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拒绝早恋主题班会

拒绝早恋主题班会

第一环节:什么是早恋?
早恋:
通常意义上是指发生在生活、经 济上不能完全独立,同时又比法定 结婚年龄小很多的青少年这一特定 群体里的恋爱行为,如中小学生的 恋爱就是属早恋。
早恋=真爱?
❖ 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爱情” 的:
男女相爱的感情。一般情况下, 爱情发生在一男一女之间,相爱 的两个人有共同的追求,愿意为 共同的未来努力,愿意为对方付 出自己的所有。从社会学角度讲 爱情的终极目标是婚姻。这样看 来,我们最初的男女之情和这个 定义是相隔颇远的。
你是否将会陷入早恋的泥潭?
❖ 你平时听说的那些有早恋现象的同学,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
❖ 1.从小受到爱情故事熏陶较多,并产生一些爱情渴望和幻觉 ❖ 2.没有人生目标,追求人生享受,厌倦学习 ❖ 3.学习有困难,缺乏自信,一旦有人示爱就受宠若惊。 ❖ 4.心灵空虚、孤独、颓废,希望找点刺激玩玩 ❖ 5.因父母离异或家庭不和,在家里缺乏关爱,而又家教不严 ❖ 6.对异性特别感兴趣 ❖ 7.看了不该看的东西,便想做不该做的事 ❖ 8.感情易冲动,可以为芝麻大的事而
(1)经济尚未独立。中学生的经济来源依 赖于父母或他人,自己还不能独立。
(2)事业上尚未定向。中学时代是打基础 的时期,将来从事何种事业,还未定向。 大量事实证明,中学生恋爱后,感情往往 被对方所牵制,学习容易分心,从而导致 成绩下降。
早恋的特点
1、早恋往往难以持久,缺少承诺,大 多是没有结果的;
2、早恋多半是不理智、不成熟的选择, 容易造成过度狂热和痴迷,从而影响学 业;
3、早恋在遇到波折---感情转移、争吵、分离等
情况时,易于产生偏激行为,如殉情、恶性报复、 离家出走、患忧郁症等;
4、早恋发于青春期性躁动期,自我约束力较弱, 有可能在一时的性冲动之下,稀里糊涂地发生并 非自愿的性关系,更难以承担这种关系造成的怀 孕、堕胎的严重后果。
❖ 2、感染性。早恋往往具有“流行”的性质,有的班级谁也不谈恋爱, 但在另一个班如果有几个在谈,很快就会像连锁反应一样,感染其 他同学。甚至有些同学会为自己还没有恋爱而自卑。
❖ 3、单纯性。中学生的早恋是很单纯的,爱就是一切。不附加任何条 件,往往说不出明确和充足的理由。因此,中学生的感情是幼稚和 纯洁的。
教养等缺点误以为有个性
早恋,你该付出的沉重代价!
❖ 分散精力,影响学习,不利于青少年的 成长。
❖ 走上犯罪道路的开端。
❖ 家庭纠纷的祸根。早恋往往不能取得双 方家庭的同意,即使成功也难获得家庭 和睦。
鲜血灌溉的早恋之花(一) 分手未遂,蓄意杀人
❖ 这个故事发生在去年徐州某中的学初三。男生黄某,人长得漂亮,学习又很出众, 一直是同学羡慕的对象。可是,在三个月以后,黄某的成绩就一落千丈。原来, 他与班上的女生李某谈起了恋爱。黄某每天疲于应付约会和小纸条,课上要么分 神,要么打瞌睡,老师讲的知识根本听不进去,作业无法完成,只得抄袭。看着 老师、家长失望的眼神,他后悔莫及,他向李某提出了分手,没想到李某却不同 意,因为她已经怀孕了,要黄某负责。黄某吓傻了。他要求李某打胎。李某害怕 打胎,更怕让家人知道,她要黄某与他一起离家出走,黄某觉得一个初中生出去, 根本养不活自己,更不要说还要培养孩子,所以坚决不同意,于是两人大吵起来, 最终不欢而散。事后,黄某一想到自己的前途就这么毁了,他痛心疾首。他要改 变一切,却又无能为力,他终于产生了罪恶的想法,让李某和他的孩子永远从这 个世界消失。于是,在一个星期天的晚上,他骗李某来到高楼楼顶,终于伸出罪 恶的双手,将李某推进深渊,也将自己推进了深渊。
❖ 案例:
❖ 杜X,男,某校初二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交际, 学习成绩处于中等水平。在班上,杜X属于不起眼 的学生。前几天,班主任在下班的路上,看到他与 一位同班的女生在冷饮店一边吃冷饮,一边有说有 笑,在以后的几天里,班主任又看到了两次类似的 情形。当班主任侧面问及此事时,杜X说:“我看 到周围有些同学成双成对,下课后便到冷饮店边吃 边聊天,心里很羡慕,所以就约了我们班的XX一起 出去。”
早恋≠真爱
❖ 据调查显示,中学生的“早恋”更多的是是由外貌的吸引开始的,往
往是因为新的更吸引人的外貌而结束的。还有一部分早恋的人分手的原 因是因为升学,两地分离,共同语言的缺失导致感情的淡化。也就是说 早恋的基础是极其不稳固的,是在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极容易发生变 化。
❖ 年少的时候,我们的思想是极其不稳定的,也就是说我们常常会因为 某件事情的发生而改变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样,我们的爱情观也 会随时发生变化,不稳定的爱情观不会有稳定的爱情存在的。不稳定的 感情自然带来不稳定的心情,而特定的年纪决定了早恋人群的自我调节 能力极差,所以必然引发各式各样的问题。 十几岁的时候正是一个 人融入社会,开始人际交往的开端。在这个时候沉迷于和一个异性的感 情,必然会影响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将来进入社会的适应。 所以,从一个社会个体顺利发展的角度来讲,爱情来的不应该太早。
鲜血灌溉的早恋之花(二)
今年的四月,在安徽省某中学,发生了令人心惊肉跳的 事件。初一8班的女生江某跳楼自杀了。原因是她与邻 班的一位男生发生了恋爱关系。但不久,江某又发现 那男生又另有新欢了,江某很痛苦,决定“用自己生 命挽回她的爱人,希望她的爱人抱着她的身体哭泣” (引遗书原话),于是,在一天阳光灿烂的早晨,江 某嘴里叫着那位男孩的名字,从五楼跳下。她的遗言 实现了,爱她的人哭天喊地,惨不忍睹,不过,不是 那男孩,而是深深爱着她的父母!
❖ 从以上的案例和中学生早恋的类型中,我们还可归纳出中学生早恋 有以下特征:
❖ 1、朦胧性。中学生的早恋只是一种朦胧的对异性的眷恋和向往,在 他们中间还没有产生深沉执着的情爱,也很少有自觉的一对一的, 以建立家庭为目标的道德感。他们之间存在一些模糊不清的感情, 似乎是爱,似乎又不是爱。有的是把某个异性的好感当成了爱;有 的是由于偶尔的好感,也有的是羡慕对方的知识和才能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