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和我们1.了解人类的健康问题。
(重点)2.掌握科学实验的程序和方法。
(重、难点)1.生物科学(1)概念: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2)生物科学对社会的影响①生物科学是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和环境保护,以及其他应用科学的基础。
②生物科学对当前人类面临的诸如人口、能源、粮食、环境和健康等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作用。
当前,生物科学的发展对禽流感、心血管疾病、癌症等严重地威胁着我们的健康问题的解决正发挥着重要作用。
2.癌症(1)发病现状①发病率上升的癌症:主要是胃癌、肝癌、肺癌和白血病。
②发病率下降的癌症:主要是宫颈癌、鼻咽癌、食管癌和女性乳腺癌。
③发病率上升的原因:主要是人口老龄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2)防治措施①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将癌症发病率降低1/3。
②通过早期诊断得到有效的治疗。
③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技术就为防治癌症和其他疾病提供新的手段。
3.传染病(1)发病现状①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主要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淋病等。
②病死率较高的传染病:主要是狂犬病、艾滋病、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等。
(2)病因:由病原体侵入人体引起的,它们主要属于病毒类、细菌类和寄生虫类。
(3)可采用基因诊断技术对许多传染病的病原体进行诊断。
基因诊断可对防治疾病作出快速、灵敏的诊断。
[合作探讨]探讨1:致癌的环境因素有哪些?提示:(1)生物因素:主要指病毒致癌因子。
(2)物理因素:主要是辐射致癌,包括紫外线、电离辐射等。
(3)化学因素:无机物如石棉、砷化物、铬化物等;有机物如亚硝胺、黄曲霉毒素、尼古丁等。
探讨2:生活中我们怎样预防癌症?提示:(1)尽量避免接触物理的、化学的及生物的致癌因素。
(2)注意增强体质,保持心态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多方面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
探讨3:请从传染病发生所需要的三个重要环节谈谈如何控制传染病的大规模发生? 提示:①控制传染病:病人隔离等;②切断传播途径:提高环境卫生标准,设立检查站等;③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等。
[归纳拓展]1.癌细胞产生的机理:2.癌症治疗方法⎩⎪⎨⎪⎧ ①外科手术②放射疗法③化学疗法3.传染病特点有病原体,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感染后常有免疫性。
1.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 .长期接触癌症患者的人细胞癌变概率增加B .癌症是致癌因子引发的,患病概率与年龄无关C .艾滋病患者与正常人患癌症的概率相同D .亚硝酸盐可通过改变基因的结构而致癌【解析】亚硝酸盐是一种常见的化学致癌因子;癌症并非传染病,接触癌症患者的人不会使细胞癌变的概率增加;细胞癌变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艾滋病患者丧失免疫功能,患癌症的概率远远大于正常人。
【答案】 D2.下列各项中属于化学致癌因子的是( )A.电离辐射B.X射线C.紫外线D.苯【解析】电离辐射、X射线、紫外线都可以致癌,但它们都是物理致癌因子。
苯是有机化合物,可以致癌,因此苯是化学致癌因子。
【答案】 D3.下列属于细菌侵入人体导致疾病的是( )A.糖尿病B.肺结核C.肺癌D.SARS【解析】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感染所致;糖尿病是由于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肺癌是由于细胞癌变所致;非典型性肺炎(SARS)是由于病毒感染所致。
【答案】 B1.科学家进行科学实验时,所用的科学方法有观察、测量、实验设计、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安全实验等。
2.对科学的实验方法的解释(1)观察:就是用一种或多种感官搜集信息,为提高灵敏度可以使用望远镜、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等。
在科学探究中,观察必须真实、准确并如实地记录下来,这些记录就是证据或者数据。
(2)测量:能对被测量对象用比较精确的数据加以表示;为力求精确要多次测量求其平均值;学习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是保证测量精确的基础。
此外,记录测量结果时应使用标准计量单位。
(3)实验设计:假设是根据现有证据和既往实验对将来的事件做出的推论。
假设也可能出错,必须通过实验来检验假设的正确与否。
巧妙地设计实验是生物科学研究中检验假设正确性的最佳途径。
(4)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把分类、观察或测量得到的内容如实地记录下来的过程称为数据收集。
运用数学知识整理、分析、归纳各种数据,可能会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得出独到的见解的过程是在分析数据。
(5)安全实验:科学实验要确保实验安全,只有安全理解并能自觉遵守实验安全规则才能确保实验安全。
[合作探讨]探讨1: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可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科学家常用的实验方法有哪些? 提示:常用的实验方法有观察、测量、实验设计、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及科学实验需要确保实验安全,即做到安全实验。
探讨2:实验设计是科学实验的关键步骤,而实验设计时应遵循对照原则。
请将实验中常见的对照类型归纳出来并作以简单解释。
提示:(1)空白对照:只对实验组处理,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
(2)自身对照:实验组与对照组均在同一对象上进行,不另设对照组。
(3)相互对照:几个实验组相互对照,不另设对照组。
(4)条件对照: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不同条件处理。
[归纳拓展]生物实验的程序和基本过程(1)一般程序通过观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2)具体内容1.为了证明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分解农药,要将土壤分为两等份,装入两个相同的容器中,一个进行高温灭菌,一个不做处理,使一个容器的土壤中无活的微生物,一个容器的土壤中有活的微生物。
“一个进行高温灭菌,一个不做处理”,遵循的原则是( ) A.对照原则B.科学性原则C.平行重复原则D.等量原则【解析】在这个实验中,一个进行高温灭菌,一个不做处理,使一个容器的土壤中无活的微生物,一个容器的土壤中有活的微生物,然后进行实验,这就遵循了对照原则。
【答案】 A2.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生物小组同学分别提出三种实验方案。
三个实验方案的共同点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方案1:将甲组落叶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落叶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于空气中)。
方案2:将甲组落叶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落叶放在自然条件下。
方案3:将甲、乙两组落叶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落叶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落叶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组为什么用相同的树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三个方案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哪个方案更能说明问题?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实验中要控制单一变量,其他的因素应该保持相同。
(2)前两个方案均是乙组为对照组,方案3是相互对照。
(3)方案3。
因为实验中控制单一变量,以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
只有方案3保证了单一变量,使实验结果更科学、更有说服力1.据报道,某地某些不法商人将霉烂的粮食加工后廉价出售给一些建筑民工,经过工商、公安部门的联合调查,对上述地区进行了治理整顿。
霉烂的粮食不能食用的原因是其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这种物质是( )A.黄曲霉毒素B.二英C.尼古丁D.亚硝胺【答案】 A2.消除癌症是全世界科学家正在深入研究的课题,下列防治癌症的措施,最有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癌症的是( )A.给患有癌症的病人及时补充合适的营养B.用手术切除发生癌变的组织或器官C.将导致癌症的遗传物质加以改造,使之恢复正常D.采取多种手段,让癌症患者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解析】癌症是由致癌因素引起正常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因此要从根本上消除癌症应改造遗传物质,使其恢复正常。
【答案】 C3.下列关于实验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无需使用防护目镜、无需穿实验外套B.实验中试管口可以朝向自己但不能朝向他人C.实验中试管口切勿朝向自己或他人D.实验结束时,可随意将试管中的化学药品倒进水槽【解析】实验安全是一个要时刻注意的问题,尤其是在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中,必须采取(用)安全设施,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试管口切勿朝向自己或他人,一些有腐蚀性的化学药品不能随意倒进水槽,以免污染环境。
【答案】 C4.下列有关科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观察必须如实反映所感知的事物,只有通过仪器观察,才可以得到精确结果B.科学的测量应力求准确,因而要多次测量求其平均值C.预测也可能出错,所以必须通过实验来检测预测的对错D.运用数学的知识整理、分析、归纳各种数据,便于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解析】观察必须如实反映所感知的事物,通过一种或多种感官进行观察,也可借助于一些仪器进行观察,以提高观察的灵敏度,但要得到精确结果,必须进行测量。
【答案】 A5.下列是研究生物学问题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步骤是( )①得出结论②发现问题③实验④观察⑤提出假设A.②⑤③①④B.②⑤③④①C.④②⑤①③D.④②⑤③①【解析】生物科学实验的第一步是观察,观察后发现问题,经过思考提出假设,之后设计实验加以验证,得出相应的结论。
【答案】 D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