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发展水平监测卷八年级语文说明:1、试卷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务必将答题内容写在答题卡上,并不得错位答题。
3、不按以上要求做的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阅读题(63分)一、古诗文阅读。
(31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17分)【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河曲智叟亡以应。
(选自《愚公移山》)【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世。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 甲文中横线上所填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然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B.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C. 子子孙孙无穷溃也,然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D.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曾,何苦而不平?2. 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且焉.置土石焉:哪里B. 惩.山北之塞惩:苦于……C. 行拂.乱其所为拂:违背D. 曾.益其所不能曾:曾经3. 下列对两篇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期末监测卷(八年级语文)第1页共9 页A.甲文中“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写出山的大、高,预示着愚公出入的不便和移山的困难。
B.乙文用六个人的事例,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的重任,必须经历磨难这个道理。
C.甲文塑造了愚公这一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
D.乙文中,就“国”而言,生于忧患中的“忧患”指的是“无敌国外患”;“死于安乐”中的“安乐”指的是“无法家拂士”。
4.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8分)(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4分)(2)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4分)(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5-6题(8分)新晴(刘攽)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5. 尾句“偷开门户又翻书”用一“偷”字用得好,试联系诗歌内容,分析该字表情达意上有什么妙处?(4分)6. 这首诗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有关诗句作简要分析。
(4分)(三)古诗文默写(6分)7. 根据课文,用规范汉字在下列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句子。
(1)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2)▲,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3)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其五)》)(4)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5)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6)▲,学诗谩有惊人句。
(李清照《渔家傲》)二、现代文阅读(26分)(一)阅读下文,完成8-10题。
(10分)药物难治感冒①说感冒是“不治之症”,并不是说,患了感冒,就一定会死,“不治”有两重含义,一是感冒无须专门的治疗,二是没有可以治愈感冒的药物。
②资料统计说,90%的感冒是病毒引起的,只有10%的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
细菌和病毒的区别在于,细菌是细胞,病毒没有细胞,只有核糖核酸。
③抗菌素能有效识别并杀死有细胞的细菌,但是,找不到没有细胞的病毒,也就杀不死病毒。
对于病毒引起的感冒,抗菌素不能缩短感冒的病程。
人体被感冒病毒侵入后,免疫系统会立即产生相应抗体,当抗体累积到一定数量时,病毒就被杀灭,感冒就自行痊愈。
④这一过程,时间不长,轻的病例,只要几天时间,重的也不会超过半个月。
医学权威讲过这样一句幽默的名言:“患了感冒,治疗的话,半个月就好了,不治疗,则要15天。
”期末监测卷(八年级语文)第2页共9 页他的意思是,治与不治,都是一样的,不会因为用药就好得快些。
⑤抗菌素非但不能治疗感冒,反而可能带来其他伤害,耳聋没治好,反而成了瞎子。
四环素毁了一代人的牙齿,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曾经让相当一些人耳聋,滥用抗菌素还可能..损害肝肾功能,导致肠道内菌群紊乱,弊端多多。
⑥你感冒了,医生开了一大堆药,还有一排排人坐在医院输液,这些都是不应该出现的。
⑦市面上有那么多宣称能治愈感冒的药,患者服用了几天,感冒症状就会消失,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些药的作用,不是杀死病毒,终止病程,而仅仅是减轻症状。
比如病人发烧严重,或头痛厉害,可以用退热止痛片,有利于减少病人精神上的痛苦和体力消耗。
这仅适用于症状严重的病人,如果症状不严重,没有什么急切的工作等待你去做,有什么必要吃药呢?身体调高体温,就是为了征集、调动更多免疫部队,奔赴抗病毒的战场。
⑧药物不能治疗感冒,我们对感冒难道就束手无策,只能等待自愈吗?也有一些手段,有助于它的自愈。
⑨让我们看看什么是感冒。
我们感觉到冷的时候,往往会缩起身子,甚至起一身的鸡皮疙瘩,因为身体有保温机制。
身体不知道未来的气温会升高还是降低,为了防止被冻伤,一遇冷,就会给自己最大的防护器官——皮肤下指令,让毛孔收缩,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同时,避免冷气进来。
身体内很多时候储存过多的热量,需要发散出来,现在毛孔收缩,热出不来,就会出现发烧等感冒的症状。
⑩显然,治疗感冒得散热,需要打开所有的散热的通道。
皮肤是很重要的散热和排毒器官,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会打皮肤的主意。
国外的做法是,用酒精擦皮肤,通过酒精的挥发,带走热量。
中国人喜欢盖被子,让身体意识到外面并没有那么冷,找开毛孔也不会进来很多冷气。
慢慢地,毛孔打开了,憋在体内的热量,就会散发出来。
有些人用凉毛巾覆盖在额头上,有人用冰块降温,还有人使用姜和葱白煮水,发散热量,都是同样的道理。
⑪不过,用冰块降温退烧快,容易反弹,接下来,身体的保温机制又会重新启动,比如紧闭毛孔保温。
所以,病人可能会出现相当一段时间的低烧症状,建议此法只用于高烧急救。
我主张发汗解表散热,表里双解,打开所有的排毒通道,此法比较彻底,不容易反弹。
⑫治疗感冒的第二条途径是多休息,多喝水。
多喝水容易理解,散热和排毒需要水作为载体,多喝水,有利于这些工作的进行。
另外,血液要把免疫力部队运输到病毒所在的地方,需要能量,休息可以节省能量,加快白细胞的运输。
而且,睡觉的时候,淋巴系统的功能更加强大,抗病毒的效果更好,有利于解决感冒引起的发炎等问题。
⑬除了多休息,多喝水,感冒的时候,家里人一般会买很多好吃的东西,这是否有利于病人的恢复呢?要看这些东西是否真的富含营养,以及是否好消化。
感冒的时候,需要吃有营养的东西,以便身体有充足的能量,消灭病毒、排毒散热。
如果这些食物不容易消化,就会长时间堆积在肠胃里,身体会调动更多能量来消化,导致没有充足的能量运输白细胞来消灭病毒,也不利于皮肤的散热排毒。
⑭治疗感冒,只有两种途径,一是打开所有排毒散热的通道,二是多休息,多喝水,做到这两条,感冒一般就会很快痊愈。
8. 治疗感冒,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让它自愈?(4分)期末监测卷(八年级语文)第3页共9 页9. 第⑤段中加点的“可能”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10. 文中第10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说说其作用。
(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
(16分)山果黄兴蓉我从北京出发到云南元谋县,进入川滇边界,车窗外目之所及都是荒山野岭。
火车在沙窝站只停两分钟,窗外一群约十二三岁破衣烂衫的男孩和女孩,都背着背篓拼命朝车上挤,身上那巨大的背篓妨碍着他们。
我所在的车厢里挤上来一个女孩,很瘦,背篓里是满满一篓核桃,她好不容易把背篓放下来,然后满巴掌擦着脸上的汗水,把散乱的头发抹到后面,露出俊俏的脸蛋儿,却带着菜色。
半袖的土布小褂前后都是补丁,破裤子裤脚一长一短,也满是补丁,显然是山里的一个穷苦女娃。
车上人很多,女孩不好意思挤着我,一只手扶住椅背,努力支开自己的身子。
我想让她坐下,但三个人的座位再挤上一个人是不可能的,我便使劲让让身子,想让她站得舒服些,帮她拉了拉背篓,以免影响人们过路。
她向我表露着感激的笑容,打开背篓的盖,一把一把抓起核桃朝我的口袋里装,我使劲拒绝,可是没用,她很执拗。
慢慢地小姑娘对我已不太拘束了。
从她那很难懂的话里我终于听明白,小姑娘十四岁了,家离刚才的沙窝站还有几十里,家里的核桃树收了很多核桃,但汽车进不了山,要卖就得背到很远的地方,现在妈妈病着,要钱治病,爸爸才叫她出来卖核桃。
她是半夜起身一直走到天黑才赶到这里的,在一个山洞里住了一夜,天不亮就背起篓子走,才赶上了这趟车。
卖完核桃赶回来还要走一天一夜才能回到家。
“出这么远门,你不害怕吗?”我问。
“我有伴儿,一上车都挤散了,下车就见到了。
”她很有信心地说。
“走出这么远,卖一筐核桃能赚多少钱?”“刨除来回车票钱,能剩下十五六块吧。
”小姑娘微微一笑,显然这个数字给她以鼓舞。
“还不够路上吃顿饭的呢!”我身边一位乘客插话说。
小姑娘马上说:“我们带的有干粮。
”那位乘客真有点多话:“你带的什么干粮?”“我已经吃过一次了,还有一包在核桃底下,爸爸要我卖完核桃再吃那些。
”“你带的什么干粮?”那位乘客追问。
“红薯面饼子。
”周围的旅客闻之一时凄然。
就在这时,车厢广播要晚点半小时,火车停在了半道中间。
我赶忙利用这个机会,对车厢里的旅客说:“这个女孩带来的山核桃挺好吃的,希望大家都能买一点。
”有人问:“多少钱一斤?”女孩说:“阿妈告诉我,十个核桃卖两角五分钱,不能再少了。
”我跟着说:“真够便宜的,我们那里卖八块钱一斤呢。
”旅客纷纷来买了,我帮着小姑娘数着核桃,她收钱。
那种核桃是薄皮核桃,把两个攥在手里一挤就破了,生着吃也很香。
一会儿,那一篓核桃就卖去了多半篓。
那女孩儿仔细地把收到的零碎钱打理好,一脸的欣喜。
期末监测卷(八年级语文)第4页共9 页很快到了站,姑娘要下车了,我帮她把背篓背在肩上。
然后取出一套红豆色的衣裤,放进她的背篓。
对她说:“这是我买来要送我侄女的衣服,送你一套,回家穿。
”她高兴地侧身看那身衣服,笑容中对我表示着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