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2019-2020学年中考地理二模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A.我国领土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利于发展多种经营B.各地都能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雨量充沛C.位于北半球,各地气候差异不大D.我国海岸线漫长,利于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发展海外贸易【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故A错误.我国分季风区和非季风区,非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比较小,降水稀少;故B错误.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纬度约49°,气候复杂多样,各地气候差异大;故C错误.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东部地区降水丰富,利于农业生产,沿海多良港,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加强海外各国的交往;故D正确.依据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主要表现。
2.下图所示地区都位于我国的哪个区域()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北方地区是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东临渤海和黄海,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主要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主要的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大部分;区内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渭河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故答案选A。
3.从北.到南.,我国濒临的近海依次是()A.黄海、渤海、东海和南海B.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C.南海、黄海、东海和渤海D.渤海、黄海、南海和东海【答案】B【解析】【详解】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东部濒临太平洋,东部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分别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故选B。
4.关于亚洲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A.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B.亚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C.亚洲有6个国家人口超过一亿D.东亚、东南亚、南亚是人口稠密区【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 亚洲有6个国家人口超过一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 东亚、东南亚、南亚是人口稠密区;故答案选B.【点睛】该题主要考查的是亚洲的人口,要求学生理解掌握。
5.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应了我国A.地势分布特点B.河流分布特点C.气温分布特点D.地形分布特点2.关于此图反应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导致中国许多大河滚滚西流B.带来丰沛降水C.落差大,便于发展航运D.不利于水电站的建立【答案】1.A【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反应了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并且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这种地势,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加强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
故选A。
2.读图可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并且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这种地势,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加强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还使许多河流在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的地段,水流湍急,产生巨大水能。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地势的特征及影响,要求学生识记掌握。
6.在表示同一地区的四幅图中,当图幅不变时,表示内容最详细的一幅是()A.1:10000000 B.1:1000000C.1:100000 D.1:10000【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A,最小的是D,所以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D。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比例尺大小与图幅的关系。
7.我国南方和北方耕作制度有明显差异,主要是因为A.土地条件的显著差异B.气候条件的显著差异C.种植习惯的显著差异D.技术条件的显著差异【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我国南方地区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到三熟,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所以耕作制度有明显差异是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异决定的;故选:该题考查气候多农业的影响。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地位于北温带B.①②两地终年寒冷C.③地有太阳直射现象D.冬至日⑤地有极夜,终日不见太阳【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读图可知,①地位于北极圈以内的北寒带,该地由于纬度高,终年寒冷;②地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的北温带,夏季炎热,冬季寒冷;③地位于赤道附近,有太阳直射现象;⑤地位于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的南温带,无极夜现象。
C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五带的划分,要求学生识记掌握。
9.读“我国东北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分别是()A.大兴安岭、黑龙江B.小兴安岭、黑龙江C.长白山脉、鸭绿江D.大兴安岭、松花江2.下列在东北地区广泛种植的农作物是()A.油菜B.甘蔗C.水稻D.小麦【答案】1.A2.D【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甲是位于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交界处的大兴安岭,乙是位于黑龙江省最北部,并与俄罗斯接壤的黑龙江,故答案选A。
2.东北地区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形区,这里气温低,热量不足,农作物是一年一熟;这里气温低,蒸发少,土壤是肥沃的“黑土地”,这里盛产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农作物;油菜、甘蔗、水稻是南方地区的农作物;故答案选D。
10.下列有关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北地区均为内流河B.外流区域的河流深受夏季风的影响C.南方河流汛期长、含沙量大D.越往北河流汛期越短、流量越小【答案】B【解析】【详解】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西北地区大部分属于内流河,有少数是外流河,如额尔齐斯河;外流区域的河流深受夏季风的影响;南方地区降水丰富,雨季长,河流汛期长、含沙量小;越往北结冰期越长,东北地区汛期比华北地区更长,故选B。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表形态的变化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不可能短时间内改变B.喜马拉雅山地岩层中发现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C.沧海桑田的变化主要是地壳变动和海平面升降造成的结果D.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可能触发地震【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火山地震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变地表形态,不正确,故A符合题意;喜马拉雅山地岩层中发现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沧海桑田的变化主要是地壳变动和海平面升降造成的结果,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可能触发地震,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
12.哈尔滨的小明寒假期间随旅行社外出旅行,短短十日行程中,他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变化,请问小明的出行线路最有可能是()A.哈尔滨至拉萨B.哈尔滨至海口C.哈尔滨至兰州D.哈尔滨至上海【答案】B【解析】【分析】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详解】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哈尔滨的小明寒假期间随旅行社外出旅行,短短十日行程中,他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变化,说明旅途中温差大,行进路线是自南向北.故B符合题意.故选B.13.下列地点中,其位置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A.165°E,20°N B.21°W,5°NC.15°W,25°S D.15°W,25°N【答案】D【解析】【分析】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详解】地球上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从西经20°向东到东经160°之间是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是北半球,纬度分为三个区域: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位高纬度。
据此判断,A.165°E,20°N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B. 21°W,5°N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C.15°W,25°S位于东半球、南半球、低纬度,D.15°W,25°N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和高中低纬度的划分,理解解答即可。
14.欧洲西部的典型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由于受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风的影响,欧洲西部大部分地区全年温和湿润,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根据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欧洲西部气候的有关知识.15.下列不属于气象灾害的是()A.干旱B.洪涝C.泥石流D.寒潮【答案】C【解析】【详解】气候复杂多样,是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
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泥石流不属于气象灾害。
故选:C。
【点睛】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16.下列关于俄罗斯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西伯利亚高原位于乌拉尔山和叶尼塞河之间B.东欧平原位于乌拉尔山和叶尼塞河之间C.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乌拉尔山和叶尼塞河之间D.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乌拉尔山和勒拿河之间【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俄罗斯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俄罗斯有四大地形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其中位于欧洲部分的是东欧平原.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其工业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
中西伯利亚高原位于叶尼塞河与勒拿河之间,故A不符合题意;东欧平原位于乌拉尔山以西,故B不正确;东西伯利亚高原位于勒拿河以东,故C符合题意;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乌拉尔山与叶尼塞河之间,故D符合题意;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