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绪论语音(专)
给汉字注音 作为推广普通话的工具。 其他:例:可以用来作为我国各少数民族创制 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用来帮助外国人学汉语, 用于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用以编制索引和 代号等等。 (二)国际音标
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学会制定的一套记音符号, 是用来记录各民族语言的语音的。
第二节
声母
一、声母的发音
辅音和元音的主要区别:
辅音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一般要受到阻碍;元音气流通 过咽头、口腔不受阻碍。这是元音和辅音最主要的区别。
辅音发音器官成阻的部位特别紧张;元音发音器官各 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 辅音气流较强;元音气流较弱。 辅音声带不一定振动,声音一般不响亮;元音声带振 动,声音比辅音响亮。
词汇部分:讲述现代汉语语素、词和构词法,词义(词 义的性质和构成、义素的分析和运用、语义场、语境和 词义),词汇的构成,词汇的变化和词汇规范化等问题,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词汇学知识,能够正确地辨析和解释 词义,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用词的能力。
语法部分:讲述现代汉语组词造句的规则和有关的基
础理论知识,如各类词的用法,短语和句子的结构与 类型,以及标点符号的用法等等,使学生具有辨识词 性、分析句子和辨别句子正误的能力,正确地、规范 地使用汉语。
第三节
现代汉语课的性质、内容和任务
现代汉语课的性质:现代汉语课是高等学校汉语言文 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 现代汉语课的教学任务: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 理论和基本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 生理解、分析、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 语言文字工作、语文教学工作和现代汉语的研究工作打 好基础。
三、推广普通话
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 话。”
普通话水平测试:普通话测试是推广普通 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推广普通话工 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 举措。
我院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情况:二乙以上合 格率为95.38%, 我院师范生普通话水平离大 纲要求不远。但离社会实际要求较远。 2004级中文教育本科(1)(2)班共99人, PSC第一次实测二乙以上合格率为78%, 二 甲以上合格率为13%。
g 、 k 、 h:+e 呼读为:ge 、 ke 、 he
j、q、x:+i 呼读为:ji、qi、xi Zh、ch、sh、r:+-i[ ]呼读为:zhi、chi、shi、ri
z、c、s:+-i[ ] 呼读为:zi、ci、si
三、记音符号 为了给汉字注音,人们采用过多种记音方法,主要可 分三大类:
四、现代汉语的特点
(一)语音方面: (1)没有复辅音。 (2)元音占优势。 (3)有声调。
(二)词汇方面:
(1)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2)广泛运用词根复 合法构成新词。(3)双音节词占优势
(三)语法方面:
(1)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2)词、短 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3)词类和句法成分不 是简单的对应关系。(4)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 (四)就文字而言,汉语是世界上唯一的几千年来都一 直使用表意文字的语言。
现代汉语课的内容:
绪论部分:简要地讲述现代汉语概况,新时期语言文字 工作的方针和任务,以及“现代汉语”课的性质、内容 和任务。
语音部分:以《汉语拼音方案》为基础,运用语音学 的原理,系统地讲述有关普通话的语音知识;使学生对 普通话语音系统有完整的了解,具有推行《汉语拼音方 案》和使用、推广普通话的能力。 文字部分:讲述汉字的性质和作用,汉字的结构和形 体,汉字的整理和汉字规范化问题,以及国家关于文字 的方针政策,使学生正确地使用汉字。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 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 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 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 规范的普通话
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的方言就叫做基础方言
先秦时代共同语称为“雅言”
汉代起称为“通语”
明代改称为“官话”
第一类是用汉字记音:直音法
反切法 第二类是用创制于五四运动前后的“注音字母”。 第三类是用拼音字母来给汉字注音和记录汉语。 (一)汉语拼音方案
《汉语拼音方案》的制订:
1956年2月拟订出草案。 1958年2月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 作为正式方案推行。
《汉语拼音方案》的用途:
3.音长: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 的时间的久暂。
4.音色: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造成不同音色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发音体不同。 第二,发音方法不同。 第三,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 任何声音都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色的 统一体,语音也不例外。 任何语言中,音色均起区别意义作用。在 汉语中,除音色外,音高的作用十分重要,声调主 要是由音高构成的,声调能区别意义。音强和 音长在语调和轻声里也起重要的作用。
现 代 汉 语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现 代 汉 语 概 述 一、什么是现代汉语
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 族所使用的语言。 现代汉语既有多种方言,也有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 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 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语含义丰富,既有多种方言,也有民 族共同语。 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 言,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 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通常讲的汉语 的语音、词汇、语法,指的都是普通话。 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是局部地区的 人们使用的语言,也叫地方变体。现代汉语 有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粤方言、 湘方言、闽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
语音的社会属性还表现在语音的系统性上。
语音的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二、语音单位
(一)音素 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 段。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音素可以分为辅音和元音两大类:
辅音,又叫子音,是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 音。
元音,又叫母音,是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 而形成的音。
修辞部分:讲述词语和句式的选用,常用的修辞方式,
使学生注意选词炼句,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提高汉
语表达能力,改进文风,逐步达到准确、鲜明、精练、
生动的要求。
第一节 语音概说 一、语音的性质
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 (一)语音的物理属性
1.音高: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 动的快慢。 2.音强: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振动幅度 的大小有密切关联。
五、现代汉语的地位 现代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发展水平最
高的语言之一。现代汉语是汉民族的交际思
维工具,同时也是我国各族人民之间的交际
思维工具。
汉语对东南亚各民族的语言有着深刻的影响 也和国外许多民族的语言有过接触,互相影 响
汉语是联合国的六种工语言之一(另外五
种是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
(二)语音的生理属性
人的发音器官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1.肺和气管:肺是呼吸气流的活动风箱,呼吸 的气流是语音的原动力。 2.喉头和声带
3.口腔、鼻腔和咽腔
(三)语音的社会属性
语音的社会属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语音是一种社会现象。声音跟意义没有必然
联系,而是由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作为语 言的物质外壳的语音表示意义,是有着突出的 社会性的。
七大方言:
(一)北方方言 :以北京话为代表,下分华北东北方 言、西北方言、西南方言、江淮方言四个次方言 (二)吴方言:以苏州话为代表 (三)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
(四)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
(五)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 (六)闽方言:闽方言可分为闽东、闽南、闽北、闽 中、甫仙五个次方言,闽东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 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 (七)粤方言: 以广州话为代表
(二)声母的发音方法
声母的发音方法指的是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 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
声母的发音方法可以从阻碍的方式,声带是否颤动, 气流的强弱等三个方面来观察。
(二)音节 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 的最小的语音片段。
一个音节表示一个汉字,儿化音节除外。
(三)声母、韵母、声调 声母指音节中位于元音前头那部分,大多是 音节开头的辅音。
声母和辅音不是一个概念。
声母大多由辅音充当,但辅音ng不作声母,
只作韵尾,辅音n既可作声母,也可作韵尾。 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韵母和元音不相等。 韵母有的由单元音或复元音构成,有的由元
声母的不同发音是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不同决定的。 (一)声母的发音部位
发音部位: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叫做发音部位。
按发音部位分,普通话声母可以分为七类: (1)双唇音:b、p、m 由上唇和下唇阻塞气流而形成 (2)唇齿音:f 由上齿和下唇接近阻碍气流而形成 (3)舌尖前音:z、c、s 由舌尖抵住或接近齿背阻碍气流而形成
辛亥革命后,称为“国语”
新中国成立以后,则称为“普通话”,这是首
次给现代汉语下了科学的定义并确立其地位。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主要条件: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与基础方言区的政治、经 济、文化、地理位置、人口等因素关系密切。 北方话的区域广阔人口众多成为基础方言地位无可 替代。 白话文学作品的流传,加速了北方方言的推广。 政治、经济、文化的高度集中使北京话有着特殊的 地位。 “五四”后,“白话文运动”和 “国语运动” 促 使北京语音成为标准音。 新中国建立后,现实的要求和需要,国家政府的高 度重视 。
(4)舌尖中音:d、t、n、1 由舌尖抵住上齿龈阻碍气流而形成 (5)舌尖后音:zh、ch、sh、r 由舌尖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阻碍气流而形成
(6)舌面音:j、q、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