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广东中考历史新题型训练(人教部编版世界古代史)

2020年广东中考历史新题型训练(人教部编版世界古代史)

2020广东中考历史新题型训练(世界古代史)板块一选择题1.大河流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璀璨的文明。

如图古代文明遗迹出现在()A.尼罗河流域B.黄河流域C.两河流域D.印度河流域2.下图中的石瓶是古埃及阿蒙荷特普三世王后提伊的物品,用于盛化妆品或油膏,瓶身上有王后和国王的名字,写在椭圆形的圈框里。

石瓶上的文字应该是()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C.甲骨文D.字母文字3.楔形文字与《汉谟拉比法典》这两大文明成果均诞生于下列哪一地区()4.亚非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下列哪一幅图片与古巴比伦王国有关()5.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明确规定:奴隶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工具和财产,允许主人买卖或转让奴隶。

这表明该法典()A.维护奴隶阶级的利益B.维护全体居住者利益C.维护严格的等级制度D.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6.右边漫画把人分为不同等级,这一现象出现在()A.古代埃及B.古代印度C.古巴比伦D.古代希腊7.吉米是公元前1000年印度一个非常善于经营的富有商人,家财万贯。

他有很多愿望,在当时的条件下,你认为他的哪个愿望可能实现()A.向神庙中的婆罗门上供B.向国家多纳税,寻求国王授予爵位C.娶一个美丽的公主做妻子D.雇用一名武士,保护财物不受侵犯8.下面示意图正确反映了某宗教的传播路线,由此推断这一宗教是()A.佛教B.基督教C.道教D.伊斯兰教9.下图是小龙同学的课堂笔记,你认为他的学习主题是()A.金字塔的国度B.阻碍社会发展的种姓制度C.古代奴隶制民主政治D.大河流域的文明10.古代文明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以下四个古代文明中自然环境明显不同于其他三个的是()A.古巴比伦文明B.古印度文明C.古希腊文明D.中华文明11.法兰克王国是5世纪末由法兰克人在西欧建立的封建王国,它是建立在哪个帝国基础之上的()A.亚历山大帝国B.波斯帝国C.西罗马帝国D.东罗马帝国12.某人若要向其主人起誓效忠,他就应该总是将下述六桩事情铭记心间:无害、安全、荣誉、有用、容易和可行。

如果一个附庸想获得其所应得的俸禄,想获得他在宣誓效忠时所得到的安全保证的话,那么,他在做好上述六桩事的同时,顶要紧的就是忠诚地劝告、辅佐其主人。

一个人通过仪式答应服从领主并为他服役,这种仪式就叫“臣礼”,而领主通过仪式把采邑交付给封臣,答应加以庇护,这种仪式就叫“锡封”。

与之有关的制度是()A.印度种姓制度B.西周分封制C.奴隶主民主政治D.西欧封建等级制度13.历史示意图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现历史,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

对下列示意图所反映的史实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A.都确立了神权至上的原则B.都是出现于亚洲的等级制度C.都属于中世纪的文明成就D.都有利于维护统治者的统治14.如图人物,在位的44年期间,发动过对伦巴德人、撒拉森人、撒克逊人等的大大小小55场战争,控制了大半个欧洲的版图,他统治下的帝国被称为()A.查理曼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波斯帝国D.罗马帝国15.房龙在《人类的故事》中这样描述庄园:“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

他们的庄园里能够出产提供他们和他们家人吃、喝、穿的一切物品。

”由此可以判断中世纪庄园经济的特征是()A.商品经济发达B.严格禁止竞争C.基本自给自足D.自耕农为主体16.“晚至13世纪,一位英格兰农民被控弄塌了邻居的房子,而他所做的不过是锯断了房间中间的一根桁条……有这么一种说法:一顿上好的饭通常由两道饭菜组成,一道是粥状的麦糊,一道是麦糊状的粥……水果几乎闻所未闻,蔬菜种类不多,咸鱼、洋葱、韭菜、萝卜、甘蓝,做法一概是煮成稀汤。

”这描述的是()A.西欧庄园主的生活B.西欧庄园农奴的生活C.中世纪教会的生活D.西欧小封建主的生活17.“庄园法庭的程序并非由领主的意志决定,而是依据古老而强有力的传统,即庄园习惯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庄园法庭依据习惯法处理事务B.庄园法庭完全维护领主利益C.庄园法庭决议由佃户决定D.庄园法庭维护公平正义18.“在人口和贸易方面,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同中国、印度或中东的城市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但由于拥有日益增长的自治权和政治力量,它们显得十分独特。

恰恰因为它们从头开始,而且处于政治上支离破碎的欧洲而不是坚如磐石的帝国的结构中,所以自治市的自由民从一开始就表现出自信和独立,这种自信和独立是欧亚大陆其他任何地区所没有的。

”材料中叙述的是()A.西欧封建等级制度B.西欧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C.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情况D.西欧确立资本主义制度19.西欧中世纪不能用“一片黑暗”来概括。

应该说是“黑暗”中孕育了光明,或者说既有“黑暗”的一面,也有“光明”的因素。

“光明”的因素有()①地中海变成罗马帝国的内湖②基督教兴起于巴勒斯坦地区③庄园促进经济的恢复与发展④再次兴起的城市取得自治权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②③20.11世纪初,意大利南部创立了萨勒诺大学。

1088年,意大利的北部创立了博洛尼亚大学。

这是西欧最早的两所大学。

意大利出现早期大学的根本原因是()A.教会势力的减弱B.传统教育的崛起C.地理位置的优越D.城市经济的复兴21.如图是巴黎大学的校徽。

对早期巴黎大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创立于12—13世纪B.教师行会选举会长管理学校C.大学师生受地方世俗法官审判D.可学到法律、医学等专业知识22.《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

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A.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B.皇帝的敕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C.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D.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23.“英姿勃发……穆罕默德二世(奥斯曼帝国君主)攻陷了君士坦丁堡,高耸的宣礼塔宣告这个世界改弦易辙了。

威尼斯商人再也无法安全地抵达地中海东岸,丝绸之路被突厥弯刀一挥而断。

”上述内容的主题是()A.拜占庭帝国的灭亡B.十字军的东征C.拜占庭帝国的扩张D.查士丁尼的抵抗24.拜占庭帝国在其绵延千余年的历史中,对中世纪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发挥了重要作用,其首都曾是中古欧洲和地中海世界最主要的商品集散地和学术文化中心。

拜占庭帝国保存的文化是()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B.犹太文化C.阿拉伯文化D.儒家文化25.在我国历史记载中,日本曾一度被称作“倭国”,到唐代的670年,“日本”这一国名才开始使用。

习惯上我们还用“东瀛”“东洋”“扶桑”指称日本。

中国隋唐对日本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发了日本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其标志性事件是()A.大和兴起B.大和国统一C.苏我氏父子专权D.大化改新26.日本历史上有一段时期,天皇大权旁落,国家大权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在这一历史时期,实际拥有国家最高权力的是()A.天皇B.征夷大将军C.天照大神D.中下级武士27.学习《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一单元时,我们发现:六七世纪,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政局混乱。

同一时期,阿拉伯半岛内部矛盾丛生,生产停滞,外族入侵……面对这种局面,日本和阿拉伯半岛分别由哪位人物力挽狂澜,解决了危机()A.孝德天皇、亚历山大大帝B.明治天皇、穆罕默德C.明治天皇、亚历山大大帝D.孝德天皇、穆罕默德28.相传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有一个萨桑王国,国王山鲁亚尔生性残暴、嫉妒心强。

他每日娶一少女,翌日晨即杀掉。

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拯救无辜的女子,自愿嫁给国王。

她用讲述故事的方法吸引国王并使之弃恶从善。

该故事出自()A.《荷马史诗》B.《汉谟拉比法典》C.《医典》D.《天方夜谭》29.培根说:“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件东西,已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把“这三件东西”传到西方的是()A.印度人B.阿拉伯人C.波斯人D.埃及人30.历史课上,李老师安排学生收集商鞅变法、大化改新、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封君封臣制的实行、琅城市民为争取自治权而斗争等相关资料,作为下节活动课讨论的主要内容。

该活动课的主题应该是()A.人类文明的开端B.亚欧封建社会C.城市,让生活更美好D.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板块2 材料题31.欧洲在近代成为世界进步的火车头,产生了对世界影响巨大的近代文明,左右了世界近代历史的走向。

然而,近代欧洲文明是从中世纪欧洲的土壤中孕育并成长起来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一所示图一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材料二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以土地关系为纽带,通过层层分封而形成的。

主要作用是协调和维护封建主内部的利益,更有效地统治下层人民,其基本特征是封君与封臣的臣属关系的建立。

由于土地是层层分封的,封臣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人为封君,对自己封君的封君则没有臣属关系。

材料三如图二所示图二教皇加冕国王材料四10世纪开始,欧洲城市逐渐在封建主的领地上兴起。

农奴为摆脱领主的控制,大量移居于城市,使得市民阶层壮大。

他们(市民)的崛起不但为日后资产阶级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也为世界市场的扩大做好了铺垫,更是在平常的市民生活过程中孕育了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的萌芽。

(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基本结构特点是怎样形成的?(3)根据材料四,概括西欧城市兴起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32.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二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发祥地材料二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最后,盛极一时的拜占庭帝国湮灭于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

材料三阿拉伯充分利用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地理优势,广泛吸纳两河流域、印度、希腊、罗马和中国等地先进的文化成果,与本民族的文化成就相结合,并加以创新和发展,形成了辉煌的文化成就。

同时,阿拉伯民族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作出了卓越贡献。

(1)材料一中的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人类早期文明诞生的四个区域,请分别写出字母A、C所代表的区域文明的名称。

(2)材料二中,拜占庭帝国又叫什么帝国?材料中提到的“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中的“辉煌成就”的表现是什么?(3)列举一例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作出了卓越贡献”的史实。

(4)从材料二和材料三中拜占庭帝国的故步自封和阿拉伯民族的创新发展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请简要谈谈。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伯里克利说,雅典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的真正才能。

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