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茶叶知识培训ppt课件

茶叶知识培训ppt课件


夏茶
2、夏茶----是指5月初至7月初采制的 茶叶夏季天气炎热,茶树新的梢芽叶生 长迅速,使得能溶解茶汤的水浸出物含 量相对减少,特别是氨基酸等的减少使 得茶汤滋味、香气多不如春茶强烈,由 于带苦涩味的花青素、咖啡因、茶多酚 含量比春茶多,不但使紫色芽叶增加色 泽不一,而且滋味较为苦涩。(如普洱 茶)
揉捻、干燥而成。冲泡后叶片上有红有绿,汤色黄红,
有天然花香,滋味浓醇。
闽北乌龙(武夷岩茶、水仙、大红袍、肉桂...) 闽南乌龙(铁观音、奇兰、水仙、黄金桂...) 广东乌龙(凤凰单枞、凤凰水仙、岭头单枞...) 台湾乌龙(冻顶乌龙、包种、乌龙...)

16
乌龙茶代表品种 大红袍
纸囊、木碾、茶碗等。 卷下: 五之煮,讲烹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质的品第; 六之饮,讲饮茶的风俗,即陈述唐代以前的饮茶历史; 七之事,叙述古今有关茶的故事、产地和药效等; 八之出,将唐代全国茶区的分布归纳为山南(荆州之南)、浙南、浙西、
剑南、浙东、黔中、江西、岭南等八区,并谈各地所产茶叶的优劣; 九之略,分析采茶、制茶用具可依当时环境,省略某些用具; 十之图,教人用绢素写茶经,陈诸座隅,目击而存。

7

四大茶区
1、西南茶区 包括云贵川和西藏东南部,
这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 2、华南茶区 包括连两广、福建、台湾、
海南等省区,这是中国茶树生 长的最适宜区 3、江南茶区 包括浙江、湖南、江西和 皖南苏南鄂南,为中国茶业的 主产区 4、江北茶区 包括皖北、苏北、鄂北、 河南、陕西、山东、甘肃等 地,该茶区主要生产绿茶.
炒青绿茶: 烘青绿茶: 晒青绿茶: 蒸青绿茶:

11
绿茶代表品种 碧螺春

12
西湖龙井

13
太平猴魁

14
六安瓜片

15
乌龙茶

乌龙茶也称青茶,外形色泽青褐,属于半发酵茶。
其加工工艺是新鲜叶子采摘后经过晒青萎凋、反复数
次摇青,叶子进行部分发酵红变,然后经高温杀青、

27
祁门红茶

28
坦洋工夫

29
正山小种

30
花茶
以烘青绿茶为原料,与香花拼和
窨制,使茶叶充分吸收花香制成花茶, 有茉莉花茶、白兰花茶、珠兰花茶、桂 花茶等品种,以茉莉花茶最常见。

31

32
茶叶以季节分类
春 夏 秋 冬
春茶
1、春茶----是指当年3月下旬到5月中旬之前 采制的茶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份,再 加上茶树经过了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 春季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且含 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氨基酸。不但使春 茶滋味鲜活且香气宜人富有保健作用。(如 六安瓜片)

17
铁观音


白茶属于轻微发酵茶,基本工艺是自然枯萎
凋、晒干或烘干。成茶芽叶自然舒展,满披白色茸
毛,汤色清淡.

20
白茶代表: 白毫银针
白牡丹

21
黄茶
黄茶是鲜叶经杀青、揉捻后堆积 闷黄,再炒,再堆积闷黄,然后烘
焙干燥.
黄芽茶(君山银针、蒙顶黄芽...) 黄小茶(北港毛尖、沩山毛尖、温州黄汤...) 黄大茶(霍山黄大茶、广东大叶青...)

22
君山银针

23
霍山黄芽

24
黑茶
黑茶原料较粗老,制作过程是杀 青、揉捻、堆积发酵(渥堆)、干燥 四道工序,由于堆积发酵时间较长 叶色油黑,故称为黑茶.
湖南黑茶(安化黑茶...) 滇桂黑茶(普洱茶、六堡茶...):

25
普洱

26
红茶

红茶的基本特征是叶红汤红。红茶在国际 市场贸易量最大。红茶的加工工艺是鲜叶采 摘后不用高温杀青,而是经过萎凋、揉捻、 发酵(绿茶是不发酵的),叶子变红后再进 行干燥。红茶又分为小种红茶(经过松柴烟 熏具有特殊松烟香味)、工夫红茶、红碎茶 (将叶片切揉后再发酵、干燥)。

4
“茶圣”陆羽
陆羽(733-804年),字鸿渐,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一生嗜茶,精 于茶道,
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 业发展
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

5
《茶经》
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 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由中国茶道的奠基 人陆羽所著。
此书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 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 综合性论著,是一部划时代的茶学专著。
它不仅是一部精辟的农学著作又是一本阐 述茶文化的书。
《茶经》分三卷十节,约7000字。

6
卷上: 一之源 ,讲茶的起源、形状、功用、名称、品质; 二之具,谈采茶制茶的用具,如采茶篮、蒸茶灶、焙茶棚等; 三之造,论述茶的种类和采制方法。 卷中: 四之器,叙述煮茶 、饮茶的器皿,即24种饮茶用具,如风炉、茶釜、
☻茶叶基础知识
佳美人文茶楼

1
茶 的 起 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茶之为饮,
发乎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

传说公元前2700多年,神农为了普济众生, 采草药,
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 荼 是茶最早的名
字,唐朝陆羽撰写《 茶经》时将其改为茶,神农氏不仅最
早发现茶树,而且将茶叶视为解毒治病养生的妙药 。经过
历代茶人的探索实践,将其发展为我国、东方乃至整个世界
的灿烂的茶文化。

2
树龄2700年 树高25.6米

3
茶叶的发展历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并且加以栽培利用的国家,大致经 历了以下阶段:
1、春秋时期,茶叶作为药用和祭品 2、春秋至两汉初期,茶叶作为食用 3、汉末以后,茶成为宫廷饮料 4、唐代起饮茶普及并兴起茶道 5、宋代是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 6、清末后由于战乱,茶道走向衰弱 7、改革开放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茶道渐渐复兴

8
茶叶的分类:
茶叶可以分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两个大类
1、基本茶类可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青茶)、白茶 、黄茶、黑茶六大类。
2、再加工茶类可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果味茶、 药用保健茶、含茶饮料等几类。

9
中国茶分类

10
绿茶
茶类简述
是我国产量最多的茶叶,占世界绿茶贸易总量 的70%。绿茶的基本特征是叶绿汤清,加工工艺是 鲜叶采摘后经过高温杀青,然后经揉捻、干燥后制 成。绿茶中有所谓的“明前茶”和“雨前茶”,它 们是在每年清明和谷雨前采摘嫩芽幼叶制成的茶叶, 特别珍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