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海南省国科园实验学校2015至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海南省国科园实验学校2015至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海南国科园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语文期末试题请考生仔细阅读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及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仅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晚熟的中国戏曲因其体卑,起初不被官方士大夫所看重,故而对戏曲功能的认识、引导有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

但传统戏曲在艰难行进中也不乏听到对其呵护的声音。

明初朱元璋就盛推《琵琶记》,认为“高明《琵琶记》如山珍海味,贵富家不可无”。

究其原因,在于高明“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价值观的引导得到朱元璋的赏识。

事实上,有关风化体的戏曲,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并不乏见,如《伍伦全备记》以及史盘的《忠孝》、姚茂良的《双忠》等。

对这类剧作,来自戏曲批评界的评价虽然毁誉参半,但留给后世的重要遗产是把“合世情,关风化”作为评价戏曲的一个重要标准。

晚熟的中国戏曲,其成长离不开文化母体的哺育,与诗、词、文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好兄弟。

清代孔尚任曾言戏曲“虽小道,凡诗赋、词曲、四六、小说家,无体不备”。

因此,纵观戏曲批评史,无论是思想层面还是艺术层面,传统的批评资源就像幽灵一样萦绕戏曲上。

如作为批评术语的“本色”一词,起初用于批评诗文,后来用于批评戏曲。

明代中后期,为克服戏曲界时文风和道学风泛滥的时弊,曲论家曾围绕戏曲的本色问题展开讨论,或强调必须遵循宋元典范,或强调曲文质朴易懂,或强调戏曲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或强调戏曲作家的风格特色。

显然,诗、词、戏曲的本色有差别。

本色因文体不同而被赋予不同的意涵。

本色资源是传统的,挪来批评晚熟的戏曲,使得本色一词具有了文体上的现代意义。

批评家主动适应戏曲形态的变化,了解并褒贬之,从而推进戏曲创作和戏曲批评的前行。

如人物语言的个性化问题,在戏曲成熟之前不是没有,但为什么在戏曲批评中才得以推进深入?原因是批评家对戏曲特性有了深刻认知。

批评家知道,戏曲是代言体,关汉卿写窦娥是窦娥的口吻,写桃杌是桃杌的声调,而不能在写作上有角色错位的轻忽。

在一些剧本中,批评家发现出身贫寒的家庭妇女却屡屡掉书袋,那正是写作者角色错位所致。

代言体是戏曲文学的特性之一,批评家品评戏曲人物语言时就离不开代言体的内在约束。

这种人物语言个性化的深入研析,反映了文学批评随着文学形态的变化而做出切中肯綮的诊断。

戏曲的成熟曾经引发文学格局的变动。

而批评家应对戏曲的举措,既有惨痛的教训又有成功的经验。

教训是中国戏曲的发展伴随着一种观念的抗争,即开明的戏曲批评家为戏曲争取与诗文平起平坐的地位。

而成功的经验是注重价值观引导并让创作者接受,在艺术层面上则是传统批评资源的激活,以及在知晓批评对象的基础上作出令人信服的新批评。

这些经验与教训对引导网络文学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如网络文学不是法外之地,也需要弘扬真善美。

又如一些网络文学的生成方式限制了作者创造的自由,作者受点击率高低的影响随时会调整写作姿态,从而让作品生成表现为作者与读者的合谋。

这种新的作品生成方式,必然导致旧有文学批评方法的窘迫。

于是,相应的批评概念应随之而出现。

而戏曲批评激活传统资源的做法无疑给予我们有益启示。

(节选自高建旺《从传统戏曲遭遇看网络文学引导》,有删改)1.下列关于中国“戏曲批评”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中国戏曲由于体卑起初不被官方士大夫们所看重,这就使得批评界对戏曲功能的认识与引导有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

B.有关风化体的戏曲如《伍伦全备记》等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并不乏见,戏曲批评界对这类剧作的评价是毁誉参半的。

C.晚熟的中国戏曲批评的成长离不开文化母体哺育,它与中国古代诗词等文学体裁存在着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内在联系。

D.戏曲批评无论是思想层面还是艺术层面都充分借鉴了传统批评资源,如用于批评诗文的本色一词后来用于批评戏曲。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明初皇帝朱元璋之所以盛推戏曲《琵琶记》,就是因为作者高明的戏曲创作价值观得到了他的赏识,这说明传统戏曲在艰难的行进中也不乏听到对其呵护的声音。

B.明代中后期曲论家曾围绕戏曲的本色问题展开讨论,本色这一传统批评资源被挪来批评晚熟的戏曲,使得本色一词具有了区别于诗词本色的文体上的现代意义。

C.戏曲批评家知道代言体的戏曲不能在写作上有角色错位的轻忽,他们发现一些戏曲剧本中出身贫寒的家庭妇女却屡屡地掉书袋,那正是写作者的角色错位所致。

D.戏曲批评家的成功经验是为戏曲争取与诗文平起平坐的地位,在艺术层面上激活了传统的文学批评资源,以及在知晓批评对象的基础上作出令人信服的新批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戏曲批评留给后世的唯一遗产就是,把表现世态与有关风化作为评价戏曲的一个重要标准,例如史盘的《忠孝》、姚茂良的《双忠》等戏曲作品就体现了标准要求。

B.批评家对戏曲的了解推进了戏曲创作和戏曲批评的前行,例如批评家对戏曲特性有了深刻认知之后,就在戏曲批评中对人物语言的个性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C.戏曲批评的经验与教训对引导网络文学发展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例如网络文学不是法外之地,也需要像戏曲接受价值观引导一样地接受弘扬真善美的批评要求。

D.网络作者与读者合谋的作品生成方式必然导致旧有文学批评方法的窘迫,于是我们只能借鉴戏曲批评激活传统资源的做法,去发现引导网络文学的相应批评概念。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刁彦能,字德明,上蔡人。

父礼,遇乱徙家宣州。

彦能少孤,事母笃孝。

家贫,无以养,乃事节度使王茂章。

茂章叛吴归吴越,彦能以帐下当从,乃使家人扶其母伺于道左,彦能泣告茂章日:“彦能有老母在此,不能舍而从公,敢请死。

”茂章哀其意,许之,乃驰还宣州。

而城中已乱,彦能登城,以剑招之日:“我从王府来,大军已近,尔辈无妄动。

”众信之,稍定。

义祖①闻而嘉之,以为军校,事其子知训于广陵。

知训狂恣,彦能每切谏,不听,然亦不加罪。

牙将马谦以众拥吴主登宫门,将杀知训,彦能从朱瑾②入,手斩谦以献,赏赍甚厚。

然彦能警敏,观知训必败,而人望在烈祖心常附焉知训忌烈祖数欲害之尝与烈祖饮酒而伏剑士室中彦能行酒以爪语烈祖烈祖悟,亟起去。

而尝从知训宴烈祖于山光寺,复欲加害,弟知谏摘语③烈祖,烈祖亦驰去。

知训取佩刀授彦能使追杀之,及于途,举刀示先主,乃还,以不及告。

及知训死,义祖见彦能谏书,叹异,复使事知谏于润州,迁裨将。

烈祖代吴,入为环卫,迁至天威军都虞候、左街使。

金陵数大水,秦淮溢,东关尤被害。

彦能请筑堤为斗门疏导之,水患稍息。

元宗嗣立,出为饶州节度使,徙信州,又徙建州留后、抚州节度使。

彦能好读书,在镇委文吏,颇有治称。

好作诗,尝与李建勋相酬赠,建勋因燕见及之,元宗笑日:“殊不知彦能乃西班学士也。

”性矜庄,燕居容服不少惰。

时贵宴饮,或蓬首裸袒,彦能在坐,则皆肃然。

保大末年卒,年六十八。

子珩,事后主为秘书郎、集贤校理,以文翰见知。

擢直清辉殿,阅中外章奏。

国亡,入朝,仕至兵部郎中、直秘阁、崇文院检讨,淳淡夷粹,恬于仕进。

暇日鼓琴围棋,不交人事。

珩孙约,亦名士,久在三馆④。

晚筑室润州,号藏春坞,王安石、苏轼皆尊爱之。

(节选自陆游《南唐书》)【注】①义祖:指徐温,五代十国时期吴国大臣,南唐烈祖徐知诰(李舁)的养父。

②朱瑾:南唐将领。

③摘语:私语。

④三馆:唐以统文馆(即昭文馆、修文馆)、集贤殿书院、史馆为三馆。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而人望在烈祖/心常附焉/知训忌/烈祖数欲害之/尝与烈祖饮酒/而伏剑士室中/彦能行酒/以爪语烈祖/B.而人望在烈祖/心常附/焉知训忌/烈祖欲害之/尝与烈祖饮酒/而伏剑士室中/彦能行酒/以爪语烈祖/C。

而人望在烈祖/心常附焉/知训忌烈祖/数欲害之/尝与烈祖饮酒/而伏剑士室中/彦能行酒/以爪语烈祖/D.而人望在烈祖/心常附/焉知训忌烈祖/数欲害之/尝与烈祖饮酒/而伏剑士室中/彦能行酒/以爪语烈祖/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少孤一般指幼年死去母亲或父母双亡,文中单指父亲去世。

古人成年后死了父亲或父母双亡就不能称“孤”。

B、节度使是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

其僚属由节度使辟举,上报朝廷批准。

C、“卒”是古代对死的一种讳称,原本适用范围很广,后专指大夫死。

而古代天子死称“崩”,诸侯死称“薨”,士死称“不禄”,平民百姓死称“死”。

D、郎中始于战国,本是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

在文中属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刁彦能侍奉母亲十分孝顺。

他因为家贫无以奉养至亲而人仕,后来又因为要侍奉母亲而离开了王茂章。

B、刁彦能遇事临危不惧。

在宣州大乱之时他挺身而出,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此举深受义祖认可和嘉奖。

C、刁彦能机警敏捷,有很强的预见力。

在知训和烈祖的斗争中,他多次设法庇护烈祖,使其免于难。

D、刁彦能具有多方面的才能。

他既懂得通过疏导来消除水患,又是一位被大家所熟知的文采出众的大学士。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0分)(1)义祖闻而嘉之,以为军校,事其子知训于广陵。

(5分)(2)时贵宴饮,或蓬首裸袒,彦能在坐,则皆肃然。

(5分)(二)诗词鉴赏(11分)有叹①杜甫壮心久零落,白首寄人间。

天下兵常斗,江东客②未还。

穷猿号雨雪,老马怯关山。

武德③开元际,苍生岂重攀。

①此诗句为杜甫晚年的作品。

②江东客:诗人自称。

③武德:唐高祖的年号。

开元:唐玄宗的年号。

武德至开元时期,是唐朝治理最好的时期。

8.诗的第二联描写了诗人怎样的处境?第三联中“穷猿”“老马”两个意象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6分)9.有人评论此诗“虽身在苦难,却心系苍生”,请结合诗的首联和尾联作简要分析。

(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根据提示填写相应内容(1)《琵琶行》中描写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轻松从容大败曹军的诗句是:,。

(3)杜甫《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开阔,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作答时用黑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大题号打钩。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格桑梅朵来到川藏线上这个道班的时候,正是一个凛冽的冬天,风像长了牙齿,龇牙咧嘴地向我扑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