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构造柱及圈梁施工方案45897

构造柱及圈梁施工方案45897

构造柱及圈梁施工方案
1、植筋工程
因框架柱、屋面梁板施工完毕并拆模后再进行构造柱、圈梁施工,且为了保证构造柱子钢筋位置正确性,因此构造柱钢筋与屋面梁连接、圈梁钢筋与框架柱连接采用钻孔植筋法。

(1)植筋施工工艺方法要点
1)施工原理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钻出孔洞,注入胶粘剂,植入钢筋,待其固化后即完成植筋,犹如原有结构中的预埋钢筋,能使所植钢筋的技术性能得以充分利用。

植筋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工期短、造价省、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质量易保证等优点。

2)施工工艺流程
基层表面清理T定位放线T钻孔T清孔T钢筋表面处理T注胶T固定钢筋T维持固化(凝胶)T 抽样检测。

①基层表面清理:定位放线前,要先清除结构表面杂物。

②定位放线:根据施工图要求并结合现场实际,在需要植入钢筋的结构部位上定位放线。

弹线前,
应先复核轴线位置,同时考虑到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直径大小、钢筋间距,后用墨线或红油漆划
出钢筋布置的具体位置。

③钻孔:采用冲击电锤钻钻孔,以确保孔的表面
有足够的粗糙度。

钻孔时,需根据种植钢筋直径
大小酌情选用钻头。

孔深为12d(d 为钢筋直径),孔径比钢筋直径大4伽。

钻孔时如遇原结构钢筋,钻孔位置则相应调整。

钻孔宜保持孔洞垂直。

④清孔:成孔后的孔洞,先用气泵或吹气筒清除
孔洞内粉尘,再用专用毛刷清孔,要经多次吹刷完成。

清孔工作应进行至少三次,即三刷三吹,直至孔底、孔壁无粉尘为止。

清孔工作完成后及时通知业主、监理对孔洞深度、直径、位置、孔洞内清洁度等进行验收,合格后
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清孔工作必须仔细,如孔洞内有粉尘,粉尘将产生隔离而影响粘结;同时,不能用水冲洗孔洞,以免残留在孔洞内的水分削弱粘合剂的作用,从
而影响粘结效⑤钢筋表面处理:植入孔洞内的
钢筋表面必须清洁,不得有油污或锈斑,当钢
筋表面有锈斑时,要用钢丝刷除表面浮锈,然后才能使用。

⑥注胶植筋:用专用注胶枪从孔底向外均匀地把
适量胶粘剂填注孔内,注满
孔洞体积的三分之二为止,注意勿将空气封入孔内。

将准备好的钢筋按顺时针方向平行于孔洞走向轻
轻植入孔中,直至插入孔底,使胶正好充满整个空间并适当转动钢筋排除空气,直至胶溢出充满孔洞,再将洞边多余结构胶清理干净。

水平锚筋,
注意外口流淌复补。

将钢筋外露固定在模架上,使其不受外力作用,直至凝结,并派专人现场看护,在粘结剂未完全固化前不得触动所植钢筋。

⑦质量检测:胶固化时间达到后,即可进行现场
抗拔实验。

同种规格钢筋做一组试验,每组测试3根,由监理方(建设方)进行现场随机抽样作抗拔力,试验抗拔力应大于设计强度且锚固处不破坏。

也可根据情况进行破坏性试验,以测定其最大抗
拔力(试筋)。

⑧施工设备序设备名单数功备
1电锤冲击2
2注胶2
3
空压2
4
其他辅助工

3)材料要求
①种植所用钢筋规格、品种、级别、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②钢筋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及检测报③钢筋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④植筋专用胶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及检测报⑤
植筋专用胶必须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2、钢筋工程
(1)工艺流程
弹柱中心线、标高线—将柱子箍筋叠放在预留钢筋—绑扎连接柱子竖向钢筋 -在柱顶绑定距框一在柱子竖向钢筋上标识箍筋间距一按标识的间距将箍筋从上到下与柱子竖向钢筋绑(2)操作工艺1)套柱箍筋,绑扎连接柱主筋,钢筋绑扎搭接按规范要求施工。

2)画箍筋间距线:在连接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画箍筋间距线
@100/200。

3)柱箍筋绑扎
①按已画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而下绑扎,采用缠扣绑扎,绑扣要向柱中心。

②箍筋与柱主筋要垂直和密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

③柱箍筋端头弯成135 度,平直部分长度为
75mm。

④柱梁交接处、柱顶箍筋应按设计图纸和抗震规范要求进行加密。

3、模板工程(1)本工程模板制作、安装均按清水模板的质量要求进行作业,模板支撑采用钢管扣件式支撑体系,由于有系梁及构造柱需要分两次支设,因此构造柱模板采用在墙体预留宽度约1cm缝隙,使用“步步紧”或者对拉丝杆通过墙体加固两侧模板。

(2)模板安装
1 )工艺流程
弹柱中心线、标高控制线—(柱筋绑扎)—沿柱柱
皮外侧5伽贴20 mm宽海绵条f安装柱内十字型支撑f安装柱四周外模f安装柱箍f模板支撑加固。

2)操作工艺
①在封柱模前,先凿除表层浮浆,并用水冲洗干
②将轴线、标高控制点引测至柱侧面。

③在柱皮外侧5 mm贴20伽宽海绵条,以保证下口及接缝严④安装柱模板。

先安装十字形支撑、后安装柱两侧外模⑤安装柱箍:柱箍用? 48X 3.5钢管,间距为30 cm~50 cm0
4、混凝土工程材料:细石(粒径)、中粗砂、P.C 32.5水泥
(1)构造柱及系梁混凝土采用搅拌机现场搅拌,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
的细石混凝土,所有进场材料需复试合格够方可使用。

(2)系梁及构造柱混凝土分层下料,分层振捣,每次下料厚度不大于500 伽,并边下料边振捣。

(3)振动棒不得触碰钢筋,除上面振捣外,下面要有人随时敲打模(4)混凝土振捣要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防止漏振和过振。

(5)在柱混凝土浇筑的全过程中要保护钢筋、预
埋管的位置,要随时检查模板是否变形、位移、扣件是否松动、脱落以及漏浆等现象,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6)要处理好每段柱间的接缝部位,接缝要平直,防止出现“烂根”现(7)构造柱上部与梁底交接处一侧因浇筑混凝土需要未封模板部位采用干硬性混凝土进行塞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