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麻醉意外及并发症(术中)宋运琴

麻醉意外及并发症(术中)宋运琴


一、定义
医疗差错:指虽有诊疗和操作上的错误, 但没有造成病人死亡、残废和功能障碍。
差错又分为一般差错和严重差错。无论
事故和差错,麻醉人员对不良后果都要承担
责任。
一、定义
麻醉意外:指麻醉和操作均按常规进行, 但由于药物的异常作用,或病人对麻醉药或 方法的特殊反应,或原有病理改变在常规麻 醉和手术刺激下恶化,以及仪器设备故障 (电刀,气管内用激光刀,麻醉机等)所造
硬膜外腔出血或血肿预防
•(1)对有凝血机制障碍,或正用抗凝治疗,或 脊柱有病理改变的患者,忌用椎管内麻醉。
• (2)硬膜外穿刺、臵管和拔管都必须轻柔,忌 用质硬的硬膜外导管,拔管后必须检查导管是否 完整。
•(3)切忌反复无限制的穿刺,一般穿刺3次不成 功,就应换人或放弃椎管内麻醉。
•(4)发现硬膜外针或导管内有回血,立即停止 注药。每次注药前必须抽吸,无血回流时才能注 药。因术中导管移动也可能刺破硬膜外腔的血管。
原因
预后
11.吸安氟醚 +皮下注肾上腺素 12.用琥珀酰胆碱,不会气管插管 13.误吸N2O 致死(6例) 14 50mg 氯丙嗪15支(750mg)当成 普鲁卡因(2m一支)做局麻 15. 硬膜外腔误注2.5%硫喷妥钠15ml 16.硬膜外腔误注10%NaCl 10ml
未查对 无后遗症 未查对 无后遗症 未查对 截瘫 (1例8 个月后恢复,1例永久) 未查对 无后遗症 未查对 无后遗症 未查对 无后遗症 无经验 无后遗症 查对不严 纠正后恢复 无药理知识 死亡 一例为外科医生 死亡 一例为未查对 死亡 与术者联系不够 阵发性室速 非麻醉人员 死亡 未查对 死亡 未查对 死亡 未查对 未查对 永久截瘫 永久截瘫
• 例1:女,32岁,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
穿刺臵管及注药均按常规进行,切皮前静注度氟
合剂1/2,切阑尾时(距注药后约30分钟),血压
骤降,注麻黄素无效,5分钟后心跳停止,立即 按复苏处理,5分钟后心跳恢复,继续手术,术 毕麻醉者认为镇静药未醒,乃将气管插管拔除送 回病房,一小时后全身抽搐。CT显示大脑延髓池
2、麻醉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 50年代估计为:3/万 • 60~80年代为:1.9/万 • 80~90年代为:0.7/万 • 1999年美国报道为:0.9/万 • 2000年英国报道ASA1~2级为1/10万 • 2000年法国报道为:4.7/万 • 2000年日本报道为:1/10万 • 90年代后国内报道估计为:1/ 万~1.5/万 • 关于术中心跳停止发生情况:1999年日本报道 麻醉原因占12%;外科原因占24.1%病人因素 (AMI)占22%,手术并发症占24.1% 总之,纯麻醉死亡率是较低的,约为1/20万
成意想不到的后果,使病员残废、功能障碍
甚至死亡者。
一、定义
麻醉并发症:指由于麻醉药物或方法、 麻醉处理直接引起原发病之外的损伤和不良 反应,麻醉医生已尽职尽责,仍难以防范, 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痛苦,甚至产生不良后果。 (如肺部并发症,心脑血管意外,认知功能 障碍等)。
无论意外或并发症,除积极预防和治疗 外,术前必须向家属详细讲解清楚并履行签 字手续。
麻醉意外及并发症(术中) (事例分析)
解放军总医院麻醉手术中心 宋运琴
一、定义
麻醉事故:指在麻醉过程中,麻醉人员擅离职守
或违反操作、管理规程或用药失误而造成病人组织器
官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甚至残废或死亡。 医疗事故分为三级: 一级:造成病人死亡 二级:造成病人严重残废或有严重功能障碍 三级:造成病人残废或有功能障碍 二级和三级医疗事故又分为甲等和乙等医疗事故
全脊髓麻醉意外预防:
(1)熟悉椎管的有关解剖,熟练掌握各种入路的方 法,操作轻巧。 (2)一旦硬膜刺破,最好改用其它麻醉方法。 (3)对多次接受硬膜外阻滞者,硬膜外间隙可能粘 连,甚至闭锁,最好不选用硬膜外阻滞法。 (4)强调必须先注试验量(3-5ml),观察5分钟无脊 麻症状,再分次注药。试验量应选起效快的局麻药 (5)勿用过硬的硬膜外导管。
硬膜外腔出血或血肿处理:
(1)一旦发现有局麻药入血症状(头晕,耳鸣, 意识消失,抽搐),立即停止注药,面罩吸氧,抽搐 者静注安定5mg, 严重者静注肌肉松弛剂并行气管插 管和人工呼吸。 (2)硬膜外血肿的转归,在于及早发现(下肢不 能动,无知觉),早做MRI确立诊断,早期行椎板减 压,避免永久性截瘫。
• 预防误用药措施
• 1.加强麻醉人员的责任心,用药前必须认真查对,抽入注 射器内的麻醉药必须贴标签。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 2.充分了解所用药的药理作用,允许最大剂量及注射的部 位。非麻醉医生禁止实施全身麻醉。 • 3.加强用药后的监测,术中不得擅离职守。如: (1) 硬膜外麻醉下行胃大部切除,麻醉者术中外出打电话, 术者 发现创 面血发暗,护士叫了三次才回来,致缺氧时 间过长, 心跳停止死亡。 • (2) 2岁患儿行唇裂修补术,麻醉者术中请人替换,未 交待术前注 氯胺酮曾发生过紫绀,致接斑人又注,呼吸 抑制心跳停止。 • 4.与手术医生密切协作,用药时互相通气。 • 5.急救药和器材必须随手可得,以提高复苏成的功率。 • 6.遇疑难病人或不太熟悉的药,应请教上级医生。 绝不 能自作主张擅自使用。
遗症。此例为术中反复追加局麻药,导致高平面
阻滞,处理又欠及时。
• 例3:男,48岁,腹股沟巨大疝修补术。经胸12 -腰1间歇穿刺,穿刺臵管顺利。首次注1.5% 丁卡因5ml,观察5分钟无脊麻体征,再注15ml, 2分钟后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说话无力,继而意识消失,呼吸 停止。立即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升压药维持血 压,40分钟后呼吸恢复,75分钟意识恢复,继 续完成手术。术后无后遗症。此例为速发型全 脊髓麻醉. 不该用起效慢的丁卡因做试验量。 • 例4:三例硬膜外麻醉下行俯卧位脊柱手术, 分别于40-60分钟后出现严重呼吸循环抑制抑 制,证实为术者撕破硬脊膜,局麻药入蛛网膜 下腔所致。
3、麻醉并发症发生率:由于存在偶然因素,而
且常被医生主观分析和处理所掩盖,故数据统计
十分困难,多见于个案和小样本报道。 ASA麻醉投诉数据库将麻醉并发症分为不良
后果和伤害事件两种。
3、麻醉并发症 (1)不良后果(Adverse outcome): 指患者所受 到的严重损伤。下列三种不良后果占全部并发症 的一半: 死亡 30% 脑损伤 12% 神经损伤 18% 其它不严重的后果的投诉占15%,如: 头疼 4% 情绪低落 4% 背痛 3% 术后痛 2% 术中知晓 2%
3、脊髓或神经根损伤
鉴别诊断
脊髓神经根损伤 脊髓损伤 •部位: 刺伤脊髓后根 (感觉支) 刺伤脊髓(运动,感觉) •症状: (1)立即出现触电样串痛 立即剧痛常伴意识障碍 (2)以感觉障碍为主,很少运动障碍 运动和感觉同时障碍 (3)感觉缺失只限于1~2个脊神经 一侧或双侧下肢或会阴 根支配区,与穿刺点一致 肛门部运动感觉障碍。 •治疗: (1)神经营养药:甲钴胺(迷尔保)500ug +0.9%NS 100ml drip, 1/d(为活性维生素B12,更易进入细胞内) 连续15天 维生素B12 50~100ug 2/d im 30 天 (2)地塞米松 5~10mg 1/d iv 连续注三天 (3)神经生长因子 金路捷 20ug 1/d >30d
三、国内麻醉中误用药的情况报道
• 病例 1.硬膜外腔误注10%普鲁卡因
2.硬膜外腔误注肠线消毒液 (2ml) 3.硬膜外腔误注10%福尔马林(2例) 4.硬膜外腔误注4%NaHCO3 5.硬膜外腔误注羟基丁酸钠(3例) 6.硬膜外腔误注10%氯化钾 7.蛛网膜下腔误注强的松龙 8.静脉内误用硝普钠致低血压 9.布比卡因过量中毒 10.丁卡因过量中毒 (2例)
有积气,证实为硬脊膜刺破,药液缓慢进入蛛网
膜下腔,属迟发型全脊髓麻醉导致的心跳停止。 植物状态已12年。
• 例2:女,34岁。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全子宫切 除,穿刺臵管顺利,开腹后病人诉痛,反复多次 追加局麻药,及镇静药(度非全量),子宫游离 一半时,突然血压骤降,静注麻黄素15mg两次无 效,继之心跳停止。5分钟后复苏成功,术后用 低温、冬眠、脱水治疗。3天后意识恢复。无后
(2)伤害性事件(Damaging Events):是指由于特 殊或偶然事件造成的损伤。下列三种伤害性事件占 投诉的一半: 呼吸系统 24% 心血管系统 11% 设备问题 11% 当代美国 随着医疗条件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 麻醉并发症的投诉已明显减少: 70年代严重伤害和致残率 65% 90年代严重伤害和致残率 42% 但我国目前由于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及某些 经济利益的驱动,麻醉投诉反而比过去增加。应 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6)每次注药前必须抽吸,保证无脑脊液吸出。因
术中病人躁动使导管移位也可刺破蛛网膜。
(7)麻醉效果欠佳,应考虑改换麻醉方法,勿反复
超量追加硬膜外局麻药或大量静脉注射镇静镇痛药。 (8)操作时硬膜外腔注气不超过5ml。
(9)脊柱手术,尽量不选硬膜外麻醉。
全脊髓麻醉意外处理
•(1)全脊髓麻醉最严重危险在于呼吸麻痹,若处 理不及时,是导致心搏骤停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2)注试验量后,5分钟以内,出现下肢发麻且不 能活动,应高度怀疑局麻药误入蛛网膜下腔,立即 平卧,面罩吸氧,加快输液,防治低血 压和心动过 缓,若意识消失或出现呼吸困难, 应分秒必争的立 即气管插管行人工呼吸, 只要不发生心跳停止,一 般病人在30~60 分钟均可恢复神志和自主呼吸,无 任何中枢神经系统的后遗症。 •(3)若注入局麻药量较多,在循环稳定后,可考 虑从蛛网膜下腔抽出局麻药 ,即行蛛网膜下腔穿刺, 先抽出脑脊液5~10ml,再注入生理盐水5~10ml,反 复操作5~10次,病人自主呼吸即可恢复。
2、硬膜外腔出血或血肿
硬膜外腔血管丰富,穿刺或臵管时易刺破,一旦 出血,吸收迅速,引起局麻药中度或血肿。(出血率 为2~4%,血肿率为0.0013%~0.003%) • 例1 1月婴儿,幽门狭窄,拟行幽门成型术,有先 天性脊柱裂,骶管腔注1%利多卡因2ml后,立即出 现抽搐,抢救无效死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