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番茄育苗移栽技术措施

番茄育苗移栽技术措施

番茄育苗移栽技术措施
农六师新湖一场高世宏邮编:832215
番茄育苗移栽可促进早熟,提高种植户经济效益和延长加工时间。

现将我场番茄育苗移栽技术措施做一总结:
一、育苗及管理
1、育苗设施:
(1)采用日光温室大棚进行,
(2)采用钵盘育苗,选用128穴育苗钵盘。

(3)选用符合标准的无土营养基质和蛭石。

2、种子处理:
育苗品种选用立原8号,种子经过嗮种2天。

并人工进行揉搓,把种子表面的绒毛搓掉、扬净,便于点种减少种子用量。

3、点种:
3月7日进行人工穴盘点种,每穴点种1-2粒,种子点在穴孔中间,用营养土覆盖、压实。

控制好棚内温度和穴盘水份。

2-3天倒盘一次,使温度均匀便于出苗整齐。

幼苗于二叶一心时分苗。

二、练苗及移栽
1、大田移栽前10天,要进行底温练苗,练苗过程要逐渐降低温度,按要求控制好温度和水分,使苗床温度逐渐与大田接近,从而增加其抗逆性。

2、移栽地块的准备
(1)土地准备:选择地表平整,土壤肥力中等以上的常压滴灌地块,每
亩深施复混肥20公斤,二胺8公斤。

及时进行耕翻、整地,使条田达到待播状态.
(2)土壤处理:播前严格整地质量,达到“齐、平、松、碎、净、墒”的标准,除草剂对番茄的出苗及幼苗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要掌握好用量及使用方法,土壤化学处理每亩用氟乐灵70克。

(3)、适墒铺膜
在移栽地块土壤墒情合适时(4月上旬)及时铺膜以防跑墒。

3、适时移栽
移栽前查询天气预报,根据当年天气预报在终霜期结束后(一般在4月20日后)开始移栽。

我场于4月24日开始移栽。

4、移栽密度
生长势强的杂交品种(如立原8号)每亩适宜的密度为2700株左右,若密度过大到生长后期田间通风透光性差,湿度过大容易引发病害。

对于土壤肥力差,持水性弱或采用滴灌的地块可适当增大移栽密度(2800株/亩)。

5、移栽深度
移栽生度直接影响移栽质量和后期番茄产量。

根深则叶茂,由于移栽番茄无主根,茎接触土壤后易产生不定根,故在移栽时可适当深载,以子叶与地面齐平较为合适。

由于目前人工移栽时部分打空深度不够,往往造成移栽人员在移栽时仅仅将番茄苗根部堆放在地表,这样不易成活,即使成活缓苗时间长,后期生长弱,导致产量霞降。

6、移栽时补水注意事项
滴灌地可边移栽边滴水。

滴灌地也不能滴水时间过长,当水渗头到苗根部时即可停水。

浇水后要及时中耕,以提高地温。

三、移栽后的管理
1、中耕松土
移栽定植合墒后即可进行机械中耕松土在灌头水前中耕2次,深度16-18厘米,开沟培土1次。

2、灌水:
番茄喜水又怕涝,应坚持少量,勤灌的原则.灌水要看天,看地理,看苗情长势,移栽番茄属须根,根系下扎的较浅,应此怕涝又怕旱,滴灌地8-10天滴水一次,前期滴水量控制在15-20方/亩,开化座果后滴水量控制在25-30方/亩,以滴到膜遍见湿为宜,杜绝沟内见水.头水不宜灌的过早,原则上开花开始灌水,头水过早容易徒长,过晚受旱容易造成减产。

3、施肥:
番茄单产水平的高低,在供水保证的前提下,同时取决于施肥水平合施肥方法.在深施肥的基础上,开花座果后结合滴水亩施番茄滴灌专用肥45-50公斤.喷施叶面肥2次,每次用磷酸二氢钾150-200克/亩于蕾期,花期进行叶面喷施,有利于花芽分化,增加座果数,防止落花落蕾,改善品质,增强植株抗病性合抗逆性.
4、耱秧:
耱秧的最佳时间应在开花座果时进行,将枝蔓果实向窄行移一下,防止采摘时人为踩踏枝叶,每天耱秧时间应在下午进行,防治果实日灼.
5、病虫害的防治:
番茄的病害很多,在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农药防治只能作为最后的选择。

,在我场新种植区主要是细菌性斑点病和脐腐病,这两种病害在我场虽有发生,但没有进行防治。

目前,番茄虫害主要以防治棉铃虫为主,重点是防治一,二代棉铃虫。

防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为补充。

化学防治在产卵高峰,卵孵化期用药。

每亩使用高效氯氰菊脂30-40克进行防治,可以减轻棉铃虫的危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