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科学课【教学目标】1.收集有关科学和科技发展的资料,明确科学课研究的对象和学习的知识内容。
2.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3.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初步体会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1.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2.知道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对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提出问题:(1)知道哪些科学家的名字?(2)知道哪些我国科技项目?2.学习新课;(1)科学课上做什么?a.谈话,简述科学的意义,科学课研究的对象。
b.分析科学家取得某项成就的原因。
c.具体说出科学家的哪些精神值得自己学习。
(二)活动过程一:1.看书第二页。
2.说说你看到了哪些,懂得了什么?3.学生独立获取信息,同桌互相交流。
4.小组交流自己的阅读结果。
(三)活动过程二:1.拿出带来的叶片观看一下,叶子是什么样的?2.小鱼为何改变了方向?3.小组代表说发现。
4.教师小结:我们要从小热爱科学,善于观察与思考,能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答案及追求真理。
(四)拓展活动听科学家的故事、学生互相讲。
我的“小问号”【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研究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研究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准备】不同颜色的小动物玩具,图片等等。
【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初步感悟1.师:我们在这么美的大自然中,亲近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的秘密。
同学们的心情怎么样?2.组织学生交流。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1.师:老师这儿有几样物品,你能提出小问号吗?师出示:黄色、红色、绿色的玩具、小车等。
谁来提问?学生自由提问(只要学生能够根据物品或者提示提出问题即可,不管问题有没有答案,问题是否科学,都可以。
)2.师:是啊,小车为什么能跑?青蛙为何能跳?这一个个美丽的小问号是多么有趣啊!我们来说说听听。
学生各抒己见。
3.师:我们可以自愿组合成小组。
(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生分组,选好组长)4.全班汇报。
5.看课本第五页的图画,你有哪些“小问号”?(1)彩虹是怎样形成的,有哪几种颜色?(2)鸟类是怎样繁殖的?(3)全班汇报,共同揭秘。
对于可以解决的问题,老师可以积极发动学生,师生一起解决。
【作业布置】在课后进行观察,把自己的“小问号”记录下来,我们下一节课讨论。
看一看【教学目标】认识眼睛,以及它们的作用,知道眼睛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一)认识眼睛,以及它们的作用。
(二)准备材料:镜子、七巧板、图片。
【教学过程】1.导入一教师:小朋友们闭上眼睛,你们还能看到自己的好朋友吗?往四周看一看能看到什么?(引导学生发现眼睛的重要性)2.导入二:活动导入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安静。
仔细听一听,听见什么声音了吗?那么现在请你们把耳朵捂住,还能听见吗?听得清楚吗?师:看一看我们的眼睛,你有什么发现?生:(略)师:我们的眼睛有哪些本领?生:(略)师:看教材,用不同的方法观察,有哪些发现?生:(略)观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如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等。
师:怎样保护我们的眼睛?生:(略)活动:小眼看世界(1)戴上眼罩,体验黑暗教师:(分发材料)你看得见吗?能走路吗?(引导体验黑暗带来的不便)教师:下面老师要请一个小朋友上前,戴着眼罩,穿过这些障碍物,看看会怎么样。
(在教室前面摆一些椅子等障碍物,摆放2-3个即可,同时老师在旁边注意保护,以免学生跌倒磕碰。
)(2)眼睛的作用教师:刚才戴上眼罩的小朋友走得跌跌撞撞的,谁说一下这是为什么呢?(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进一步让学生体验黑暗,明白眼睛的作用。
)教师:小朋友们说的都很好,所以我们要爱护我们的眼睛,还要关心和帮助眼睛看不到的人,对不对?(引导小朋友爱护眼睛,培养小朋友助残意识,关心帮助残障人士。
)3.评估(1)是否知道眼睛的作用。
(2)是否参与了眼睛的游戏。
4.延伸:图片有哪几种动物?(大象图)分一分【教学目标】1.根据色彩、形状等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个标准进行简单的分类。
2.初步培养学生整理物品的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身边的事物进行分类、整理,掌握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找到合适的分类标准。
【教学准备】各种颜色的立体快、铅笔等。
【教学过程】师:孩子们,老师知道你们是懂礼貌、爱整洁的孩子。
而且老师还知道你们今天每个人都会表现的非常乖。
(一)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分类需求那下面请小朋友们看大屏幕,(出示第一幅图)。
仔细观察后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吗?生1:书架上的书很乱。
生2:玩具到处都是。
生3:笔桌上、地上都有。
师:很乱。
那孩子们从哪些地方看出来很乱呢?请生自由回答。
师:孩子们说的都对。
小猴自己也说了,好乱呀!播放课件。
师:PPT出示第二幅图。
师:孩子们,下面我们看看小猴整理后的房间,你感觉怎么样?生自由答。
(整齐)很舒服(或很整齐)。
那孩子们从哪些地方看出来很舒服呢?师:回答的真不错。
所以呀!我们平时都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共同学习。
1.观察这些积木,试着把它们分一分。
提示:看书,可以尝试按颜色分,也可以按形状分……2.给铅笔分类有几种分法?生自由回答并练习分类3.整理自己的书包,把书包里的物品分类。
现在老师请同学们听清要求:(2-3个同学)你是怎样整理自己的书包的?(出示课件)(善于捕捉学生回答问题的信息,灵活处理。
)生自由汇报:语文放在一起,数学放在一起,文具放在一起等。
师引导总结:把书放在一起,作业本放在一起,学具放在一起等。
师:看来孩子们真能干,学会了整理自己的书包,真了不起!(三)练习1.师:现在老师请同学们把桌子上的小棒自己独立的试着分一分;老师看哪些同学能干,分好用坐姿告诉老师。
(老师巡视,捕捉信息,灵活处理。
)2.请同学们把小棒快速地放到桌子的左边然后用坐姿告诉老师。
那下面我们来展示展示你们的本领,老师相信你们行!(四)拓展活动整理家里的玩具,分类摆放。
听一听【教学目标】1.认识耳朵,以及它的作用。
2.知道耳朵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认识耳朵,以及它的作用。
材料准备水杯、瓶子、沙、石子等。
【教学建议】在进行声音的游戏的时候,尽量选择周围相对比较安静的环境中进行。
【教学过程】导入:现在请同学们安静。
现在仔细听一听,听见什么声音了吗?那么现在请你们把耳朵捂住,还能听见吗?听得清楚吗?(一)观察我们的耳朵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二)听声辨音比赛1.看教材,敲一敲几种不同的水杯,请学生聆听几种声音是不是相同,并尝试记住这些声音的特点。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听到了哪些声音?它们都有什么特点呢?2.看教材,猜一猜,塑料瓶里有什么?教师:说说你的猜想?生:(略)(三)评估1.是否知道耳朵的作用。
2.是否参与了耳朵的游戏。
(四)拓展活动看教材,听一听,是什么发出的声音?(教师提前准备相关资料)闻一闻尝一尝【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的感官,学习用鼻子、舌头来辨别气味和味道。
2.愉快参与活动,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觉。
【教学重难点】了解自己的感官,学习用鼻子、舌头来辨别气味和味道。
【教学准备】筷子、镜子、苹果、橘子【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听说森林里的小动物要举行一个问答比赛,你们想参加吗?”请学生尽快举手回答问题:(1)什么动物的鼻子最长?(大象)(2)什么动物的鼻子像圆形?(小猪)(3)什么动物的鼻子最灵敏?(小狗)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谁的鼻子最灵敏?(二)观察我们的鼻子和舌头。
师: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三)闻一闻它们的气味。
1.把实验材料(苹果等)放在桌上,让学生蒙住眼睛,闻闻气味。
请学生说一说刚才闻的是什么,然后摘下眼罩验证。
2.将三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开水、酒精、白醋)放在桌子上,先请学生猜杯子里装的是什么,然后请学生闻一闻,区分开水、酒精、白醋。
引导学生发现鼻子对认知物体的作用。
(四)尝一尝它们的味道1.把实验材料(橘子)剥开尝一尝,说说它的味道?2.将三种黑色的液体(咖啡、可乐、酱油)放在桌上,提问:“我们除了通过视觉、嗅觉来辨别各液体,还有什么方法呢?”引导学生通过尝一尝来辨别各种液体。
小结辨别物品的方法:闻、尝都是在观察。
(五)观察水果,说一说它们的特点。
提示:先看一看,再闻一闻。
拓展活动:在校园里看一看花的颜色,闻一闻花的气味。
玩磁铁【教学目标】1.在游戏中,了解磁铁同极排斥、异极相吸的特性。
2.能在主动探索、反复尝试中找出磁铁的南北极。
3.在合作游戏和探索活动中感受玩磁铁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1.在游戏中,了解磁铁同极排斥、异极相吸的特性。
2.能在主动探索、反复尝试中找出磁铁的南北极。
【教学准备】条形磁铁、U形磁铁若干,磁扣人手一个,磁铁玩具【教学过程】(一)探究磁铁同极排斥、异极相吸的特性1.情境导入,激趣师:小队员们,又到了我们一起“学科学,大闯关”的活动了,大家有没有信心闯关成功?别忘了我们的口号是“科学泡泡,动手动脑,玩转磁铁,探索奥妙!”大家准备好了吗?有没有信心?好,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闯关游戏。
2.探究知道新问题师:看教材,同学们,我们观察一下磁铁。
请同学们来介绍一下,磁铁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学生:(1)磁铁的形状:方块磁铁、瓦形磁铁、圆柱形磁铁、圆环磁铁、圆片磁铁、条形磁铁、U形磁铁。
(2)磁铁两端有黑色和红色。
(3)磁铁能够吸引铁磁性物质。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对。
3.师:看教材图,磁铁隔着物体能不能吸引铁?生:动手尝试4.游戏:变身小磁铁师:同学们很棒,请你们任选黑色和红色小标志的两头,互相对碰会有什么现象?(同颜色的两端相斥,不同颜色的两端相吸。
)(二)探究磁铁的应用1.找一找,磁铁还能吸引周围哪些物品。
学生探究,磁铁还可以吸引哪些物体?(教师适时引导,并观察学生实验情况。
)2.分享实验结果。
3.教师小结,简介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拓展活动观察生活中哪里用到了磁铁。
玩小车【教学目标】1.对颜色感兴趣。
2.知道推力和拉力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知道推力和拉力的运用。
【教学准备】为每个学生准备一辆玩具汽车,拉链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好玩的玩具,你们猜猜是什么?(1)在学生自由猜测时,教师掀掉布,给学生一个惊喜。
(师:“看,是什么?”)(小汽车)师生一起说说小汽车的种类和作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这么多好玩的小汽车,你们想不想玩一玩啊?”(教师讲清楚要求,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玩具汽车玩。
)(二)引发兴趣,教师进行示范演示。
1.想办法让小车动起来。
师:小朋友们,快来看呀,老师的汽车会变魔术!教师把汽车轻轻一推,边开汽车边念儿歌“小汽车,嘀嘀嘀,开来开去真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