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练习一姓名:
1、右图是某动物园示意图
(1)小红:“我用(3,0)表示大门的位置。
”
(2)其他场馆的位置分别为:熊猫馆(,)、海洋
馆(,)大象馆(,)、猴山(,)。
(3)在图上标出下面场馆的位置。
飞禽馆(1,1)、猩猩馆(0,3)、狮虎山(4,3)。
2、李兵:“天文馆在16页,B3”。
(1)在图上标出天文馆、少年宫、五
爱城所在的区域。
(2)像“地名索引”中那样表示出游
泳馆、邮电大厦、医院、红星剧场和
火车站所在的位置:
少年宫(17—B4),游泳馆(),邮电大厦(),医院(),红星剧场(),火车站()。
3、(1)找样子写出下图中字母的位置:(2)描出下列各点并依次连成封闭图形,A( 5,8 )、B(,)、C(,)、看看是什么图形。
D(,)。
A(5,9)、B(2,1)、C(9,6)、4、(1)先写出三角形各个顶点的位置,在分别画出
三角形向右和向上平移5个单位后的图形。
(2)写出所得图形顶点的位置,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6、(1)像小红那样,描述一下其他
建筑的位置。
(2)王玲家在学校以东300m,再
往北400m处;赵华家在学校以东
800m,再往北700m处。
在图中
标出这两位同学家的位置。
(3)周六,王玲的活动路线是
(3,4)→(4,3)→(6,4)→
(3,6)→(3,4)。
说一说她这
一天先后去了哪些地方。
图书馆所在的位置可以用
(4,3)表示。
它在学校
北偏东约53°,500m处。
过热与过烧的区别
过热是由于锻造加热温度高,存在一定的保温,导致晶粒快速张大,而产生的过热组织.但是过热组织还有一种可能,是加热温度很快(比如感应加热),晶粒没有出现快速张大现象,但是锻造过程很快,产品是终锻后温度高,在锻后堆冷的时候晶粒继续张大,而产生过热组织.
过热:加热转变终了时所得奥氏体晶粒一般均较细小。
但如果在转变终了继续升高温度,则如前所述,奥氏体晶粒将继续长大。
如果仅仅是晶粒长大而在晶界上并未发生能使晶界弱化的某些变化,则被称为过热。
过热将使随后的缓冷所得的铁素体晶粒、珠光体团以及随后的快冷所得的马氏体组织变粗,这将便钢的强度和韧性变坏。
因此必须用再次热处理来校正由于加热不当而出现的过热现象。
过热:钢被加热到Ac3(见铁碳相图)以上某一温度,随着奥氏体晶粒的长大,在粗大的奥氏体晶界上,发生了化学成分的明显变化(主要是硫的偏析),在冷却时,或者在原始奥氏体晶界上保持了硫的偏析,或者产生了第二相(主要是硫化物)质点的网状沉积,导致晶界脆化,使钢的拉伸塑性和冲击韧性明显降低的现象。
如果没有硫的析出,不算是过热。
钢的过热温度
1200~1350℃之间。
过热钢的特征:
1、宏观断口:产生结晶状断面或无金属光泽的灰白色粒状断面
2、显微特征:
粗大的A(奥氏体)晶粒,魏氏体组织,原始A晶界处S偏析或硫化锰沉淀
3、过热钢的机械性能:
塑性和冲击韧性明显降低,对强度和硬度基本无影响
4、钢发生过热后的补救措施:
正火,淬火和回火(注:钢淬火后都需要回火以提高其塑、韧性)
过烧:如果加热温度过高,不仅奥氏体晶粒已经长大,而且在奥氏体晶界上也已发生了某些能使晶界弱化的变化,称之为过烧。
过烧的零件已经产生晶间裂纹。
过烧:钢被加热到接近固相线或固-液两相温度范围内的某一温度后,在十分粗大奥氏体晶界上不仅发生了化学成分的明显变化(主要是硫和磷的偏析),而且局部或整个晶界出现烧熔现象,从而在晶界上形成了富硫,磷的液相。
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晶界上产生富硫,磷的烧熔层,并伴随着形成硫化物,磷化铁等脆性相的沉积,导致晶界严重弱化,从而剧烈降低钢的拉伸塑性和冲击韧性的现象。
钢的过烧温度:
通常比过热温度高几十至一百度左右
过烧钢特征:
1、宏观断口
无金属光泽的灰白色石状断面
2、显微特征
粗大的A晶粒,魏氏体组织,原始A晶界处富P,S烧熔层及原始奥氏体晶界上硫化锰和磷化铁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