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腹股沟疝诊疗指南

腹股沟疝诊疗指南

腹股沟疝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症状: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经腹股沟管突出,可进入阴囊者,为腹股沟斜疝;经直疝三角突出者为腹股沟直疝;经股管向卵圆窝突出得疝为股疝。

2、体征:斜疝外形为椭圆或梨形,上部呈带蒂柄状,回纳疝块后压住深环疝块不再突出;直疝呈半球形、基底较宽,回纳疝块后压住深环仍可突出;股疝表现为腹股沟韧带下方卵圆窝处半球形突起,平卧回纳疝内容物后,疝块通常并不完全消失。

二、辅助检查鉴别诊断困难时,可采用,疝囊造影,阳性率约95%。

三、鉴别诊断要点:嵌顿疝可伴发急性肠梗阻,因此在肠梗阻得病因学诊断上应考虑到腹外疝得可能。

此外还应与鞘膜积液、隐睾、睾丸扭转、腹股沟区肿大得淋巴结、脂肪瘤、脓肿等鉴别。

【治疗】
1、6个月内得小儿疝能自愈,需临床观察。

其余得腹股沟疝均需要手术治疗。

不主张用疝带治疗,但无手术条件时可短期应用。

如有慢性咳嗽、排尿困难、便秘、腹水、妊娠、糖尿病等存在时,手术前应先予治疗。

嵌顿性疝嵌顿时间在3~4小时以内;婴幼儿或老年体弱或伴有较严重疾病估计肠袢尚未绞窄坏死者,可先试行手法复位。

病人取头低脚高位,注射哌替啶,托起阴囊,左手轻轻按摩浅环与深环,右手持续缓慢地将疝块推向腹腔复位。

2、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术前准备同一般腹部外科手术,绞窄性疝手术前准备同机械性肠梗阻。

手术前30分钟备皮,静脉注射预防性抗生素一次,术后不再适用抗生素。

术后平卧6小时,托起阴囊,必要时用约1斤重沙袋压伤口。

传统得疝修补术后,应卧床1周,术后7天拆线,三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无张力疝术后即可下床活动,三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3、治疗方案
(1)疝囊高位结扎术:适用于小儿疝;腹壁无明显缺损得青年人疝。

(2)传统得疝修补术,包括;
①Bassini法,切开腹横筋膜,疝囊高位结扎后,在精索后方把腹内斜
肌、腹横肌弓状下缘与联合腱以及腹横筋膜缝合至腹股沟韧带上,置精索于腹内斜肌与腹外斜肌腱膜之间。

适用于腹股沟管后壁薄弱或有缺损者。

②Mcvay法,在精索后方把腹内斜肌、腹横肌弓状下缘与联合腱缝至耻骨梳韧带上,适用于股疝。

③Shouldice法,将腹横筋膜自耻骨结节处切开直至内环,然后将切开后得外下叶连续缝与内上叶得深面,将内上叶得边缘与弓状缘肌肉连续缝与髂耻束及腹股沟韧带上,再将弓状缘肌肉与腹股沟韧带连续缝合两次,再造合适得内环。

适用于腹股沟直疝或腹股沟管后壁薄弱或有缺损者。

(3)无张力疝修补术,常用术式为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

材料:使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得Marlex Mesh Plug锥形网。

商品名PerFix Plug
方法:采用局麻或硬膜外麻醉
1、切皮
在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连线上作5~7cm得斜切口,基本上与腹股沟韧带平行,距腹股沟韧带约2横指。

其内下端在耻骨结节外上方,这样可以在手术时清楚得显露出外环。

显露耻骨结节也非常方便。

2、切开皮下脂肪与腹外斜肌腱膜
沿皮肤切口向深面切开卡巴筋膜(Camper)与斯卡巴(Scarpa)筋膜至腹外斜肌腱膜。

在这两层之间有腹壁浅静脉通过,切开时注意。

沿腹外斜肌腱膜得纤维方向切开腹外斜肌腱膜进入腹股沟管。

在切开腹外斜肌腱膜时用解剖剪沿切开方向潜行游离一下,以免切断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

腹外斜肌腱膜切开后,内侧游离至腹外斜肌腱膜与腹直肌鞘得融合处,外侧游离至腹股沟韧带,两侧分离范围相当于成型补片大小,不做广泛剥离,能使补片平展地放置在精索后面即可。

3、游离精索结构
将腹外斜肌腱膜得上叶钝性与腹内斜肌游离约2~3cm,确认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可用镊子轻轻提起该神经旁边得筋膜,可以较容易得将其与腹内斜肌游离。

用止血钳从该神经下方夹住腹外斜肌腱膜外翻后,可使神经离开术野。

用另一只手得示指从耻骨结节处钝性游离精索结构,使其与周围组织完全松解,特别就是与基底得腹横筋膜得游离。

将提睾肌内侧部分自髂弓状下缘及耻骨联合上
方分别横行切断。

提睾肌外侧部分与精索一起自腹横筋膜前整体游离达腹股沟韧带,下达耻骨结节下2cm。

4、分离疝囊
斜疝得疝囊位于精索或子宫圆韧带得前内侧。

有时从腹膜后伴随突出一团脂肪遮住疝囊,容易被误认为就是精索脂肪瘤。

疝囊通常就是灰白色得,可以分辨出与精索与提睾肌得分界。

如不能确信就是疝囊,可用止血钳提住中部,试着切开疝囊,其内就是光滑得腹膜囊。

疝囊确认后应将其高位游离,使疝环四周均可见到腹膜外脂肪组织。

在距疝环约3cm处将疝囊横断,远端旷置,应注意用电刀将远端疝囊边缘小得出血凝住。

近端疝囊用丝线连续缝合关闭,使大疝囊成为一个与网塞大小基本一致得小疝囊。

小疝囊可以不切开。

5、置入网塞
在疝环平面用四把血管钳在四个方向钳夹疝囊起始部,将疝囊底向深面翻入,使之进入腹横筋膜深面。

然后将网塞置入内翻得疝囊。

周边用不可吸收或可吸收得合成缝线与腹横筋膜以及坚实得组织缝合固定4~8针。

对疝环缺损较大着,下边可以与髂耻束或腹股沟韧带缝合。

直疝:于疝颈部横断松弛得腹横筋膜后内翻疝囊,填入适合得网塞并与腹横筋膜边缘缝合固定,分离精索根部时注意有无并发小斜疝疝囊。

6、放置预裁式平片
绕精索根部放置预裁式补片,于精索及提睾肌外侧部分后方,腹横筋膜及提睾肌内侧部分前,上达腹内斜肌、腹横肌弓状下缘前方,下达耻骨结节下2cm。

用不可吸收或可吸收合成线先将燕尾端得开口缝合关闭。

平片下边缘与腹股沟韧带缝合固定4~6针。

上边与腹内斜肌、腹横肌腱弓缝合固定;内下边与耻骨结节前筋膜缝合固定2~3针。

7、关闭切口
逐层缝合腹外斜肌腱膜,重建皮下环,切口行皮内缝合。

术后伤口均按压10~15min。

8、注意事项
疝囊游离过程中应注意勿遗漏其她疝囊。

这种遗漏就是术后复发得重要原因之一。

精索游离应达弓状下缘后方得腹横筋膜。

斜疝修补术中网塞上缘应与腹横筋膜间断缝合固定,而尽可能不与弓状下缘固定。

提睾肌外侧部分保留可最大限度保护髂腹股沟神经及其分支,同时保留提睾功能不应将其完全切断。

耻骨结节前筋膜得缝合要严密,这就是术后复发最常见得部位。

同时不要缝在耻骨结节得骨膜上。

嵌顿性腹股沟疝手术系可能污染切口,人工合成补片在有菌环境中可能形成异物,引起感染,致手术失败。

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应用可吸收性缝线以免日后形成切口感染或慢性窦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