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gjb 9001a检查内容和方法
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gjb 9001a检查内容和方法
4.对质量方针连续适宜性方面是否得到评审(治理评审中)?
5.是否制定了质量方针在组织内进行沟通并使职员明白得、执行的措施及实施成效(结合各现场审核)?
6.质量方针的操纵方法(批准公布、评审、修定等)?
5.4策划
5.4.1质量目标
1.查组织的质量目标及分解到各有关层次的质量目标,质量目标是否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
2.是否明确培训需求或采取的措施,以满足人员需求。
3.是否按打算完成并评判培训及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4.查是否适当地储存了教育、培训、技能和体会的记录?
5.查是否对新上岗人员和转岗人员进行了培训和资格考核。
6.查是否对职员实施定期培训和知识更新,并按规定的要求持证上岗。
抽查有关部门
1.是否按规定要求进行人员配置。
1)那个地点要查的要紧是最高治理者及最高治理层是否参与策划;
4.查质量治理体系变更策划和实施时,是否能保持其完整有效。
5.5职责权限和沟通
5.5.1职责和权限
1.是否规定了组织内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权限,查规定文件。
2.查职责、权限是否明确、和谐,相互间是如何沟通的。
3.查最高治理者的职责中是否明确了最高治理者应对组织的质量治理和最终产品质量负全责。
1)设计输出能否针对输入验证的方式提出?
2)放行前是否得到批准?查适宜性和充分性?
3)输出能否满足输入要求?
4)输出内容是否提供了:采购、生产和服务信息?
5)是否规定了产品安全、正常使用所必须的产品特性?
6)是否标出了关键特性和重要特性。
2.是否编制了关键件、重要件项目明细表。
7.3.4设计和开发评审
2.结合7.2.1及8.2.1,是如何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和满足。
3.顾客对本企业产品的期望是什么?
4结合对后面内容的审核,综合评判是否能确保顾客的要求予以满足。
5.3质量方针
1.质量方针是否反映本单位特色,与组织的总宗旨是否相适应。
2.质量方针中是否承诺满足要求和连续改进QMS的有效性。
3.质量方针中是否提供了制定和评审目标的框架?
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gjb 9001a检查内容和方法
注:宋体字表示按GB/T19001的检查内容,楷体字表示GJB-9001增加的内容
标准条款
检查内容和方法
1.2应用
1.查质量手册删减细节是否合理。
2.结合对产品实现过程审核,核对删减是否权在第7章内同时不阻碍其表明的能力和责任。
3.查对分包及外包过程、(结合7.4)产品范畴、难其手册的适用范畴。
3)查组织有能力满足要求的依据;
4)查没有形成文件的顾客要求,在接收前是否进行了确认;
5)产品要求变更时,有关文件是否及时修改,如何确保有关人员明白。
7.2.3顾客沟通
1.查组织是否确定并实施了与顾客沟通的安排。
2.对产品信息的收集、治理、反馈处理是否及时有效。
3.咨询询合同或订单的处理及其修改是否及时。
3)对评审提出的咨询题是否采取了必要的措施,查措施的实施和跟踪记录。
2.参加评审人员是否包括了有关职能部门的代表。当合同要求时,是否通知顾客或其代表参加评审。
3.当合同要求时,是否把评审结论和跟踪的结果向顾客或其代表通报。
7.3.5设计和开发验证
1、索要所有应进行产品验证的记录并抽查数份验证要求及记录,查:
3)是否确定了设计和开发的职责和权限?组织接口、职责分工、权限是否明确?是否明确了对参与设计和开发的供方的治理和操纵要求;
4)是否明确了时期放行是准则和完成的标志;
5)是否明确了产品的标准化要求,以及设计和开发中使用的标准和规范;
6)是否规定了可靠性、修理性、安全性和保险性等保证活动;
7)是否规定了对新技术、新器材、新工艺的操纵活动;
6.4工作环境
1.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应具备的工作环境是否确定。
2.是如何提供和治理这些工作环境(查治理部门职责及有关规定及治理记录)。
6.5信息
1.查是否明确了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信息有哪些。
2.查是否明确了信息收集、分析、处理、贮存、传递的途径、方法和职责。
3.查是否利用信息进行连续改进。
7产品实现
5.治理职责
5.1.治理承诺
1.通过与最高治理者交谈和查阅提供的文件证据,核查最高治理者的职责:
1)如何认识并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2)结合5.3、5.4.1、5.6查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是如何制定,如何组织主持治理评审;
3)如何确保获得所需的资源。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1.通过与最高治理者交谈,了解如何认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4.查是否设置了专门的质量部门,并能独立行使职权。
5.查组织内各级人员是否有越级反映质量咨询题的权力。
5.5.2治理者代表
1.是否指定了一名治理者为治理者代表,该治理者是否是最高治理层中的成员。
2.询咨询治理者代表的职责和权限与其它治理者的关系是否明确。
3.查治理者代表是否向最高治理者报告工作,报告内容是否包括质量治理体系业绩及改进需求。
1)查输入内容是否完整、清晰、功能和性能要求是否明确;是否包括了可靠性、修理性、安全性、保证性等要求;
2)有无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要求;
3)是否利用往常类似设计提供的信息,是否有继承性;
4)是否明确了产品特有的其他必需的要求(如安全等)。
2.查设计输入评审证据。
7.3.3设计和开发输出
1.索要所有应提供的产品的设计开发输出文件并抽数份输出文件,查:
4.如何处理顾客的反馈与埋怨(本条款可结合8.2.1同时审核)。
7.3设计和开发
7.3.1设计和开发策划
1.咨询询组织是如何进行设计和开发策划的,并抽查Ⅹ项具体产品的策划结果(产品、过程):
1)设计和开发时期划分是否清晰、符合产品特点:
2)查策划输出是否确定了每个时期的评审、验证和确认等;是否规定了操纵节点和操纵方法。
5.6.3评审输出
1.查治理评审形成了哪些决定和措施,包括QMS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和产品改进,资源需求。
2.治理评审提出的决定和措施的实施成效,有无跟踪验证情形。
6.资源治理
6.1资源提供
1.询咨询最高治理者是如何确定所需的资源,又如何确保获得这些资源。
2.查是否提供了确定的资源,按照对产品实现及测量分析改进板块的审核,证实所提供的资源是充分的。
2)“管评”是如何评判其QMS的适宜性、充分性及有效性;
3)评审的内容有没有包括评判QMS改进机会和有哪些需要变更的,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组织结构等。
5.6.2评审输入
1.查治理评审记录,看评审输入的信息是否包括标准a~d、f、g的内容,以及重要的质量咨询题归零情形和与质量有关的财务数据等。
2.查以往治理评审跟踪措施的实施情形及成效。
4.在提升“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方面做了那些工作。
5.5.3内部沟通
1.组织建立了哪些内容沟通过程(有无具体沟通方法、渠道、内容及职责等)。
2.结合对各过程的审核,查有关信息、记录,表明已进行了沟通,能确保QMS正常运行。
5.6治理评审
5.6.1总则
1.通过查阅治理评审记录与最高治理者交谈:
1)“管评”是否由最高治理者主持,是否按策划的时刻间隔进行:
7.1产品实现的策划
查产品设计、运作主管部门、质量治理划(质量打算)输出与QMS其它过程要求是否一致。
3.策划内容是否确定了:
1)产品质量目标和要求;
2)具体产品的过程、文件和资源需求;
3)产品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活动和接收准则及所需记录。
4.查对复杂产品实现过程中的风险是否进行了识不和分析,并规定了操纵措施。
8)是否确定了监视和测量的需求;
9)是否规定了对元器件的选用、采购、监制、验收、选择、复验以及失效分析等活动的要求;
10)是否明确了运算机软件的质量治理要求
2.查是否进行了特性分类活动;
3.查是否编制了工艺总方案;
4.策划输出是否进行了动态治理。
7.3.2设计和开发输入
1.索要所有应进行设计和开发的产品的输入记录并抽数份输入记录查:
2.职员的质量意识。
6.3基础设施
查职能分工的主管部门
1.询咨询为了使产品符合要求,确定了哪些基础设施,如何确定的。
2.查关键、重要过程确定的设施其过程能力能否满足。
3.所需设施是否包括了标准中a、b、c(即场所设施、过程设备、软件及支持性服务等)查设施是否配套。
4.上述设施是否得到爱护?查设备清单、爱护记录。
3.在对各项活动审核时,关注下列章节的质量记录是否齐全、清晰。
5.6.1、6.2.2C、6.3、7.2.2、7.3.2、7.3.4、7.3.5、7.3.6、7.3.7、7.4.1、7.5.2d、7.5.3、7.5.4、7.6(a)、7.6、8.2.2、8.2.4、8.3、8.5.2(e)、8.5.3(d)
5.查是否明确了技术状态的治理活动。
6.查质量打确实是否经顾客或其代表认可(合同要求时才查)。
7.查有无过程(工艺)的开发和策划(应用7.3)?
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查合同治理部门
7.2.1与产品有关的要求和确定
1.查组织是如何确定产品的要求的。
2.抽查Ⅹ份组织确定的产品要求:
1)看规定的要求是否明确,包括了交付及交付后的活动要求;
4.1总要求
1.组织在制定、实施保持QMS和连续改进其有效性中是否应用了过程方法,是否遵循P、D、C、A方法。
2.在审核5、6、7、8章后综合评判其QMS是否符合要求,并评判其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4.2文件要求
4.2.1总则
结合文审结果,现场检查,
1.查各层次文件是否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