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19学年人教版地理选修三第四章旅游开发及保护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杭州西湖申遗成功,成为我国第41处世界遗产。
杭州西湖申遗成功主要是因为这里有独特的()A. 水文景观B. 地文景观C. 人文景观 D. 气象景观2.文明的旅游者既能从旅游活动中获取愉悦和收益,又可以对旅游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尽自己的责任。
做文明旅游者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现象中,属于不文明行为的是()A. 遵纪守法B. 除了照片,什么都不带走C. 废物装进垃圾袋D. 在文物古迹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以示纪念(2)下列行为中可有效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是()A. 为方便随地乱扔垃圾B. 攀折旅游景点中的花草树木C. 猎取旅游景区中的野生动物,以获取食物D. 定期开放旅游景点,设置最多游览人数的限制(3)下列有关文明旅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旅游要尽兴,不必在乎繁文缛节B. 文明旅游应贯穿于旅游的全过程C. 旅游时尊重地方习俗也属于文明礼貌的要求D. 文明旅游不仅要注意个人礼貌,还要注意旅游安全3.有关旅游景观欣赏时机的叙述,正确的是()A. 我国北方地区景观最宜秋季观赏B. 阴天是观赏黄山云海的最佳时机C. 钱塘江大潮最佳时机是在农历八月十八日D. 青海湖的候鸟宜在7月份观赏4.以舟山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为亮点的普陀“新年祈福之旅”成为今年春节的短线游亮点。
另据报道,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观光平台在2019年5月已投入使用。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钱塘江潮发生时,涛声似千军万马。
从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看,钱塘江潮之美属于()A. 形象美B. 色彩美C. 声音美 D. 朦胧美(2)若某一游客想在观光平台上参观钱塘江大潮,欣赏这一景观时应()A. 选择观赏位置 B. 把握观赏时机 C. 抓住景观特色 D. 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3)杭州湾跨海大桥采用“S”型设计,既借助西湖苏堤“长桥卧波”的美学理念,又使桥梁与航道水流保持基本垂直,这样设计主要考虑哪种现象对大桥的影响()A. 海啸B. 赤潮C. 潮汐 D. 寒潮5.辛弃疾词云:“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此意境反映了自然景观的()A. 形象美B. 色彩美C. 动态美 D. 听觉美6.从地理学角度来看,下图景观观赏时间性较强的为()A. ABB. BCC. ACD. BD7.有一位外国游客到中国旅游后,感慨地说:“中国真大啊!短短的十几天内在没有登高的情况下,就让我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变化……”。
如果该游客要游览武陵园群峰,应选择的欣赏方式为()A. 适当的距离仰视B. 身临群峰之间欣赏C. 在视野开阔处俯瞰 D. 在远处眺望8.我国自然与人文和谐的风景美学思想体现在()①人文思想的建设与自然景观协调,但突出人文美②通过文学艺术等形式来渲染自然景观,使两者巧妙和谐地联系起来③古代园林建设不要求再现自然,只要有美感就行④风俗民情是一定地区的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①③9.“五色山”是对山体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颜色的一种形象称呼。
如图是某地区一山体自然景观颜色的变化,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欣赏“五色山”五色景观应()A. 乘船(筏)沿水路观赏B. 选择特定的观赏点C. 在视野开阔的高处俯瞰D. 发挥想象(2)观赏“五色山”的时间及“五色山”最可能出现的地区是()A. 春季西南地区B. 秋季东北地区C. 春季华北地区 D. 夏季西北地区10.下列关于选择观赏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地貌的酷似造型,只能在特定的观赏点才能获得某种形象②山中的峡谷、洞、一线天景观,要置身其中远观方知其妙③瀑布景观,宜在适当距离俯视④观赏江河湖海应在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之上A. ①④B. ③④C. ①②D. ①②③11.从历史发展看,近代旅游与古代旅游的区别主要表现在()A. 旅游目的B. 旅游方式和内容C. 旅游需求 D. 旅行社的诞生12.某岛屿有独特的气候,良好的生态环境。
当地椰子、芒果、槟榔、菠萝等水果丰富。
下列诗句能够体现该岛旅游景观特点的是()A.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B.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C.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13.要达到以情观景的最高境界,通过的途径是()A. 综合感受→发挥想象→移情于景→登山涉水、求质求真B. 移情于景→综合感受→发挥想象→登山涉水、求质求真C. 登山涉水、求质求真→发挥想象→移情于景→综合感受D. 登山涉水、求质求真→综合感受→发挥想象→移情于景1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反映了大自然的()①色彩美②动态美③声音美④形象美⑤人工美A. ②③④⑤B. ①②④⑤C. ①②③⑤D. ①②③④15.现代旅游,就目的性来讲,占绝对优势的是()A. 探亲访友B. 娱乐、消遣C. 科学考察 D. 采风问俗16.专家认为,欣赏旅游景观,尤其需要的是提升感受力和理解力。
回答下列问题。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这是宋朝诗人王禹偁谪居陕西时,描述山村风景的《村行》。
(1)下面四位同学对《村行》评论,哪些同学的说法是正确的?()甲:“马穿山径菊初黄”中的“菊初黄”同时包含了由视觉、听觉感受到的景象乙:“万壑有声含晚籁”中的“万壑”指的是遍布的黄土沟壑丙:“荞麦花开白雪香”指的由视觉、嗅觉感到的春天景象丁:“村桥原树似吾乡”是由视觉看到的景物,并引发的移情想象欣赏A. 甲乙B. 甲丙C. 乙丁 D. 丙丁(2)下列对地貌旅游资源所构成的岩石类型的表述,正确的是()A. 火山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花岗岩B. 丹霞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流纹岩C. 岩溶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可溶性的沉积岩D. 球状风化形成的山石景观的岩石构成是砂岩二、综合题17.在我国北方某山区沿河公路两侧的景观有“百里山水画廊”之称。
此河段绵延112华里,沿途重峦叠嶂山势雄浑,树木花草四季变幻,令人赏心悦目。
下图为“百里山水画廊游览图”。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指出在该线路出游的最佳季节和较理想的旅游交通方式。
(2)简述该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合理性。
18.【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现在老年人出游意识增强了,加上退休后时间比较充裕,多数又有退休工资,因此就想着趁腿脚还灵便的时候去看看祖国大好河山、异域风俗人情。
” 某旅游社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中老年人已经成为旅行社跟团走的主力军。
我国《旅行社老年旅游服务规范》于2019年9月1日正式实施,老年游终于有了一份“国家标准”。
简述我国老年旅游兴起的原因和旅行社组织老人旅游团需特别注意的事项。
19.旅游欣赏的重要原则是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达到以情观景的最高境界,据此回答下列题。
(1)我国许多佛教圣地都处于高山地区,形成这一布局的因素是()A. 气候因素B. 地形因素C. 超脱红尘的思想 D. 天人合一思想(2)北方园林建筑与南方园林建筑景观差异的根本原因是()A. 地形、气候差异B. 地域文化差异C. 自然、人文综合差异 D. 建筑水平、工艺差异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的园林的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世界遗产即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即双重遗产,我国的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属此)和文化景观。
西湖申遗成功,意味着它成为了中国第41个世界遗产,也是第3个获批“文化景观类”世界遗产的中国项目。
所以杭州西湖申遗成功主要是因为这里有独特的人文景观。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故答案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的园林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
2.【答案】(1)D(2)D(3)A【解析】【分析】(1)在文物古迹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以示纪念,这破坏文物原来面貌,是属于不文明行为。
(2)定期开放旅游景点,设置最多游览人数的限制,避免过度利用景点,可有效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
(3)旅游要尽兴,但需要注意不同旅游景区要求和风俗习惯,而不是不必在乎繁文缛节。
3.【答案】C【解析】【分析】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中国自然景观的欣赏方法主要内容的掌握,许多自然景观随时间、天气、季节的变化而展示出不同的自然美。
因此浏览时需把握观赏时机:把握季节—北方地区的山水风景最宜夏季观赏,越往南观赏季节变长,但南方千米以上的高山也最宜夏季观赏,因夏季雨水多,山中多云雾,景色丰富并具有变化;同时兼有避暑之效,把握天气—较高的风景名山雨过天睛最佳,能观赏到云海,又能观赏到日出日落;把握时间—特定时间出现的景观要确切把握观赏时机,如农历八月十八的钱塘潮和青海湖5月份观候鸟等。
【点评】该题学生应注意区分不同景观的最佳时机。
4.【答案】(1)C(2)B(3)C【解析】【分析】试题通过杭州湾跨海大桥图片,考查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和欣赏方法。
(1)从题中“涛声似千军万马”,可知钱塘江潮之美属于声音美,C 正确。
(2)钱塘江大潮有“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美誉,欣赏这一景观时把握观赏时机,B正确。
(3)桥梁各段的桥轴线应尽量与涨潮和落潮的主流垂直,以减少建桥对水流的影响,同时也是为了保证船舶的安全通行,C正确。
【点评】据专家介绍,建高速公路有科学的要求,直段不能太长,否则容易让司机产生视觉疲劳,很容易出事故;其次桥梁各段的桥轴线应尽量与涨潮和落潮的主流垂直,以减少建桥对水流的影响,同时也是为了保证船舶的安全通行。
另外,设计师们借助西湖苏堤“长桥卧波”的美学理念,兼顾杭州湾复杂的水文环境等特点,确定了整座大桥的平面为S形曲线,从而使大桥的外型更加美观漂亮,具有极强的观赏性。
5.【答案】D【解析】【分析】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自然旅游景观的审美主要内容的掌握,这首词描写的是夜景,形象美、动态美、色彩美在白天才能充分表现出来。
而鹊鸣、蝉噪、蛙声等均反映了自然界的听觉美。
【点评】该题学生应注意从诗句中去体会意境。
6.【答案】C【解析】【分析】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是中国自然风景区的最大特色之一自然风景区的人文景观与自然相协调,并突出自然美的作用,景观观赏时间性较强的是AC。
7.【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的相关知识。
武陵源风景区主要景观是石柱石峰、断崖绝壁、古树名木、云气烟雾、流泉飞瀑、珍禽异兽。
实在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呀。
置身其间,犹如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和趣味天成的艺术山水长廊,只有在视野开阔处俯瞰,才能一览无余,尽收眼底,故答案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