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
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第一课时折扣教学内容: 教材第8页例题1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商品打折销售的情境中理解“折扣”的意义。
2.能熟练地把折扣写成百分数。
3.正确解决有关折扣的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折扣”的意义并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每年圣诞节的时候,商场都会举行小各种促销活动,你们知道商家为了招揽顾客,会采取哪些促销手段?学生汇报:买一百送二十,打折等。
师:很好,有些同学提到了打折,那么我们去购买打折的商品,是比原来便宜了还是贵了?学生交流。
看样子同学们对打折有了一定的了解。
商家有时候降价出售商品,就叫打折扣销售,俗称打折。
(板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数学问题-----折扣。
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1、理解折扣,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商品促销主题图。
师:同学们想一想,这里“电器九折”是什么意思?其他商品八五折有事什么意思?学生小组汇报。
教师点评总结:九折就是按原价的90%出售,那八五折就是按原价的85%出售。
商品打几折出售就是按原价的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十出售。
(课件出示题目)2.自主探究。
课件出示例题,请大家阅读题目并思考师:第一题的打八五折是什么意思?打了八五折时候价格变成多少呢?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180×85%=153(元)请同学们再算一算,爸爸买这辆自行车少花了多少元?买这辆自行车,爸爸实际只花了多少钱?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汇报。
接下来请大家阅读第2题,学生独立计算,教师指名汇报。
板书:(2)160×(1-90%)=16(元)3.归纳总结。
通过刚才解决的折扣问题,你能总结出与折扣问题相关的一些量以及他们的关系吗?学生交流,教师总结:现价=原价×折扣二、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教材第8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出各折扣表示的意思,再全班集中校对。
四、课堂总结学生谈谈学习本课有什么新的收获。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成数教学内容:教材第9页教学目标:1.理解成数的含义,会进行成数与百分数之间的相互改写。
2.能应用成数进行简单实际问题的计算,进一步提高百分数有关知识的实际应用。
教学重难点:能应用成数进行简单实际问题的计算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农民伯伯们秋收吗?学生相互交流。
同学们想一想,如果这一年的雨水不足导致旱灾,农民伯伯的收成会怎么样?大家知道吗?我们农民伯伯常常会用成数来表示农业收成,如果这一年的收成比上一年多,那么他们会说这一年增产了几成;如果收成比上一年少,就会说减产了几成,那么增产几成究竟是增产了多少呢?课件出示教材第9页第二段文字,学生阅读、讨论。
师:很好,同学们很聪明,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成数。
(板书课题)二、探索新知1.课件出示练习。
填填一成=十分之()=()%三成五=十分之()=()%()=十分之()=25%请同学口头回答,教师点评讲解。
归纳总结: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
几成表示十分之几,即百分之几十。
2、课件出示第9页例题2主题图组织学生读题,提问“节电二成五”说明什么?学生汇报:节约了25%的电。
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教师指名汇报。
350×(1-25%)=262.5(万千瓦时)学生对比教材检验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
三、巩固练习。
完成第9页做一做四、总结提升。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成数的知识呢?教学反思:第三课时:税率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
2、使学生学会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教学重难点:掌握税额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前面两节课我们分别学习了折扣和成数的概念,以及关于它们的一些实际问题的计算。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练习来复习折扣和成数。
课件出示练习题(1)原价是10元的铅笔盒,现在7折出售,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2)一块菜地去年的收成是41.6吨,今年比去年多收了二成五,今年的收成是多少吨?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教师讲解。
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与百分数有关的概念——税率二、探索新知1、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10页第一、二自然段,说说什么是纳税?学生通过阅读集体回答。
2、认识税率。
纳税的种类很多,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税率。
一般是由国家根据不同的纳税种类定出不同的税率。
师:通过刚才的阅读,你能列举哪几种税收?请说出这些税率的计算方法。
小结:消费税税率=应纳税额÷消费额营业税税率=应纳税额÷营业额等等3、计算税款。
课件出示第10页例题3组织学生读题,引导提问:(1)这里的5%表示什么?(2)求应缴纳营业税款是多少,就是求什么?(3)同学们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后,教师集中讲解板书:30×5%=1.5(万元)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10页做一做组织学生审题,提示3500元的部分是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汇报解题思路与答案,点评后集中讲解。
2、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十题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中讲解。
四、总结提升。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税收形式,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各种形式税收的应纳税额都等于收入乘税率。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这一类问题你掌握好了吗?教学反思:第四课时:利率教学内容:教材第11页例题4教学目标:1、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理解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
2、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存款利息。
教学重难点:利息和本金的计算教学过程一、创设生活情境,了解储蓄的意义和种类1、储蓄的意义师:快要到年底了,许多同学的爸爸妈妈的单位里会在年底的时候给员工发放奖金,你的爸爸妈妈拿到这笔钱以后是怎么处理的呢?爸爸妈妈会不会把一大笔现金放在家里?为什么?师: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或信用社,储蓄起来。
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那么同学们知道为什么有时候我们把钱存在银行,最后去取的时候钱会变多呢?在不同的银行有时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的利息,因为它们的利率不同。
那么什么是利率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
教师板书课题:利率。
二、探究新知。
1、了解相关概念。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11页第一二自然段,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和关系,然后四人小组互相举例,检查对“本金”、“利息”、“利率”的理解。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率:单位时间内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叫做利率。
2、师: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先让学生谈谈你所知道的储蓄有哪几种,并举例说明,然后教师作适当的补充。
有时会有所调整,而且,根据存款是定期还是活期,定期时间的长短,利息也是不一样的。
出示存款凭证条,并让学生说说每一栏表示什么意思,“客户填写”一栏该如何填写,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适当补充。
3、利息计算(1)利息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2)课件出示例题4组织学生审题,引导提问:最后取出的钱包括哪几个部分?指定两名学生汇报解题思路,教师点评后集中讲解。
方法一:5000×3.75%×2=375(元)5000+375=5375(元)方法二:5000×(1+3.75%+2)=5375(元)让学生比较两种不同的算法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11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答案,教师校正。
四、本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教学反思:本课教学反思英语教案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
写作是综合性较强的语言运用形式, 它与其它技能在语言学习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因此, 写作教案具有重要地位。
然而, 当前的写作教案存在“ 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 教师和学生都把写作的重点放在习作的评价和语法错误的订正上,忽视了语言的输入。
实际上,学生的语言输入是为了更好地为语言输出打基础。
() 在他的“输入假设”()中指出,语言的习得有赖于足够量的“可理解性输入”()。
学生在习作前通过更多的与话题相关的听、说、读的多样化活动,加大信息量的输入,也只有在足够量的输入前提下,学生最后才能以写的方式进行有效的信息输出。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改革措施是重点改变过去英语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案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实践、自主学习的过程。
因此,新课标下的英语写作教案应该注重写作过程,它是一个全面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过程。
教师在设计写作教案时,要注重学生信息的输入,挑选更多更好接近写作话题的材料给学生阅读和思考,并通过交谈、讨论等多种方式给学生更多信息输入,通过听和读以及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给学生多方位的语言体验,帮助他们丰富写作的内容,提高写作能力,同时有效地训练了听、说和读的能力。
这个话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比较贴近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将本单元情感目标融入其中,即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要珍惜生活的点点滴滴。
在教授语法时,应注重通过例句的讲解让语法概念深入人心,因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概念相当于一个简单的定语从句,一个清晰的脉络能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此教案设计为一个课时,主要将安妮的处境以及她的精神做一个简要概括,下一个课时则对语法知识进行讲解。
在此教案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辅导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再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案效果,才能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两极分化。
在教案中任然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在“说”英语这个环节还有待提高,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开口朗读课文,所以复述课文便尚有难度,对于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还有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