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探讨
摘要:加强新时期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
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新时期绿色生态建筑设计进行了研
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生态选址;节能设计
中图分类号: te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生态设计与常规设计的根本区别就是建筑生态设计是在常规设
计基础上,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纳入设计与实施的考虑范围之内。
这就导致了建筑生态设计在很多方面与常规建筑设计存在不一样。
2.生态条件下的建筑选址考虑
建筑选址的选择对于以后项目建设的各个方面都有决定性影响。
选择基址不仅要符合经济标准、而且还要尊重国家和地方各种法律
规范。选址工作要从整体的角度做综合考虑。基于生态条件下的建
筑选址既要将土地使用、建设密度及其环境保护都纳入考虑范围之
内,还需要深入到每一个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细节当中。生态选址
较之于传统意义上的选址,在于它将生态环境作为选址时的重要因
素而考虑。
基于生态条件下的建筑选址中,最主要考虑就是这个位置是否适
合建设,以及建设后是否适合今后的发展。因此,对于分析和评价
基址的各种优缺点就成了生态选址的关键所在。对于这一阶段,要
分析每个可能的地点,列出其中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各自优势。例
如,在确定适合住宅发展项目的基址时,就应当优先考虑基础设施
和公共交通网络的连接。对于被选基址的资源和能源潜力需要认真
加以评估,尤其是对于水资源的状况和以太阳能、风能为基础的能
源系统的潜力。在基址选择过程中,识别社区的发展对该基址以及
其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这个问题需要通过对生态环
境的研究来解决。这些研究应当是包括土壤侵蚀、植被及其生长地
的保护、水和空气污染以及垃圾处理等。通过对建筑具体选址优缺
点的分析,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和谐的居住环境,避免对周边的自
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影响或者破坏;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还需
要通过修复各方面的生态平衡而有效地改善建筑周边环境。
生态选址及分析是生态建筑活动的首要基本问题。中国传统风水
理论选址的基本原则是“负阴抱阳,背山面水”,是我国“天人合
一”朴素哲学思想理论在建筑选址中的具体体现。显然,基于生态
条件下的,建筑基址选择应当针对实际情况,结合当地气候、地理
特征以及现有各种社会条件进行具体分析。影响生态选址的因素可
分为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环境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如地形、地貌、
地质、气候、土塌、水文、生物多样性,社会环境条件主要包括现
有的建设和设施、现有的经济社会条件以及现行的绿化和环境保护
状况。
3.建筑生态景观设计
对于生态景观设计是建筑环境创造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进行
建筑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当把景观看作是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
系统的复合体,通过借助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进行处理,使其在
满足人类需要的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满足自然生态的需要,并尽可
能恢复已破坏的生态系统,成为注重生态的景观。
传统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都是环境要素的视觉质量,而“生态景
观设计”是通过兼顾环境视觉质量和生态效果的综合设计。其中的
操作要素与传统景观设计类似,但设计中既要考虑当地水体、气候、
地形、地貌、植物、野生动物等较大范围的环境现状和条件,同时
还需要兼顾场地日照、通风、地形等具体条件和需求。
可以说,建筑景观生态问题的妥善解决,有赖于对景观生态系统
更加深入而系统的科学研究,有赖于更先进和可靠的地理信息系统
和分析技术及其与景观生态规划的结合。(目前景观生态学定量分
析基础上的景观规划还远没有成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景观生态
规划还刚刚开始),更有赖于一种新的生态景观规划与建设理念及
思路的形成,即重视景观的整体个态效应,同时将人类视为影响景
观的重要因素,从整体上协调人与环境、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关
系,从而最终实现建筑生态景观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4.生态建筑的节能分析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建筑就像有机生命体—样,是需要不断输入
能量并进行能量消耗而得以生存和运行的,在其整个生命周期过程
中,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建筑从其周围环境中获得能源的能力以及
对能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是体现建筑生态性的重要方向。如何在满足
人们生理、心理需要的同时,使建筑有效利用能源,将建筑能耗降
至最低,从而不但节约能源同时又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是
生态建筑所关注和探寻的重要内容。
建筑能耗通过生产能耗、运输能耗及其建造能耗所组成,在各种
能耗中,狭义的建筑能耗一般是指建筑运行能耗。显然在绿色生态
建筑的理念下,对于建筑被使用的全过程中,应当充分而有效地使
用各种能源。其可以通过三个层面来说,即场地选择及其规划节能、
建筑设计节能及其辅助设备系统的节能。对于建筑外围护结构是建
筑能量消散经过的主要部件,外窗、外墙及其屋面保温隔热和防热
对于实现建筑的热工节能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于外窗的的热工节能
来讲,有以下一些主要技术措施,即控制各朝向窗墙面积比,提高
窗的气密性,提高窗玻璃、窗扇和窗框的保温隔热能力,用活动装
置保温隔热;窗的日照涉及房间在冬季利用太阳能采暖,而窗的遮
阳和通风是实现房间夏季防热的主要途径之一。对于外墙的热工节
能来讲,在北方寒冷地区,建筑保温尤其重要;在南方炎热地区,
建筑防热尤其重要。外墙保温隔热主要采取外保温隔热、内保温隔
热和单一材料承重保温隔热。而对于外墙的遮阳和通风是南方炎热
地区防热的主要途径之一,各种通风墙或防晒墙可以起到较好的防
热作用,其中利用植被对外墙进行遮阳防热效果最好。对于屋面的
热工节能技术,北方地区寒冷,采取倒置屋面是目前较为先进的一
种做法;而针对南力地区炎热,在屋顶设置通风间层、使用植被绿
化遮阳、利用屋面蓄水以及被动蒸发冷却,都可达到屋面防热的目
的。充分利用自然光是实现照明节能的关键。除了在建筑设计方案
阶段充分利用各种反光体(包括侧窗反光体和天窗反光体)外.还可
通过采用导光管道的照明技术(包括透镜折射导光通道、内壁反光
导光通道、光导纤维导光管道、通光管导光管道等)。另外从建筑
生态技术的角度,根据设计所采取的技术含量的高低,将生态建筑
分为低技术生态建筑、中间技术生态建筑和高技术生态建筑三类。
在建筑生态设计上通过把概念和具体设计实践相结合,将会收到客
观的生态效果。
5.结语
绿色生态建筑是把建筑物与能源、环保等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有
效满足各种使用功能的同时,能够有益于使用者身心健康,并创造
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工作生活空间结构。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
充分利用绿化这一有利的生态因子,为居民创造出高质量的生活环
境。
参考文献
[1] 刘虹,王凌.生态策略在建筑设计中的价值与运用[j].热带
建筑,2004,2(4):1.
[2] 刘振,迭勇,王少强.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
[j].陕西建筑,2008(1 0) :1 6.
[3] 房志勇,等.建筑节能技术[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
社,1998:132.
[4] 张志远.生态建筑设计方法初探[j].企业技术开
发,2011,30(17):113~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