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筑排水管安装施工工艺 一、 建筑排水系统:
1、重力流排水管、通气管、空调凝结水排水管采用柔性机制排水铸铁管。 2、室内压力排水管(不含虹吸雨水)采用内防腐镀锌钢管,沟槽卡箍连接。 3、除虹吸雨水管采用专用HDPE热熔连接外,采用采用柔性机制排水铸铁管。 4、室外排水管采用内肋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GB/T19472.2-2004 ,承插电热熔连接, 热收缩带连接,环刚度SN为12.5KN/M2。
二、施工依据 专业设计施工图纸;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国标、院标的标准图集、手册。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建筑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 1.排水系统的安装: (1)工艺流程: 安装准备→预制加工→干管安装→立管安装→支管安装→卡件固定→封口堵洞→灌水试验→满水排泄试验→通球试验 (2)操作要点: 1.一般构造要求 1.1.管道布置 ①排水立管布置在排水量大的器具附近的墙边、墙角或立柱处。 2 ②管道不得布置在食堂,饭食业的主副食贮藏、烹调、配餐操作部上方。 ③管道不得穿越卧室,贮藏柜、且不宜布置和敷设在与卧室相邻的内墙面。 ④管道不得布置在遇水会燃烧、爆炸或损坏的原料、产品和设备的上方。 ⑤管道应避免布置在热源附近,如不能避免,且管道表面受热温度大于60℃时,应采取隔热措施。主管与家用灶具边净距不得小于0.4m。 ⑥管道不得穿越烟道,沉降缝和防火墙。管道应避免穿过伸缩缝,若必须穿过时,应采取相应措施。 ⑦最低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至排水管管底的垂直距离如小于表1中数值时,最低横支管应单独接出建筑物外。 最低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外至排出管管底的垂直距离 表1 建筑层数 垂直距离(mm) 4层及4层以下 5层至6层 6层以下 450 750 底层单独排出 注:如最低横支管不能单独接出时,则立管底部和排出管应放大一号管径 2.伸顶通气管 ①立管应设伸顶通气管至室外连通大气。 ②伸顶通气管高出屋面均不得小于0.3m,但必须大于最大积雪厚度,在上人屋面,通气管应高出屋面2.0m。 ③通气管穿越屋面处套管应设止水环和套管防腐措施及采取有效的防水封堵。 3.伸缩节 3.1.伸缩节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3 ①当层高小于或等于4m时,立管应每层设一伸缩节;当层高大于4m时,应根据设计伸缩量确定。 ②横干管设置伸缩节的间距,应根据设计计算量确定。 ③横支管上合流配件至立管的直线管段超过2m时,应设伸缩节,但伸缩节之间的最大间距不得超过4m。 ④管道设计伸缩量不应大于表2中伸缩节的最大允许伸缩量。 伸缩节最大允许伸缩量 表2 外径(mm) 50 75 110 160 最大允许伸缩量(mm) 12 12 12 15 ⑤管道插入伸缩节处预留的间隙应为;夏季施工时为5-10mm;冬季施工时为15-20mm。 3.2.伸缩节设置位置应靠近水流汇合配件处,并按下列情况确定: ①主管穿越楼层处为固定支承且排水支管在楼板之下接入时,伸缩节设置于水流汇合配件之下。 ②横管上设置伸缩节应设水流汇合配件上游端。 4.清扫口和检查口设置 4.1.在生活污水管道上设置的检查口或清扫口,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在立管上应每隔一层设置一个检查口,但在最底层和有卫生器具的最高层必须设置。如有乙字弯时,则在该层乙字弯管的上部设置检查口。检查口中心高度距操作地面一般为1m,允许偏差±20mm; ②在连接2个及2个以上大便器或3个及3个以上卫生器具的污水横管上 4 应设置清扫口。污水管起点的清扫口与管道相垂直的墙面距离不得小于200mm;若污水管起点设置堵头代替清扫口时,与墙面距离不得小于400mm。 ③在转角小于135º的污水横管上,应设置检查口或清扫口。 (3)安装准备 1.认真熟悉图纸,参看土建结构图、装饰装修图、有关设备专业图,核对各种管道的坐标标高是否有交叉,管道排列所占空间是否合理,有问题及时与设计和有关人员研究解决。 2.根据设计图纸检查、核对预留孔洞大小是否正确,将管道坐标、标高位置画线定位。 3.生活排(污)水管道使用塑料管、抗震柔性铸铁管,雨水管道使用塑料管。 (3)一般安装原则: 1.严格按验收规范要求选料施工,如排水管道的横管与横管,横管与立管的连接,采用45°三通或45°四通及90°斜三通或90°斜四通。立管与排出管端部的连接,采用两个45°弯头。 2.雨水管道不得与生活污水管道相连接。 3.管道支、吊架间距正确、安装稳固,且应固定在承重结构上;为防止发生塌腰现象而造成堵塞,支架间距以横管不大于2米,立管不大于3米。 4.对横管贴梁安装又转向竖直穿楼板安装的管道,须在其横管上且靠近梁的位置设固定托臂架;对直接从楼地面安装的竖直管道,在管道弯曲处设置固定托架,以承担管道的竖向荷载。 5.为避免以后在使用时,楼面水顺管外壁渗漏,在土建做地面和防水层时,预 5 留洞口内排水管均加装防水橡胶圈,然后进行补洞。由于卫生间内管道多,在补穿楼板、屋面的管道预留洞口时,为了防止楼、屋面出现滴、漏现象,在结构施工过程中就预埋套管,然后对预留洞口进行三次补洞。首先用层板吊模,用水将洞口周围打湿,把灰尘扫干净,然后用细实砼加防水剂补第一次,补至洞口一半,待24小时后加水试验,然后观察液面情况及到下层观察洞口情况,如液面不下降,则进行第二次补洞,仍然采用细实砼加防水剂,捣实后距楼面20mm,进行第三次试验,试验完成后如无滴、漏现象,则将洞口补到比原地平低50-100mm。在土建做地面时再做一次防水处理。 (4)塑料排水管道安装方法: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按设计图纸及现场预留洞位置等实际情况,作出配管简图,决定各种管件的实际安装位置和尺寸,再进行配管。 2.管道安装一般自下而上分层进行,先安装立管,后安装横管,连续施工。 3.管道支架、吊架间距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管径(mm) 50 75 110 125 160
立管(m) 1.2 1.5 2.0 2.0 2.0 横管(m) 0.5 0.75 1.10 1.30 1.6 检验方法:观测和尺量检查。 4.用于室内排水的水平管道与水平管道、水平管道与立管的连接,应采用45度三通或45度四通和90度斜三通或90度斜四通。立管与排出管端部的连接,应采用两个45度弯头或曲率半径小于4倍管径的90度弯头。 6 5.安装立管时,应先将管段吊正,再安装伸缩节。将管端插口平直插入伸缩节承口橡胶圈中,用力应均衡,不得摇挤,避免橡胶圈顶歪,安装完毕后,应随即将立管固定,然后与土建配合,用C20细石混凝土分层将孔洞缝隙填实。 6.横支管安装:先将预制好的管段用铁钩吊挂,查看无误后,再进行粘接。粘接后,应迅速摆正位置,按规定校正坡度,临时加以固定,待粘接固化后,再紧固支承件,但不宜卡箍过紧。 7.生活污水塑料管道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或下表的规定: 项 次 管径(m) 标准坡度(‰) 最小坡度(‰) 1 50 25 12 2 75 15 8 3 110 12 6 4 125 10 5 5 160 7 4 检验方法:水平尺、拉线尺量检查。 8.埋地雨水管道的最小坡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项 次 管径(mm) 最小坡度(‰) 1 50 20 2 75 15 3 100 8 4 125 6 5 150 5 6 200~400 4 7 检验方法:水平尺、拉线尺量检查。 9.管道进行粘接时应将承插部分内外接触面打毛,将专用粘胶剂涂均匀,插入后左右旋转,让胶体充分融合。 10.埋地管敷设:一般分两段进行施工。第一段先做±0.000以下的室内部分,至伸出外墙为止,待土建施工结束后,再铺设第二段,从外墙边接入检查井。 埋地管的管沟应底面平整,无突出的尖硬物。一般可作100至150mm砂垫层,垫层宽度不小于管径的2.5倍。坡度与管道坡度相同,管道安装好并经灌水试验合格后,方可在管道周围填砂,填砂至管顶以上至少100mm (5)柔性卡箍式离心排水管铸铁管方法 1.安装特点 1.1.卡箍式离心铸铁管采用不锈钢卡箍连接,管与管或与配件之间属于对口连接,在该部位外套一层橡胶密封圈,再用不锈钢卡箍进行紧箍,属于柔性接口,可以解决有一定弧度敷设的排水管线,同时可以抗震。 1.2.卡箍接口仅能承受有限的轴向拉力和是、垂直于轴向的剪切力。在水平方向安装时,每根直管必须有两个支架,而且必须有一个是固定支架;在垂直方向安装时,其承受的剪切力很小,主要承受垂直方向的压力,每根管道只需一个支架定位即可,但立管底部转向处必须设一个加强型支架,以消除可能的垂直方向的冲击力和水平方向的反冲击力。 1.3.还有一个传统排水管无法具备的特点:在更换任意一根管或配件时,不用拆除相邻管段,只需松开被拆管段或配件两头卡箍,直接更换相同尺寸的管段,然后重新紧箍不锈钢卡箍即可,拆装非常方便。 1.4.柔性卡箍式离心铸铁管标准坡度均为0.026。这主要为迎合其三通、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