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3旅游地理[考纲原文]1.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2.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3.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
4.旅游与区域发展。
高考题组一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与欣赏1.(2013·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0/ 1图1图2黄山云海安徽省南部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等美景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
(1)游客怎样才能观赏到图2所示的黄山云海?请你提出两条建议。
(2)观景时,导游要求游客站在观景台上,除了方便观景,还有什么原因?答案(1)选择合适的位置(站在高处俯视);选择合适的时机。
(若回答具体时间,合理即可) (2)保障游客安全。
解析(1)黄山云海是一种远景阔景,在高处俯视才能获得好的观赏效果,另外,云海景观夏季出现较多,要选择合适的观景时机。
(2)观景台除了有较好的观景角度外,还能保证游客安全。
2.(·江苏地理)2011年6月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下图是杭州西湖主要景点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 2(1)西湖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赏三潭印月、雷峰夕照、苏堤春晓景点的最佳做法是________。
a.置身其中,近而观之b.适当距离仰视c.在较高位置俯视d.把握观赏时机答案(1)数量多种类多品质高(或价值高、知名度高)组合好(任答3项)(2)d解析(1)西湖发展旅游的优势需要调动答题基本模板:景区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观或景点的地域组合条件;景区旅游容量条件;旅游客源市场条件等。
然后从图中获取信息进行具体的分析。
(2)三潭印月需要选择农历每月十五日前后观赏,雷峰夕照显然需要夕阳西下时观赏,苏堤春晓需要春季观赏才行,因此三者观赏的最佳做法是把握观赏时机。
高考题组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旅游规划3.(2014·山东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室外滑雪作为一项体育与休闲娱乐项目,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
滑雪场的雪可来源于自然降雪和人工取水造雪。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大型滑雪场地形和位置示意图。
指出该滑雪场选址的有利条件。
答案南方地区滑雪项目独特;近客源市场;交通便利;地形起伏和缓;用雪有保障(冬季气温低;有降雪条件;靠近水库方便人工造雪)。
解析滑雪场的选址既要考虑地形条件,又要考虑“雪”这一基本条件,还要考虑客源市场和交通条件,实际上本题考查旅游开发条件。
根据图中滑雪场的交通位置、地形特点等可轻松解答。
4.(2014·海南地理)下图示意某旅游目的地,该地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规模相对较小。
分20 / 3析该地旅游规模相对较小的原因。
答案地处高纬,气候寒冷,适宜旅游的时间短;远离客源地;交通不便;高昂的交通和装备费用,使得旅游费用较高;生态环境脆弱,旅游环境容量相对较小。
解析从旅游开发条件方面评价:地理位置偏远(在北极圈附近)、交通不便利、距离客源地远,吸引半径小、生态环境脆弱,旅游环境容量小,旅游旺季时间短(纬度高、气候寒冷)等。
高考题组三旅游活动设计与环境保护5.(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Ⅰ)近年来,一种不同于传统观光游的“深度游”悄然兴起,深度游是指旅游者通过徒步、自驾等方式,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获得深刻体验的旅游活动,有3位旅游者结伴拟于4月下旬自驾前往下图所示区域(湖面高程3196米),进行以观鸟为主题的深度游。
指出为应对旅游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他们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并说明理由。
答案海拔较高(3000米以上),氧气含量偏低,需带氧气袋(瓶)、抗缺氧药品等;气压偏低,20 / 4水的沸点低,需带高压锅等;空气较稀薄,太阳辐射强,需带防晒物品;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需备防寒衣物;此时该区域多大风,需备防风帐篷等。
解析首先,通过图中经纬度和湖面的高程(3196米)确定旅游地为位于青藏高原上的青海湖;其次,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旅游者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
青藏高原高寒缺氧、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气压低、多大风等自然特征,决定了旅游者必须带足相应的生活用品。
6.(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Ⅱ)某学习小组在探讨“老工业区如何转型”的活动中,发现德国鲁尔区在转型过程中,利用原有的生产设备等工业遗产资源,开发了能够吸引人们了解工业文明和工业化历史,具有独特观光、休闲等功能的工业遗产旅游产品。
指出老工业区的工业遗产资源,并设计老工业区工业遗产旅游项目。
答案工业遗产资源:老工业区的厂房、车间等建筑,以及生产设备、工艺、流程、管理等工业遗产和遗迹。
工业遗产旅游项目:参观老工业区的厂房、车间以及工业遗产博物馆;利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原生产生活实景;体验原生产流程等;在由老厂房改造成的餐厅、酒吧、画廊等场所消费、休憩。
解析老工业区经济衰落后遗留的厂房、车间、生产设备等都属于工业遗产资源,把这些资源一一列出即可;旅游设计要根据旅游资源确定,而多数工业遗产资源都属于旅游资源,不同的工业遗产资源可作不同的旅游设计,如利用宽敞的厂房做画廊,利用工业设备现场体验原来的工业生产流程等。
结合近年考题可以发现本专题:从考查内容看,旅游资源的分布、开发条件评价,旅游景观的欣赏,发展旅游业的意义及环20 / 5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等是考查重点。
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是考查的热点。
从考查形式看,多以区域图文材料、景观图等呈现信息,以综合题形式考查基础知识。
在二轮复习过程中应注意:(1)结合区域图文材料,考查旅游资源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等。
(2)以我国或世界著名旅游区相关资料为背景,考查旅游资源的开发及环境保护。
(3)结合具体旅游活动案例,说明做文明旅行者的重要性。
网络构建名师点拨在复习过程中,从旅游资源的概念及旅游资源开发入手,主要把握旅游资源的类型和特点、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旅游环境问题及保护等。
结合旅游环境保护,认识文明出行、文明旅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核心点一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与观赏方法20/ 6主干精讲1.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特点[特别提示](1)判断旅游资源的类型时,关键是看吸引旅游者的主导要素,如华山之险在于地质地貌,吉林雾凇在于气象因素,长江三峡关键在于水,这三种都属于自然旅游资源;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在于与民族风情相关的人文活动,属于人文旅游资源。
(2)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不都是孤立存在的,许多景观区域范围内,二者往往相得益彰,形成自然和文化景观,如我国的黄山、杭州西湖的山水林泉、亭台楼阁。
2.旅游景观欣赏(1)选择观赏位置观赏距离远近、角度变化、俯仰变化等,都会带来不同的观赏效果。
景观欣赏,远望取其势,近看取其质。
20/ 7位赏观观赏效果旅游景观置雄伟、奇特峰峦远望线面结合高低错落、丘陵地区的梯田高处江河、大海旷景宏伟气派宫殿城市中的湖泊近平视小巧精致看水中倒影之妙较小的湖沼、池塘俯看其置身如游画中船动山移、山水组合景观中(2)把握观赏时机观赏人文景观同样也要体验大自然中的美感,观赏自然美景要把握季节、时间及气象变化,把握时机。
景观举例及其最佳观赏时机景观类型清明踏春、重阳登高、秋赏红叶、冬观腊梅;杭州西湖“冰金秋时节最佳;北京西山观红叶————春季最好;随季节而变化的自然景观夏季;海南岛————冬季;松花江太阳岛城”哈尔滨——月前后;黄山、庐山宜夏季观赏——每年的11日出、落霞之美,溪泉的水汽蒸腾,林间的浓绿欲滴,朝暮观赏;浙江山石的云雾缭绕,奇峰的霞光照耀——随气象和时间而变化的自然景观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山东蓬莱的海的钱塘江大潮————特定的气象条件下出现市蜃楼、四川峨眉山的佛“那达慕内蒙赛龙—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举行每年一次,每次一至数日,多在夏、秋季牧—人文景大繁茂、牛羊肥壮时举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3)人和举例——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深山藏古寺和谐生美人化自然——以情观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抓住园林景观特点南北方园林的建筑风格不同,构景手法不同——体会意境]几种特殊旅游景观观赏位置的选择方法技巧[地貌的酷似造型,如广东肇庆的七星岩、云南路南石林的阿诗玛、安徽黄山的石猴观海、(1)20/ 8青岛的石老人等,只有在特定的观赏点才能获得某种形象。
(2)山中的峡谷、洞、一线天之类的景观,如长江三峡、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桂林的芦笛岩溶洞等,要置身其中近观方知其妙。
(3)瀑布景观,宜在适当距离仰视,以兼收其形、色、声、动等美感。
而黄河壶口瀑布位于晋陕大峡谷中,需从两侧俯视。
预测演练1.阅读材料及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江西省主要旅游景区分布示意图20/ 9材料二牯岭是庐山风景区的中心,海拔1 167米,是独特的“云中山城”,面积46.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1.3万,为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所在地。
(1)图中仅属于世界自然遗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庐山B.三清山D.井冈山C.云居山(2)在庐山观赏云海,选择________的时机最佳;从观赏角度来看,三叠泉瀑布宜在适当距离________。
(3)庐山风景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2)雨过天晴仰视(3)旅游资源丰富;游览价值高,组合好;距客源市场近;交通便捷;地区接待能力强解析第(1)题,图中所示风景区,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是三清山,故选B。
第(2)题,云海在雨过天晴后,景色最为壮观;瀑布最为突出的景色是飞流直下,所以观赏角度最佳是仰视,才能感受其气势。
第(3)题,从旅游资源分析,庐山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且景色壮观,游览价值高,山上有众多景点,组合好;从市场分析,临近周围经济发达区,客源市场广阔;从交通条件分析,交通便利;从地区接待能力分析,山区面积广阔,地区接待能力强。
核心点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旅游规划20/ 10主干精讲1.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1)旅游资源游览价值的评价方法游览价值的评价要从资源本身状况考虑以下三个方面,重在语言的规范性。
①要考虑资源的质量,即考虑其“非凡性”的特点、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其评价性语言为审美价值高(低)、历史文化价值高(低)、非凡性强(弱)。
②要考虑资源的集群状况,其评价性语言为资源集群状况是否优良。
③要考虑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其评价性语言为地域组合状况是否优良。
(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思路评价某地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通常考虑以下几方面:①资源的质量与价值:质量越好,价值越高越好。
②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开发条件优越。
③市场距离:越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开发条件越优越。
④地区接待能力:旅游活动的配套设施、服务质量高,地区接待能力强,开发条件好。
⑤旅游的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2.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的主要步骤20/ 11预测演练2.(2014·黄冈中学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有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