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正方辩友是主修经济学,众所周知,经济学是现代的一个独立学科,是关于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
是由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开始奠基的,但恰恰亚当斯密在《国富论》的第一章就写了分工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分工越细的地区,经济越发达,现代社会需要专才是由分工决定的,建议你看看《国富论》第一章再来辩论。
从大来讲,中国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又是社会主义又是资本主义,这不是说专比全更适应社会需要吗?从小来讲,对方辩友从众多领域选择了经济学这门专业,对方辩友已经用自己的例子证明了我方的观点;从远的来讲,神农,扁鹊,华佗,张仲景专于医而名于医;从近的来讲,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辈子都专业水稻培植专业,已经有不止一个的例子告诉我们,专才比全才更适应社会需要,对方辩友难道还想在全才一条道上走到黑吗?
最近的神曲江南Style,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不都是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坚持的成果吗?
专才是新知识的开拓者,而全才只能更在其后去学习
请问对方辩友在高中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分科不是专才更吃香的体现吗?
很简单的比喻,专才就是拳头,全才就是手掌,请问打到敌人是用拳头还是冲上去给她几嘴巴呢?
专才好比剑锋,锐不可当,全才好比盾牌,全面发展,狭路相逢勇者胜,剑走偏锋方能取胜!
韩寒如果现在这个时代能出全才,那便是应试教育的幸运和这个时代的不幸。
如果有,他便是人中之王,可惜没有,所以我们只好把“全”字人下的“王”给拿掉。
时代需要的只是人才。
我以为现在中国的教育越改革越奇怪了。
仿佛中国真的紧缺全才,要培养出的人能今天造出一枚导弹,明天就此导弹写一篇长篇并获茅盾文学奖,后天亲自将其译成八国文字在全世界发行似的。
假如真有这种人我宁愿去尝他导弹的滋味。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EMBA英文全称为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 TION,直译为高级管理人员MBA,或高层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
它是由芝加哥大学管理学院首创。
1 上海交通大学所推行的顶天立地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商业周刊经济学院里面告诉我们说,日本终年被裁员都是全才型的人呢?
3在美国麻省大学的教授作了一个调查,他发现电影工业萧条时期专心一意的演员,反而有利于生存,电影选角的时候,为什么都是选的只要专业的演员,而不是全才型的演员
4 请问在一个节目准备时期,帮你弄头发和化妆的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
5 如果管理不是一个专业为什么会有企管系的专业出现呢?
6 对方刚刚其实举了很多例子都是说,一个工作里面它需要很多的条件,他把这些条件都叫做全才,这样是不合理的
7 香港7个EMBA的执行长都说我们培养的是专才,你们作何解释?
8 上海4大所也就是全国最优秀的4个会计所,他们都是会计精英的专业型代表,这个正是说明专才比全才更能在社会中立足!
9 转一个行业并不是说明这个人是在想一个全才方向发展,他可以转,但是在转的时候就要一心一意做好这个行业的东西,不然是不会成功的!因为人很可怜,他仅仅只有一点点有限的时间,有限的青春,有限的精力去做,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再去做别的事情了!
10 在一个NBA中为什么要分中锋,前锋,与后卫?
11,我在这里会说会写会站起来,那么我也是一个全才了?
12,日本在1970年提出要回外语,会商务,会科技的全才型日本人,可是历史告诉我们,这批人到后来都失业了
13,如果按对方辩友所说,一个物理学家也会数学,那么他也就是全才了?这显然是说不通的,哪个物理学家不会数学呢?
14,中通社在2005年也指出,大陆高级人才的需求特征也明显转向某个领域的专门型人才,她说专才才是新宠
全才:顾名思义,就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根据97 版现代汉语词典104 页的解释,全才指的是在一定范围内各个方面都擅长在一定范围内各个方面都擅长的人才。
他要求具有广阔的知识储备和多种技能,简单在一定范围内各个方面都擅长地说就是具有知识综合化、技能多样化、使用变动能力强等特点。
它是在特定范围内对各个领域都有所涉猎的知识面广博的复合型人才。
“专”指的是集中在某一件事或物上,专才:根据97 版现代汉语词典1649 页的解释,专才指的就是某一个专业领域某一个专业领域内具有较多专业知识、较熟练专业技能的人才。
某一个专业领域
请问对方辩友,我是用心专一地做一个专才更精深呢?还是把我的时间精力铺散开来,做一个全才做得更精深呢?
日本人忧心忡忡地提出了一个2006 年全才危机问题,请问对方辩友对此如何理解?
请问对方辩友加入WTO 以后你认为对我国的人才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而人事部副部长告诉过我们:现代社会最需要的人才有两样。
第一样是WTO 专业人才,第二样是专业技工。
对方辩友如何理解的。
专才不能合作吗?我们想一想一个集体,总是有主管财务的,主管驾驶的,主管公关的这样的人才来构成,才能构成一个公司难道我们需要的都是全才吗?那一个CEO 就够了。
(四)反三:请问如果你我两个人,一起开一家电脑软件公司,您会倾向于首选雇佣全才呢还是专才呢?正三:我当然看如果这个人,他的知识综合化,他的技能多样化,他的适应能力又强,我认为这就是我最合适的人选。
反三:好,那就是说我们更需要通才,随着公司的规模发展,我们是需要顺应现代企业的制度,更加雇佣一些专门的人才,还是继续雇佣全才呢?至少一个明智的企业都不会选择全才吧
(五)一个人是不是应该追求全面化?正三:我认为一个人确实应该追求通化,这恰恰是马克思最终理想告诉我们人应该全面发展。
反三:一个宠物医生,他本来会治疗各种宠物的病,现在是不是要让他也学会给人开刀呢?这样就能更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成为了全才了呀!
(六)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提供了一份《2009中国人才报告》,该《报告》显示,我国现阶段将大量需要如下人才:以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人才;信息技术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环境保护技术人才;物流人才;金融服务人才;律师人才;体育事业管理人才;石油勘探开发人才;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等。
该《报告》预计到2015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000 万人,而需求总量为6000 万人。
此项数据显示,专业技术人才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需要科技的支持,而科技的进步则仰仗“专才”之力。
其积累所形成的经验,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可以在其专业领域进行开发和革新,从而快速推进生产力的发展。
对于“全才”几乎不可能完成这样的任务。
协作--扩大生产规模的第一理念就是协作,数个“全才”组成团队,如一盘散沙,坐议立谈虽无人可及,临机应变却百无一能,诚为天下笑耳。
若人之有脑,却无躯干四肢,求生无望矣...反之,数个“专才”组成团队,犹如百川汇海,其力之大,实不可量也
全对什么都一只半解,知道点皮毛就尖叫知了知了,孰不知知而不明不如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