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5章 区域发展的整体评价(2)

第5章 区域发展的整体评价(2)


一、竞争力的概念及分类
二、区域竞争力及其评价 三、国家竞争力及其评价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教学目标:
认知 目标
理解区域竞争力的概念,掌握区域竞争力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定量评价方法——多因 素综合评价法
能力 目标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二、区域竞争力及其评价
(-)区域竞争力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为什么我国京津唐、长江
区域竞争力的概念
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 发达?
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本、科技
日本的电子产品为什么风 靡全球? 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的能力 以色列的国民收入为什么那 么高(2.7万美元)?
一、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分类
2008年河南省人民 政府为承接珠三角地区 的产业转移,拟在许昌 和平顶山两个地方选择 建设以电力装备制造业 为主体的省级重点产业 集聚区-中原电气谷, 最终选择建在了许昌, 为什么?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科技三项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申请三 种专利数、县级以上科研机构人均科研经费支出
实际利用外资额、外商直接投资额、进出口总额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未居民存款余额、农民人均纯收入、恩 格尔系数 每万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文盲和半文盲占15岁以上人口的比 例、人均受教育年限 基尼系数、城镇化率
生活质量
政府效率
注意:

围绕评价目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依据量化原则、一致性原则、简明已操作原则、 独立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二)区域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2、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方法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主要内容
一、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分类 二、区域竞争力及其评价 区域竞争力的概念
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重点)
区域竞争力评价方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法(难点)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2)省级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南京大学教授
因素 区域经济实力 产业竞争力 区域基础设施状况 区域投资能力状况 科技实力 对外经济发展状况 居民生活水平 人口素质 社会发展 因子
崔功豪)
人均GDP、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 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近五年三次产业平均增长速度,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 铁路密度、高等级公路密度、民用航线数、百人拥有电话数(固定电 话和移动电话)、万人拥有互联网用户的个数、供电保证率、供 水保证率、万人拥有医生人数 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年平均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上市公司融资额
二、综合性指标体系
1.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UNRISD)的指标体系
2.物质生活质量指数(PQLI)指标体系 3.人类发展指数 4.刘再兴的9指标体系 5.厉以宁的26项指标体系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Scienc力评价定 量分析的技能
情感 目标
通过课后作业训练,培养同学们的科研 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以年均 百分之九以上的增长率持续快速增长,创 造了经济增长的“中国奇迹”。中国一跃 成为GDP的“世界老二”,并大有赶超 美国之势。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二)区域竞争力评价
1、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三大经济区域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李小建)
经济实力(f1)
经济管理水平(f 2) 涉外能力(f 3) 科技竞争力(f 4) 基础设施(f 5) 国民素质(f 6)
第一节
区域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一、单一指标
总量指标:总量指标、国民生产总值、绿色GDP 平均指标:人均GDP、人均纯收入、人均财政支出、 人均文教科学卫生事业消费等 相对指标:GDP增长率、城镇化水平、恩格尔系数、 霍夫曼系数、基尼系数等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Y 100
n
2012年人 从小到大 标准化后 均GDP 排序 分值 (元) 62628.43 17 94.44 45699.01 15 83.33 23065.38 5 27.78 40479.52 13 72.22 28605.51 8 44.44 31337.79 10 55.56 17788.2 1 5.56 44692.37 14 77.78 30628.06 9 50.00 19259.91 2 11.11 23064.33 4 22.22 19576.56 3 16.67 25921.73 6 33.33 51262.83 16 88.89 27935.39 7 38.89 31858.82 11 61.11 35027.53 12 66.67 64810.72 18 100.00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多因素综合评价法
(1)因素因子的确定
评价因子由于单位不同(比 如人均GDP和每万人拥有的 医生人数),无法进行比较 分析,所以要进行无量纲化 处理
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合适的指标体系。
(2)对因素因子的属性进行调查并进行标准化处理 因素因子的属性值可以通过统计数据、实际调查等 多种方式取得。因素因子标准化的方法主要有位序 标准化和极值标准化。
一、竞争力的概念及其分类

竞争力是指一个行为主体与其他行为主体竞 争某种(些)相同资源的能力。 从竞争的行为主体来看,可将竞争力分为四 个层次上的竞争:



一是企业与企业的竞争,即企业竞争力;
二是产业与产业的竞争,即产业竞争力; 三是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即区域竞争力; 四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即国家竞争力。
b、极值标准化
区域号 地级市
Yij 100 ( j )
X ij X j X max X min
Yij——第i个区域的第j项因子分值;
α(j),Xj——当第j项因子指标与区 域竞争力正相关时,α(j)= l且 Xj=Xmin;当 第j项因子指标与区域竞 争力负相关时,α(j)= —1且 Xj=Xmax; Xij——第i个区域第j项指标值;
(3)城市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中山大学教授 魏清泉)
因素 经济 竞争力 一级因子
经济总量及其效益 产业结构状况 产业集聚度 城市基础设施
二级因子
城市 GDP总量、人均 GDP、百元投资利税率、全员 劳动生产率 城市二、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例(%) 主导产业占全国同行业的比例 货运总量、客运总量、民航线路数、城市道路密度、 城市用电保证率、城市用水保证率、城市每千人拥有 互联网的用户 医院总床位数、城市人均医生数、城市的大中学校 数
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创造价值的能力
为其人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二、区域竞争力及其评价
(-)区域竞争力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区域竞争力研究意义 扩大了研究的视野,讨论如何提升区域竞争 力,创造竞争优势,来为本区域经济发展在大 区域中进行资源优化配置; 为区域经济战略与决策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人均GDP(f11)、GDP增长率(f12)、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f13)、人均非国有固定资产投资(f14)
非国有企业工业产值比重(f 2)、流动资产周转次数(f 22)、产品 质量合格率(f 23)、新产品产值率(f 24) 贸易依存度( f 31)、人均实际利用外资( f 32)、人均旅游收入( f 33)、外资企业进出口额占GDP的比重( f 34) 三种专利批准量(f 41)、县级以上科技机构工作人员数(f 42)、县 级以上科技机构人均经费支出(f43)、技术市场成交额(f 44) 铁路面积密度(f 51)、公路面积密度(f 52)、邮电通信工作人员数 (f 53)、工业废水处理回用率(f 54) 每十万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人数(f 61)、人均教育支出(f 62)、城 镇人口比重(f 63)、万人拥有医生数(f 64)、15-64岁人口 比重(f 65)
基本设施竞争力
社会服务设施
金融 竞争力 科技 竞争力 对外开放度 人口 竞争力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年平均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上市公司融资额 科研费占GDP的比重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 科技成果转化率 实际利用外资的数量 外资企业净出进口额占GDP的比重 每年接待中外旅游总人数 人口数量 人口素质 就业状况 城市人口收入及消费状况 社会公平 居住状况 交通状况 环境质量 社会治安 社会保险 人均地方财政收入 人均地方财政支出 每百人供养的政府行政人员 城市人口总数 每万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平均受教育年限 城市失业率 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恩格尔系数 基尼系数 城市人均居住面积 城市人口平均每天上下班的路途时间 城市人均绿地面积、城市空气质量指数 城市人口犯罪率 城市医保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