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课题: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4§3.1.3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以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为基础,推导二倍角
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掌握二倍角公式,运用二倍
角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2.能力目标:灵活运用二倍角公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寻找数学规律的能力,同时注意渗透由一般到特殊的化
归的数学思想及问题转化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参与、积极交流的
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意识,提高数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二倍角公式,灵活运用二倍角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难点:二倍角公式的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转化、化归的数学思想。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中,我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采用启发式
教学并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
2 / 7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设计意图师生活动
提
出
问
题问题1: sinsin成立吗?举一个反例:0030sin60sin问题2:sin有没有公式可求?
纠正学生常犯直觉性错误。激发学生新的求知欲。师:提问
生:思考
回答
复习回顾两角和的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sincoscossin)sin(
sinsincoscos)cos(
tantan1
tantan
)tan(ba
复习回顾两角和的三角公式,为探索二倍角公式做好铺垫。师:提问
生:回答
师:屏幕
展示公
式
推
导
公式利用)(S、)(C、)(T推导出sin、cos、tan公式sincoscossin)sin(aacossin22sinsinsincoscos)cos(22sincos2costantan1tantan)tan(a2tan1tan22tan使学生在已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新的认知建构,经历由和角公式导出倍角公式的过程,培养
学生的探
究意识和
丰富的联
想能力。
师:引导
学生推
出
sin
生:自行
推导
cos
tan
师:巡视
指导
生:上黑
板写出
推导的
结果
3 / 7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设计意图师生活动
课
堂
练
习
1、已知31sin且
3
22
cos
则2sin,
2cos
2、已知tanB=2,则B2tan=
3、已知53sin,则
cos
简单的练
习便于学
生理解、运
用和记忆。
由练习3
引出
2
C
公
式的变形,
激发学生
新的求知
欲。
师:用屏
幕展示
练习
生:完成
抢答
师:点评
公式变形从1sincos22,得到22sin1cos,代入公式
22
sincos2cos
,
得到
2
sin212cos
从
1sincos
22,得22
cos1sin
,
代入公式
22
sincos2cos
,
得到
1cos22cos
2
加深对公式的认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公式的能力和想象能力。师:引导
学生利
用同角
三角函
数关系
推导
生:自行
推导,回
答
课堂练习课本135页第5题求下列各式的值:(1)0015cos15sin;(2)8sin8cos22;(3)0205.22tan15.22tan;(4)15.22cos20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公式的能力。生:独立完成
师:点评
4 / 7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设计意图师生活动
例题讲解例5已知5sin2,,1342求sin4,cos4,tan4的值。
解法1:∵
24
∴
2
2
∵
5
sin2,
13
∴
a2cosa2sin1
22
)135(1
13
12
∴sin4)2(2sina= 2sin2cos2
169
120
cos4
)2(2cosaa2sin21
2
2
13521169
119
a4tan
=
aa4cos4sin119169169120119
120
解法2:∵
5
sin2,
13
∴cos4)2(2cosaa22sin21213521169119∵24,∴24∴sin4a42cos12)169119(1a4tan=aa4cos4sin119169169120119120指出:“倍角”概念,其实质是指两倍关系,如2是的两倍,4是2的两倍,2是4的两倍等等。通过例题使学生加深对公式的认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公式的能力。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使学生认识“倍”的相对性。师:出示题目,引导学生分析解答,板书师:引导学生分析,寻求
另一解
法。
生:回答
解题思
路。
师: 屏
幕展示
解题过
程。
师:引导
学生观
察分析
生:回答
169
120
5 / 7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设计意图师生活动
课堂练习A组1、书本P135第1题
2、书本P135第2题
B组
1、Sin22.50 sin67.50 =
2、12cos24cos24sin =
巩固所学知识,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公式的能力。有梯度的练习训练学生,实现将知识外化的目的。师:出示
题目,引
导学生
分析,巡
视指导
生:完成
回答
师:点评
归纳小结1、二倍角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的推导2、熟记二倍角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acossin22sin
2sin2
cos2cos
12cos22sin21
2
tan1
tan2
2tan
3、注意“二倍角”关系,在解题过程中要
灵活运用二倍角公式。
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同时加深对公式及其推导过程的理解。生:归
纳小结
师:补充
完善,屏
幕展示
布置作业必做题:课本135页第3、4题,课本138页第17题.
选做题:
1、求
125sin12
11
sin
22
的值.
2、求178cos174cos172cos17cos的值.
避免一刀切,使学有余力的同学的创造性得到进一步的发挥,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师:出示
题目
生:课后
完成
6 / 7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教案说明
在教学中,我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采用启发
式教学,逐步设疑、诱导、解疑,指导学生去“发现”。整个教学过程的设
计主要体现以下五点:
第一、提出问题,纠正学生常犯直觉性错误,激发学生新的求知欲。引
导学生自主探究二倍角公式,让学生亲身经历公式的“发现”过程。这样
设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让学生明白知识的来龙去脉,加深对知识
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丰富的联想能力。
第二、在学生推导出二倍角公式后,立即让学生做些简单练习,目的
是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运用和记忆二倍角公式,以及让学生感到找出
2
C
公式变形的必要性。
第三、在解题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先分析条件与求解目标之间的差
异,然后选择适当的公式,明确解题思路,最后严格规范解答过程,培养
逻辑思维能力。通过一题多解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第四、为巩固所学知识,本设计通过设置多重练习,让学生能更深刻
的认识公式特点,感受公式的各种形式运用,提高灵活运用公式的能力。
当然,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能够容易地完成相应练习,使学生获得成功
感,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第五、为检查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设计作业时有一定的梯
度,具有弹性,避免一刀切,使学有余力的同学的创造性得到进一步的发
7 / 7
挥,体现了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