛙”同音,这说明人类的始祖是 一只大母蛙,这说明人类就是由蛙进化而来,那种人 由猿进化而来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 这是小说中姑姑对“我”说的一段话。可以说是莫言 让小说最主要的人物“姑姑”解释了“蛙”在小透明的红萝卜》。 • 中篇小说《红高粱》《高粱酒》《高粱殡》《狗道》 《奇死》《筑路》; • 短篇小说《草鞋窨子》《苍蝇》《门牙》等。夏天, 与张艺谋等人合作,将《红高粱》改编成电影文学剧 本,获国际电影大奖。 • 1987年,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中篇小说《欢乐》 《红蝗》; • 1988年,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复仇记》和 《马驹横穿沼泽》(这两篇收入《食草家族》)。九 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创作研究生班。出版小说集 《爆炸》。秋,发表长篇小说《十三步》。 • 1989年,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欢乐十三章》。 • 中篇小说《你的行为使我恐惧》。冬天,开始创作长 篇小说《酒国》。
• 1999年,中篇小说《师傅越来越幽默》(张艺谋用这 个故事拍成电影《幸福时光》);《我们的七叔》 《野骡子》《司令的女人》《藏宝图》; • 短篇小说《祖母的门牙》《儿子的敌人》《沈园》 • 长篇小说《红树林》。出版小说集《长安大道上的骑 驴美人》。 • 2001年,长篇力作《檀香刑》,莫言潜心5年完成。一 场可歌可泣的兵荒马乱的运动,一桩骇人听闻的酷刑, 一段惊心动魄的爱情。 • 2003年,长篇《四十一炮》,依然诉说“我父亲和我 母亲”的故事,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折射出农村改革 初期两种势力、两种观念的激烈冲突,以及人性的裂 变,在伦理道德上的混乱和迷惘。
• 2006年,长篇《生死疲劳》,小说透过生死轮回的艺 术图像,展示了建国以来中国农民饱经患难的生活和 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生命。故事情节极端怪异, 充满了离奇荒诞。 • 2009年,长篇《蛙》,小说由剧作家蝌蚪写给日本作 家杉谷义人的四封长信和一部话剧构成,讲述了一个 乡村妇产科医生的人生经历,展示乡土中国60年波澜 起伏的生育史。 • 至今,莫言出版了长篇小说11部,中篇小说20部,短 篇小说集3部,散文集一部,以及影视文学剧本和话剧 等。他的作品被翻译成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 瑞典语、俄语、日本语、韩语等十几种语言,成为世 界级的大作家。
莫言——我的评价
莫言,中国当代最好的小说家之一。他总喜欢 把人写成妖魔,下笔极其血腥残忍,穷凶极恶屎尿 横流极尽渲染之能事,中国作家里没谁比他更擅长 写杀戮写酷刑,他把变态升华成了美学,字里行间 透着血腥和疯狂。他受日本文学影响很大,事实正 是如此,作品里总是影影绰绰闪动日本美学的魅影, 莫言喜欢大篇幅写景,写景中肆无忌惮的使用通感, 用混乱的色彩进行渲染,叫人看着触目惊心。他还 受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影响,作品里魔幻气息很浓 重 ,说文学是一种悲愤的抵抗,可是他的抵抗未免 有些过火,抹煞了一切关怀和温情,中国传统文学 里的含蓄美被他全盘破坏,一切情绪全用魔鬼般的 疯狂来展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