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湖南省邵阳县塘渡口镇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卷
时量:40分钟,满分:80分
一、单选题(每个2分;共24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人体正常体温为37℃
B. 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 / s
C.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0 ´105 km / s
D. 水的沸点总是100℃
2.关于图所示的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16℃
B. 乙图中,某晶体熔化图像中bc段,不需吸热。
C. 丙图中,秋天早晨草叶上的露水,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D. 丁图中,烈日下狗伸出舌头降温,是因为水汽化放热
3.图中有关物态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冰是凝固形成的,需要吸收热量
B. 雾是液化形成的,会放出热量
C. 霜是凝华形成的,需要吸收热量
D. 雪是升华形成的,会放出热量
4.甲、乙两同学用同一个酒精灯先后各做了一次“研究水的沸腾”实验后,依据各自的数据,在同一个坐标上画出水的沸腾图象,如图所示.实线为甲同学的,虚线为乙同学的.由此下述结论错误的是()
A. 两同学计时开始时水的温度相等
B. 两同学实验时水的沸点相等
C. 两同学实验时水的质量相等
D. 两同学实验时加热条件相等
5.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降低水温,减慢馒头的变熟,使馒头更美味
B. 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C. 无论是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 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6.下列现象,属于升华的是()
A. 初春,冰冻的河面开始融化
B. 盛夏,盛冷饮的杯外壁出现水珠
C. 深秋,屋顶和地面出现了霜
D. 寒冬,晾在室外结冰的衣服变干
7.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分析正确的是()
A. 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是因为盐可以提高冰雪的熔点
B. 炎热的夏天,在教室内洒水可以降温,是利用水升华吸热
C. 烧水时,壶嘴处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D. 窗花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 水在沸腾时温度越来越高
C. 树枝上的“雾凇”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 温度为0℃时,冰和水可能共存,但没有水蒸气
9.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
B. 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
C. 甲物质在4−6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
D. 乙物质在6−10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10.下列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 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
B. 夏天湿衣服很快变干是液化现象
C. 秋天早晨的雾是汽化形成的
D. 冬天早晨的霜是凝固形成的
11.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 春天,雾绕群峰
B. 夏天,雨笼山峦
C. 秋天,露上枝头
D. 冬天,霜挂树枝
12.以上几幅图片中,说法正确的是()
A. 草叶上的露是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B. 山峰间的雾是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C. 树枝上的霜是凝固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D. 冬天冰冻衣服晾干是凝华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3.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 ℃。
14.民间艺人制作“糖画”时,先将白糖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糖浆,用勺舀起糖浆在光滑大理石板上绘制蝴蝶、鱼等图案,等石板上的糖浆________(吸收/放出)热量后就凝固成栩栩如生的“糖画”。
15.如图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某品牌空调器使用的是新型制冷剂R600a是一种对臭氧层破坏较小、极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该物质在冰箱室________(选填“内”或“外”)汽化,在冰箱室________(选填“内”或“外”)液化。
压缩机通过使制冷剂不断发生液化和汽化,将室内的热搬至室外,此过程中使制冷剂
液化的方式是________(选填“降低温度”或“压缩体积”)。
16.冰箱内壁的霜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的过程,凝华过程中要________热量,市面上销售的“无霜”冰箱是通过加热系统短时升温,将霜__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成水后马上恢复制冷达到“无霜”。
17.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玻璃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是________ ,________
18.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如题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的水沸腾,而试管中的水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原因是________,同时还观察到烧杯口周围出现大量的“白气”,这是因为烧杯中的水蒸气在杯口周围遇冷________而成(填物态变化名称)。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2分)
19.如图,某同学研究某物质熔化实验时,将该物质放入大试管中,再将试管放入有水的烧杯中来加热,这种加热的方式叫水浴法,
(1)它的优点是________ .
(2)如表所示是他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
由表中数据可知:该物质________ 晶体(填“是”或“不是”),判定理由是________ ;
(3)它的熔点是________ ℃,从第________ 分钟开始熔化,第7分钟时的状态是________ 。
四、综合题(18分)
20.王明同学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冷水均匀加热时,看见温度计的示数渐渐上升.他突然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在水沸腾前,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是否是均匀的呢?由此他提出了下列几种猜想:【猜想1】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先快后慢;
【猜想2】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先慢后快;
【猜想3】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先慢后快再慢;
【猜想4】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是均匀的.
(1)如图甲,他在操作过程中有何不妥之处________
(2)根据甲图中气泡变化情况可以推知此时水________ (选填“正在”或“将要”)沸腾.
(3)他纠正错误后认真进行了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乙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此验证了猜想________ ,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
A.整个过程酒精灯火焰忽大忽小,放热不均匀
B.可能开始加热时有纸盖减少了热量的损失
C.水开始汽化较慢,带走的热量少
D.开始要加热石棉网和烧杯,后来水温较高时散热变快
(4)若王明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无论加热多长时间,水始终都不能沸腾,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D
2. C
3. B
4. C
5. C
6. D
7. C
8.C
9. C 10. A 11. D 12. A
二、填空题
13. 64 14.熔化;放出15. 内;外;压缩体积16. 放出;熔化
17.液化;汽化18. 不会;达到沸点后不能继续吸热;液化
三、实验探究题
19. (1)使被加热的物质受热均匀
(2)是;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3)79;6;固液共存
四、综合题
20. (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2)正在
(3)3;D
(4)散失的热量大于(等于)吸收的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