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探究及对策作业是检验、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也能间接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以及学习效果。
根据权威机构的调查:4325名学生中约有75%每天能按时完成作业,22%的学生有时拖拉作业,3%的学生经常不能完成甚至不做作业。
可见作业拖拉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普遍存在,尤其是被称为“副科”的学科更为突出。
除了一些对学习很感兴趣的学生和一部分学习习惯好、成绩优异的学生外,带学不学、甚至厌学的学生不在少数。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学生的比例越来越大,可想而知,作业的质量不高(错误多、字迹潦草),拖拉现象也会越来越严重,甚至少数学生干脆不交。
很多老师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班上常有个别同学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即便我们不停地提醒、教育,效果也往往不是很好。
如何给这些孩子一些切实有效的帮助呢?利用一节班会,我与同学们一起讨论这个问题。
经过讨论,还真找出了具体的办法。
不会写,可以从课本、字典、电脑中寻找答案,也可以问家长、老师、同学;忘记写,可以制订一个作息时间表,或者在记事本上做记号;作业没记全,可以让同学间相互检查记事本;忘带作业,要每天晚上整理好书包;家长把时间安排得太满,就要和家长协商少留点儿课外作业;不知道作业,就找一个学习伙伴,打电话询问。
很快,又出现了新问题。
有同学说:“有时候问同学,他们都不告诉我。
”有的附和:“他不认真给我讲,我听不懂。
”有的反驳:“他太笨,怎么也讲不会!”表面上看,这是作业问题,其实是同学间相互交流的问题。
于是,我们又针对“如何请教”、“如何帮助”开始了讨论。
好的求助行为:请教时要有礼貌,接受帮助后要说“谢谢!”好的帮助行为:热情帮助对方,直到对方掌握为止。
但是没有过几天,新问题又出现了。
“同学老问我,弄得我连自己的作业都没时间写了。
”“他讲了半天讲不好,就让我直接抄他的答案!”看来研究并不简单,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又进行深入的讨论。
如果你真心帮助同学,帮助完还应该问一问:“你是不是听明白了?”如果他没有听明白,你可以再换一种方法给他讲,也可以建议他找其他同学。
同学请教时,如果你当时没有时间或因为其他原因,可以学会拒绝。
接受帮助的同学,如果你没有听明白,要继续询问。
如果他讲不明白,你可以再请教他人,但不论怎么样,都要谢谢对方。
我常会听到互相抱怨、指责的声音,于是我和同学们一起开发了学生间互相欣赏的语言:●我欣赏你的做法。
●祝贺你!你比昨天进步了。
●没关系,下次再努力!●你的发言很清楚。
●做得太好了,你真能干。
●别害怕,我们支持你。
(罗用坤)我很爱我的学生,希望他们能全面发展。
孩子们也很喜欢我,希望我能一直把他们送到小学毕业。
孩子们是可爱的、活泼的、每一个人都有优点,我从来没有因为哪个学生的成绩差或犯了错误而看不起他。
但我一直苦恼着:班里不间断的会有几个学生完不成家庭作业。
少则一两个,多则四五个。
针对这个问题我在开班会时讲过并认真分析过其中的弊端:不会的东西你如果不及时解决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的道理,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结果就是你的成绩会越来越差;如果你们能按时完成作业,你们就在无形中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成绩会越来越好,脑子会越变越聪明。
并在学生没完成作业时一一询问原因,做思想工作。
结果不理想。
于是改变策略:不写完作业将让你中午放学补,饿着肚子补作业的滋味肯定不好受吧!下次你就长心了。
这一周之内那些顽固分子依然来你的办公室门口补作业,气你干瞪眼,没辙!为了班里那些学习困难者能考及格,我让他们先挑好座位,调班内学习好的同学和他同桌来辅导他学习,并且一对一的按家住的位置给他们选辅导者。
很多老师都偏爱学习好的同学,而我班的学习困难者比学习好的同学更受重视,对他们的关爱更多,但为什么还不能全部按时完成作业呢?有一个教育家不是说:教育不可以急于求成,要给他们充足的自我教育时间让他们慢慢改吗?于是我有两个星期当那几个同学没完成作业时只要当天补完作业即可。
但两周下来情况不但没有改观,反而有一两个学生也会偶尔不写完作业。
当我无计可施时我在班会上让全班同学一起想办法出主意,好的差的都来发言:有的同学说可以让他的同桌每天将作业写在纸条上让他夹在书里带回家,有的同学提出反对意见:万一他不交给他家长那不是白写了吗?于是有同学补充直接交给家长让家长检查作业。
这条建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通过!但这一条没坚持多久就又泡汤了,因为在这过程中还有人没写完作业!我现在对于这个问题是伤透了脑筋,不知有何良策,希望能得到你的帮助!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让我们一起重温一下我们学校的校训。
(学生回答)我们的校训是:健康、尊重、责任、诚信。
今天我想跟大家谈谈关于“诚信”的问题。
大家先听听以下几件事,想一想他们是否讲诚信。
事件1:个别同学答应父母、老师要好好学习,但他们却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
事件2:老师请同学订正错题,个别同学为了早点完成任务,抄其他同学的正确答案。
事件3:一些同学参加了某个社团,社团活动的时候他们经常迟到,甚至无故缺席。
以上三件事中的同学讲诚信吗?那么什么是诚信?谁愿意上来跟大家交流一下(请同学上来讲一讲)一(6)班江羽捷:我认为诚信就是讲信用,答应别人的事情要做到。
例如,我们答应老师按时完成作业就要做到。
三(2)班刘嘉龙:我认为诚信是指讲了就要做到,例如有些同学报名去春游的,结果那天突然又不去,那就是不讲诚信。
什么是诚信?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
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
诚信,是公民道德的一个基本规范。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哲人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诗人的“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民间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诺千金”等都说明诚信的重要性。
当然,我们身边有很多同学讲诚信的。
绝大部分同学都能按时完成作业,不抄别人答案,准时认真参加社团活动的。
很多同学答应别人的事情会努力办到的。
例如上星期五一年级第三批入队仪式上的主持三(3)班的陈晨同学、刘星宇同学,早上彩排的时候他们还不能完全把主持稿背下来,老师要求他们下午最好能脱稿主持。
最后他们果然做到了。
我们采访一下他们。
有请三(3)陈晨、刘星宇上台。
曾老师:你们答应老师脱稿主持后是怎样想和怎样做的?三(3)陈晨、刘星宇发言整理:答应老师脱稿后,我们想既然答应了就努力做到,要讲信用。
时间很紧,所以我们利用课间和中午时间努力地去背稿子。
从两位同学的身上,我明白了,我们讲诚信,不仅停留在语言上,更重要的是用行动去实现。
上周五有159位新队员入队了,还有一(3)中队的肖子煦、一(5)中队的汪炜同学由于生病了没有参加入队仪式,今天老师也信守承诺,在这里给他们俩佩戴红领巾。
请陈晨、刘星宇给肖子煦、汪炜同学佩戴红领巾。
现在我们1017名学生都是少先队员了,让我们一起重温誓词:我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
我在队旗下宣誓: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好好学习,好好锻炼,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量!宣誓人:队员们,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诚信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用行动来践行的。
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诚实守信,重在实践”。
请同学们在下午的主题班会课上,谈谈身边不讲诚信和讲诚信的现象,今后自己应该如何努力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第八周国旗下讲话稿-- 《好习惯益终生》农卫东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好习惯益终生》法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
”的确,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
纵观历史,大凡获得成功的人,都有一些良好行为长期坚持,养成习惯,形成自然。
鲁迅先生从小就养成不迟到的习惯,他要求自己抓紧时间,时时刻刻地叮嘱自己凡事都要早做,这样长时间地坚持下去,就养成了习惯。
这位以“小跑走完一生”的作家,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业绩。
可见,行为习惯对一个人各方面的素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我们小学生来讲,尤为重要。
就拿我们密切相关的学习来说吧。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大家先听听以下几件事,想一想他们是否养成了好习惯。
事件1:个别同学答应父母、老师要好好学习,但他们却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
事件2:老师请同学订正错题,个别同学为了早点完成任务,抄其他同学的正确答案。
事件3:一些同学不按时写完作业,来到学校后,却对组长甚至老师说写完了忘记带来,可是老师一说打电话去叫家长送来时才说在书包没有写完。
以上三件事中的同学养成了好习惯吗?没有,还可以说是不讲诚信。
这些同学平时不刻苦、不用功,作业总是马虎潦草,没有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习惯,成绩总是不好;我们也看到,有些同学双休日只顾玩,把作业压到星期日晚上才去做,开了夜车还做不好,有的甚至一个字都有写。
其实,这完全是学习习惯和方法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一个好的、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能使我们既学得有效率,又学得轻松自在。
而如果你不能养成好的习惯,上课不注意听讲,不踊跃发言,不钻研难题,这样不但不能提高效率,而且对你的身心发展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因此,我们在学习时,最重要的是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它会使你终生受益。
昨日的习惯,已经造就了今日的我们;今日的习惯决定明天的我们。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今天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优秀的小学生,共同创造辉煌的未来!谢谢大家!2009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