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我们的伙伴,我们的校园植物——生物学第二课堂活动
一、活动主题:认识我们的伙伴,我们的校园植物,
二、活动对象:生物兴趣小组(全校有兴趣的同学均可参加)
三、活动地点:学校生物园、生物实验室等
四、活动时间:待定
五、宣传语:当你徜徉在学校的小道上,有满眼的绿色可睹,有清香的花香扑鼻,你知道为你撑起一片阴凉的树的名字吗,你知道那花香的出处吗,你了解他们的习性吗,你想给他们做个名片来让别人记忆深刻吗?你想知道那些植物在我们的文化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你又能怎样永久的标本保持她的姿态呢?好的,如果你想有所收获,来参加我们的第二课堂吧!
六、活动背景
生物学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发展和延伸,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实践活动,是生物学教学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是立足于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基础之上,组织学生在课外对生物进行观察、实验、调查研究,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广泛兴趣和必要的操作技能,以及培养和发展学生智能的一条重要途径。
基于学校的教学条件,我们利用校园中现有的绿化植物来巩固和扩展学生的知识,优点是方便开展,成本不高,时间可灵活安排,。
六、活动目的
通过“认识植物”、“我为植物做名片”、“植物知识竞答”,制作植物标本,等活动,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植物,认识植物,了解植物,巩固课堂知识,增加对于校园环境的了解,留意生活中的自然美,从自然中读出知识与文化,并逐渐加深对大自然的了解,形成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七、活动内容
1. 认识植物
教师先选几个学生,(挑选原则是对植物比较有兴趣,记忆力较好的)作为本次活动的兴趣小组组长,先带这些人认识生物园的植物。
主要从茎叶花果实等方面入手。
然后再由他们带预先分好的兴趣小组进行植物认种。
最后有疑问的可向老师咨询。
认种结束后,现场可随机指出植物,请各组抢答。
2. 我为植物做名片
建立在植物认种的基础上,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尽量保证校内所有类型的植物均有人选取),自由创作有自身特色的标牌。
要求能反应植物的作用,突出特色可以充分体现同学的创意,制作完成后可在学校的宣传栏里进行展出,由全校学生进行投票,选出票数最多的,作为最后名片,评比结束后,由学生将自己制作的名片为植物“挂牌”。
3. “植物知识有奖问答”
植物所属科属,给出图片说名称,花与植物的连线等方面的题目,拓展同学课外知识
4. 制作植物标本,
同学们在校园采集回来植物,在生物实验室通过老师指导制作成植物标本,在植物标本下面学生自制相关种属说明,方便其他同学识记。
配上自制相框,挂在实验室墙壁当壁画。
5.植物与文化
同学上网搜集资料,有关的植物的文化寓意及与名人的关系,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呈现。
八、预期效果
1. 通过植物认种,让学生认识了解更多植物,增加课外知识,熟悉校园的绿化。
2. 让学生自制植物名称标牌并为植物挂牌,加深学生对植物的印象,同时增强学生对植物的感情,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 通过植物有奖问答活动,学生学会自主获取和整理信息,同时知道了更多课外的知识,更多地了解自然的奇妙。
九、活动总结
每个学生在活动结束后写一份感想,内容不拘一格,可写对某一种植物的认识,形态的观察,某一植物包含的文化内涵,可写对校园绿化的建议,可写本次第二课堂活动的收获,也可写如何保护大自然等等。
字数最好在1000字以内。
选出较好的文章印制成班级刊物,分发给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