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学基础--皮肤护理

护理学基础--皮肤护理

第三节 皮肤护理
沐 浴 法
目 的 一、目的
1、清洁皮肤,促进患者生理

上和心理上的舒适
2、促进皮肤血液循环
3、放松肌肉
4、提供观察患者并与患者建

立良好护患关系的机会
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一、皮肤的评估
assessment of the skin
皮肤健康状况的评估
皮肤的颜色、温湿度、柔软度、弹性、完整性、 感觉、皮肤的清洁情况
温度:发热时,温度↑,休克时温度↓ 弹性:方法从前臂内侧提起一点皮肤,
在放松时如很快复原,表明皮肤 的弹性良好 水肿:用拇指按压浮肿部位时有压痕, 复原较慢,称指压性水肿
完整性:有无破损、斑点、丘疹、 水疱、硬结 清洁度:气味、出汗、皮质分泌、 污浊 感觉:冷热触痛
三、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这是怎么了?
1~2h
局部缺血
9.33/70
>2h
不可逆损伤
32/240
间歇性缓解 轻微变化
压力+持续时间----压疮 垂直压力是引起压疮的最主要的原因
摩擦力
病人在活动时,皮 肤受床 单、轮椅垫表面逆行阻力摩 擦,易损害皮肤角质层,皮 肤擦伤后如受汗、尿、粪刺 激则容易发生压疮。
剪切力
两层相邻组织 间的滑行 , 产 生进行性相对 移位。
(三)注意事项
随时观察病情变化 尊重患者习惯 维护患者的隐私 注意保暖 注意与患者的沟通交流
以下何种患者不适宜盆浴 ( C )
A、患传染病的患者 B、妊娠4m的孕妇 C、急性心肌梗塞患者 D、肺炎的儿童
皮肤的评估:
颜色:苍白 见于休克和贫血,Hb ↓ 发绀 (青紫色)见于口唇、耳廓、面 颊、 肢端, 还原血红蛋白↑ 发红 血管扩张 黄染 皮肤、巩膜发黄,胆红素↑ 胆道梗阻 色素沉着 黑色素
2.全身因素
(4)体温升高
体温升高致排汗增多,体温升高1℃, 能加快组织代谢,增加氧需要10%。
2.全身因素 (5)应用矫形器械
活动受限、肢体被石膏或绷带固定时,虽 能分辨压力和疼痛,但却不能变换体位或松 解固定来缓解压力使组织长期受压。活动障 碍是发生压疮的独立危险因素
◎1873年,James和Paget首先指出发生压疮的原 因是压迫,他认为“腐肉的形成和坏疽”是因为压 迫产生的局部坏死。
◎1879年,charct认为压疮造成组织缺血、坏死与 神经营养因子的释放有关。
◎1874年Leyden认为感觉和自主控制的丧失导致 周围反射减少最终可引起皮肤
溃疡。
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血液循环障碍 持续缺血、缺氧 组织营养不良 软组织发生溃烂、坏死
⊙压疮最早称为褥疮(bed sores),来源于拉丁文 “decub”,意思为“躺下”,因此,容易使人误解 为压疮是“由躺卧引起的溃疡”。 现在将压疮改称 为“压力性溃疡”, 从1749年起,关于压疮发生的 原因的研究已经引起许多学者的兴趣。
影响皮肤清洁的因素:
个人的卫生习惯:受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惯影响 个人的自理能力:是否患病,是否存在自理缺
陷等
三、护理措施 Intervention
健康教育 对于病情轻,协助进行盆浴(tubbaths)或淋浴
(shower) 病情重的,进行床上擦浴(bed baths) 及时与患者沟通、随时评估、建立良好的护患关

沐浴方法

–盆浴(Tub bath):
全身情况良好者 月经期、妊娠大于7个月以及产褥期(产后 6-8周)禁用盆浴
–床上擦浴(Bed bath):
–淋浴(Shower ):
全身情况良好者 病情较重、长期卧床不能自理的患者
会阴冲洗法
(二) 实 施
• 毛巾用法
擦洗顺序
脸(内眦→外眦→额部→面颊→耳后→下颌) →铺浴巾,脱上衣→颈→两臂、侧胸、胸、 腹→侧卧洗手→换毛巾→背、臀部→穿衣、 撤浴巾→平卧,移浴巾于下肢,脱裤→双下 肢→床尾铺塑料布、放盆 →洗脚→穿裤→整理
剪切力(Shearing force)
由两层组织相邻表面间的滑行 而产生的进行性的相对移动所引起 的,由摩擦力与压力相加而成,与 体位有密切关系。
剪切力是引起 压疮的第 2 位原因。 当身体同一部位受到不同方向的作 用力时,就会产生剪切力,剪切力 比压力更易致压疮 ,如果将受压部
位的血管比喻为水管的话,压力是 将水管挤扁 ,而剪切力是将水管折
王老太,76岁,因脑中风长期卧床, 骶尾部皮肤呈紫红色,触之局部有硬 结,并在表面有数个大小不等的水疱
美国:23.7%和39.5%康复治疗的截 瘫与四肢瘫病人至少有一个部位发生 压疮;年发病率23%。
日本:85.7%截瘫病人曾患压疮, 17.9%仍患难治性压疮
压疮的概念
压疮(pressure sores)或(褥疮bed sore)
弯,所以剪切力更易阻断血流。因 此它比垂直方面的压力更具危害。
潮湿
大量出汗 伤口引流 大、小便失禁
过度潮湿 酸碱度改变
角质层的 保护能力
皮肤破溃
继发间质水肿
皮下脂肪减少,肌肉萎缩
骨隆突处皮肤 缺乏肌肉和脂 肪的保护
血液循环障碍, 出现压疮
2.全身因素
剪切力=压力+摩擦力
三种力是如何引起压疮的呢?
压力(Pressure)
当压力超过终末毛细血管动脉压, 就会引起血管的闭塞,导致组织 缺压力氧作用时间亦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与机体的重力有关
摩擦力(Friction)
损伤皮肤的角质层, 增加了经皮的水丢 失,使得体表水分聚 积潮湿使得摩擦力进一步
增加,使皮肤温度增高, 增加组织代谢
(1)营养不良(内因)
蛋白质合成减少,负氮
营养不良
平衡,继发间质水肿
皮下脂肪减少,肌肉萎缩
骨隆突处皮肤 缺乏肌肉和脂 肪的保护
血液循环障碍, 出现压疮
2.全身因素
(2)年龄
老年人皮肤松弛干燥,皮 下脂肪萎缩、变薄,皮肤易损 性增加。
2.全身因素
(3)意识状态改变或感觉障碍
常见的有截瘫、肢体感觉障碍、 慢阻肺。
1853年Sequard则认为压迫和潮湿是关键因素。
(一)压疮发生的原因
三个主要物理力:垂直压力 、摩擦力 、剪切力
垂直压力
局部组织受到持续的垂直压力,当压力超过局部 毛细血管压时,血流阻断,造成组织坏死
单位面积越小,引起组织坏死所需时间越短
压力(kPa/mmHg) 持续时间 组织损伤
9.33/7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