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装夹具管理制度1
工装夹具管理制度
(根据GJB9001B-2009、GJB546A-1996编制)编号:
版次:
发布:
实施:
页次:7/7
编制:审核:批准:
封面
工装夹具管理制度
编号:
1.目的
为明确工装夹具的评估、设计、制作、验收、鉴定和使用指
导。
2.适用范围
公司生产用的所有工装夹具。
3.职责
研发部负责对工装夹具的评估、设计、制作、验收、鉴定和
使用指导。
生产部负责对所使用的工装夹具申请、保养、维修、保存。
质量部负责对工装夹具的监督管理。
4.作业程序
4.1工装夹具的评估
4.1.1根据产品的需要,产品在生产时和测试过程中需要使
用工装夹具,相关部门要先填写《工装夹具申请表》。
4.1.2《工装夹具申请表》经过项目负责人和研发部负责人批
准,可组织相关人员对该工装夹具进行评估。
4.2工装夹具的设计
4.2.1工装夹具设计必须遵守“保证产品质量,使用操作安
全,维护检修方便”的基本原
则。
4.2.2工装夹具的编号。工装总装配图号:
【xx6.150.XXXX.XX】,工装子装配图号:
【xx6.150.XXXX.XX.XX.XX 】如下面示意图所示:xx6.150表
示为公司分类编号该处为公司的工装夹具,XXXX为项目编号,
XX为工序号,XX为生产套数,XX为该工夹的部件号。注:通
用工装夹具编号项目编号为1000。
4.2.3图样设计完毕后,应通知有关制造加工、生产使用和
维护检修技术人员进行会签研究,以便及时修改。
4.3工装夹具的制作
4.3.1 工装夹具制造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技术要求,严格
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加工。4.3.2加工必须严格按照图纸技术要
求和加工工艺要求进行,以确保工装夹具质量。
4.3.3 工装夹具外加工应同供方签订有关加工采购协议,对
加工单位进行必要的合格评定及控制。
4.3.4工装夹具外加工时,公司负责专项工作的人员应向供
方提供详细的技术交底,必要时应派员工在制作现场监督,以加
强同外加工方的工作衔接和协商处理问题。
4.4工装夹具的验收
4.4.1工装夹具加工完之后,所制造的工装夹具必须与图纸
相符。由研发部根据设计图纸对其加工尺寸、结构等方面进行初
步验证。
4.4.2初步验证合格之后,由生产部相关人员对其进行试验、
验证,必须符合产品技术要求。
4.4.3验证合格后按工装夹具编号填写《工装夹具验收单》,
交与项目负责人和研发部负责人批准。
4.4.4所有工装夹具部件只要不影响工装夹具正常使用的情
况下都需要打上相应的编号,使用激光打标机对其进行工装夹具
编号打标,必须按照设计图纸上的工装子装配图号进行打标。对
于有些工装夹具部件偏小可省略公司分类编号:xx6.150,甚至只
标写一个项目序号,对于某些工装夹具部件很小甚至无法使用激
光打标机打标时可省去打标但必须使用一个专门的物料盒贴标
签注明。
4.4.5打标完的工装夹具由仓库管理人员登记在《工装夹具
管理台账》,入库。
4.5工装夹具的存放
4.5.1 工装夹具由使用部门领取存放,并有专职人员管理:
全公司所有工装夹具应按规定分类放在专用架子上,并按照有关
工装夹具的编号进行整齐排列,保持工装夹具洁净,方便取放。
工装夹具应放在能足够载荷的专用垫板上,并允许适量的多层放
置保管。还必须遵从相同工装夹具不同批次对号排列整齐,保持
良好间距。
4.5.2工装夹具遵从整取整放的原则,每一个工装夹具由很
多个部件组成,在存放时要保证每个工装夹具是装配完整的,不
能缺少任何工装夹具部件进行存放。
5.鉴定
5.1 工装夹具应根据生产使用情况,由生产部专职人员管理
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并填写《工装夹具维修记录表》。
5.2 工装夹具应根据生产使用情况,每半年检测一次,检测
合格的应加贴合格标识,并填写《工装夹具日常点检表》。
6.使用指导
6.1工装夹具必须按照上述作业程序进行管理。
6.2 所有工装夹具库存数与使用数,必须做到帐物相符,准
确掌握流动情况。
6.3 管理员必须将工装夹具使用维修情况报告生产技术部
门。
6.4对于损坏严重无法正常使用的工装夹具需要进行报废处
理,并记录。
6.5同一种工装夹具不同编号,假如编号1的1号部件报废
了;编号2的1号部件可以正常使用但2号部件报废了,可填写
《工装夹具更换申请表》申请把编号2的1号部件更换到编号1
的夹具上,编号2的其他可以正常使用的部件可另保存。
7.记录
《工装夹具申请表》
《工装夹具验收单》
《工装夹具管理台帐》
《工装夹具维修记录表》
《工装夹具日常点检表》
《工装夹具更换申请表》
工装夹具验收合格表
验收日期:年月日编号:.
工装夹具维修记录表
工装模具管理制度1
工装模具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提高工装模具的先进程度和适用性,确保工装模具满足
生产和产品质量的要求。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工装模具的设计、计划、采购、验证、加工等
过程。
三、职责
1 生产技术部负责工装模具的设计、图纸绘制。
2 仓储部负责工装模具的集中管理和发放及回收。
3 机电设备部负责工装模具的外协、外购和加工制造,修理
工作。
4 采供部负责所需原材料的购进工作。
四、工作流程
1. 计划与制造
1.1 生产技术部应根据《生产计划通知单》及模具的库存情
况,下达模具加工计划,由机电设备部负责工装模具的外协、外
购和加工制造。
1.2 如没有工装模具图纸,生产技术部应绘制出新的工装模
具图纸,并将工装模具图纸与生产加工一起下达到机电设备部,
由机电设备部负责工装模具的外协、外购和加工制造。
2. 验收、入库
2.1凡采购、外加工、自加工的工装模具,须生产技术部技
术人员负责加工尺寸和精度的检查验证。
2.1.1 拉丝模具要检查孔型尺寸、工作面表粗糙度、进出口
角度和外观尺寸及表面质量;
2.1.2 挤出机、紧压轮模具要检查孔型尺寸、工作面表粗糙
度、与设备配合尺寸和外观表面质量;
2.1.3 绞线机、成缆机模具要检查孔型尺寸、工作面表粗糙
度、与设备配合尺寸、或与设备上所配得工装配合尺寸和外观表
面质量;
2.2经检查合格的模具由生产技术部安排车间小批产品试
车,试制的产品合格后,由车间使用部门班组长将试制产品的型
号规格、自检记录填写在《工装模具验收单》的相应栏目内,作
为对该工装模具试用的确认。
2.3 已验证合格的工装模具由仓储部统一建档管理。
2.4 模具保管员对模具及对《工装模具验收单》仔细核查无
误并签字后,方可入库,并建立台账妥善保管。
3. 领取、使用、交回
3.1 领用工装模具必须办理相应的手续,即领用方和保管员
双方对工装模具认可的签字。
3.2 领取人必须认真检查,核实所用工装模具的规格的质
量,避免错用、混用造成质量事故。
3.3 工装模具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凡因使用不当造成损
坏、丢失、由使用工序责任人按模具实际价值的 50%-100%赔偿。
3.4 交回的工装模具必须清洁、无损伤,否则保管员有权拒
收。
3.5对在正常使用中交回的超差工装模具,损耗工装模具,
使用
人应保管员声明(书面),以便及时修复、更换,保证工装模
具的完好、齐全。
6. 保管
6.1 对交回工装模具须认真检查,并对照领用手续进行核
实,无损坏方可入库。
6.2 工装模具必须保持清洁,涂油后入柜保管。
6.3 为防止工装模具供需脱节,保管员必须每季度清查工装
模具消耗变动情况,并汇总列表上报生产技术部。
7. 工装模具的定期检测
7.1 工装模具保管员在生产技术部、仓储部和车间技术员等
有关人员的指导配合下,定期对工装模具进行检测。
7.2 检测应根据产品工艺要求,检测其完好率,并做好记录
上报生产技术部。
7.3 工装模具检测按本制度第4条规定检验。
7.4 检测周期:拉丝、挤出机模具每季检测一次;绞线机、
成缆机模具每半年检测一次。
8. 修复、报废
8.1 凡不能适应产品工艺要求的工装模具,经返修、返工可
重新使用的,保管员须分类保管。
8.2 返修、返工后的工装模具必须按本制度第4条的规定重
新验证入库后,方可使用。
8.3 凡认定无法修复的工装模具,由保管员列入报废模具清
单,
月终上报生产技术部,批准后进行报废,否则影响生产由保
管员负责。
9、增补
9.1 工装模具的增补每月按生产计划和保管员季终汇总的
清单,由生产技术部统一分类、汇总并安排增补计划。
9.2 因生产需要月中需增补的工装模具按第3.1条的规定执
行。
工装模具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