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绪论
表情语:如哭、笑、点头、拍手、跺脚、摇 头、耸肩、眨眼、皱眉 、秋波 。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信息载体
手势、姿势、动作等,都会影响到正 常的活动;表情必须在一定的距离内否则 看不清; 实物载体太笨重,使用不便,而 且有时间限制,例如鲜花、水果等。声音 就没有这些限制,可以边走边说,边干边 说,即使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也可以说。 更重要的是,其他各种载体所能传递的信 息量很有限,语音却可以组合成无穷无尽 的话语来载负所要表达的一切信息。所以 说,有声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载体符 号系统。
从结构上说,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 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体系。 汉语共有五万多词,它们就好比房屋建筑中的砖、瓦、 梁等,是一种建筑材料,这些材料的组合,不是任意的, 而是有一定规律的,这就是语法。 举例:我们 在田野 风筝 放飞 午后 组合:午后我们在田野放飞风筝
语言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发展过程
人类学家研究发现,在36亿年的生物史中, 猿类出现后经过1800万年的进化,才产生了人 类的语言。 人类和语言经过近200万年的进化和摸索, 才创造了文字。 在人类语言产生后近200万年的历史中, 语音语义的结合逐渐形成系统规定的关系。 因此,我们看文字产生后所记录的语言词 汇,表现出了很严整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这种系统性就是长期“约定俗成”的结果,也 是语言符号系统的重要表现。这也是世界上所 以会有各种不同的语言事实的重要原因。
中国科学院于1955年召开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确定 把汉民族共同语称为普通话。
(二)现代汉语的定义: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 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1、选择北京语音为标准的原因。 (1)因为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自元朝建都以来,800多年来一直是我国的政治、经济、 文化中心; (2)因为使用人数多、影响大 北京话作为官府的通用语言即“官话”在全国流传范围 广 (3)因为北京语音系统结构简明,规律严整,音节悦 耳动听。
现代汉语 绪论
学习重点
1、明确“语言”、“现代汉语”、“现代汉 语方言”等概念 2、掌握现代汉语的特点 3、了解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区概况 4、明确现代汉语规范化的目的
信息的传递需要载体
实物、手势、表情、姿势、动作行为等, 都具有信息载体功能。
人类的其他交际工具
旗语、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 式、红绿灯、敲门声、喇叭声、身势语、 手势语(哑语) 、表情语、音乐语言、舞 蹈语言、美术语言等。
3)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 汉语词类因不变形而显示出多功能性。 比如动词,也可作名词,在句子中既充当谓语,也 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等句法成分, 例:他正在严厉的批评学生。 他的批评使我警醒。 我们要向雷锋同志学习。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 英语则不一样,大致说来,动词与谓语对应, 名词与主、宾语对应,形容词与定语对应,副词 与状语对应,形成一种简单的对应关系。
4)量词、语气词十分丰富
量词是现代汉语11类词中的一种,运用非常普遍, 大约有500多个量词。除了表“量”以外,它的 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习惯搭配。 一 布、一 床、一 牛、一 羊、一 门、 一 鱼、一 舟、一 塘、一 米、一 云
表示陈述语气的: 的、了、吧、呢、啊、嘛 表示疑问语气的: 吗(么)、呢、吧 表示祈使语气的:吧、了、啊 分辨:真是这样吗? 表示感叹语气的:啊,哇 真是这样吧。
现代汉语的形式:口语和书面语
口语指人们口头说的话,即人们口头交际使用的语言; 书面语指用文字写下来的话,即书面交际使用的语言。 口语和书面语是语言运用的两种形式。口语用声音表达, 书面语用文字表达。 书面语(周密、严禁、结构完整、多长句)。 口语(简短、疏放、省略较多)
口语和书面语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口语是第 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口语是书面语的 源泉和基础,对书面语起决定作用。反之,书 面语也不断给口语以影响,推动了口语的发展, 促使口语更加丰富,更加纯洁,更趋于规范化。 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推进。
三、现代汉语的特点
1)每一音节都有声调 声调不仅区分音节,还有富有高低升降的变化。 同一个音,声调不同,表示的意思就不一样。 例如:ma(妈、麻、马、骂), 四声变化使汉语具有抑扬顿挫之美,具有音乐性特点。 2)没有复辅音
1、语音特点
汉语音节一般由声母和韵母组成,声母在前,韵母在后 如:大(da) 、涛(tao) 每个音节不一定都得有辅音;没有复辅音,即音节里不会出现 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相连的结合体,不存在sk、str之类的辅音丛。 ground[graund](地面),flight[flait](飞行)。 因此汉语音节的结构形式比较整齐,界限分明。
3)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
汉语构词法是合成法,不是派生法,词根复合的方式 灵活多样,可以构成大量新词 如以电、黑为词根的词 (电灯、电视机、电池、电报、电表、电炉等), (黑板、黑暗、黑白、黑色、黑豆、黑芝麻)。 另外,汉语里还可以利用轻声、儿化、重叠等方式构词 如:孩子、凳子、房子、鼻子等,狗儿、画儿、头儿 火候儿等,叽叽喳喳、潇潇洒洒、窸窸窣窣等 构词方式的多样,是汉语词汇丰富的主要原因。
一、什么是语言
1、外部功能: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交际工具:人们能够用语言传递并交流信息。 (动物的声音传递比较简单、信息量不足,不完整 如:蟋蟀能利用翅膀摩擦发出清脆动听的声音来表现它 们的“感情”。) 除了语言之外,还有文字、旗语、电报密码、手势等, 但因范围受限制只能作为辅助工具。 思维工具:人们能够用语言形成和表达思想。 人们可以通过词、短语、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3)元音是音节结构的核心,占有优势 现代汉语共有21个声母(辅音),39个韵母(元音)。 就汉语音节的组合情况看,一个音节可以没有声母, 但决不能没有韵母(啊,乌、爱等),而韵母大多是 由元音构成。 辅音一般不能单独构成音节。除m(呒)、n(嗯)等 少数音节由辅音构成外。 元音属于乐音,辅音属于噪音。元音在音节中占优势, 乐音成分比例大,听起来响亮悦耳,汉语富有音乐美。
书面语来源于口语,依存于口语,但书面语一旦产 生以后,便有自己的发展规律。 在发展过程中可以不同程度地离开口语。书面语的 产生还促进了文学语言的形成。文学语言是经过加 工的书面语,即规范化了的书面语。 文学语言主要用于书面形式,用于公文、报刊、科 学著作,但也有口头形式。 文学语言的口头形式与口语不同。它还包括了文学 作品的朗读,如电台的广播,大会的讲话,电影戏 剧的台词等等。因此文学作品的规范不仅指语法规 则和词语使用的规范,还包括读音即音素的发音、 语调等规范问题。
2、词汇特点
1)以单音节语素为基本形式,词形较短 语素是语言的最小单位,也是构词的最小单位
汉语的语素大多由单音节语素构成,一个汉字通常 就代表一个意义。 如:钱、毛、病、电等字,都是单音节语素,都具有 一定意义 单音节语素在构词上有神奇的力量。可以构成大量的 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 如:竹——竹笋、竹简、竹筏、竹楼、竹笠、竹席、 竹篮、竹帘、竹板、竹管、竹马、竹矛
二、什么是现代汉语?
1、狭义的现代汉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使用狭义的用法。 如我们说“学习现代汉语”的时候,是狭义的用法 1973年12月8日,联合国第28次会议一致通过决议,把 汉语作为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的六种工作语言之 一,这里所说的“汉语”也是现代汉语的狭义用法, 即指“普通话”。 2、广义的现代汉语——普通话和方言。 在与外语相对比时,有时用广义。因为一般外国人分 不清方言还是普通话,所以就用统称,方言也算汉语。
思考:
北方方言在整个汉语体系中为什么具有通行 的优势?
2、以北方方言为现代汉语基础语言的原因: (1) 历代都城,多分布在黄河流域和中原地区。 例如陕西、河南、河北等地。 北方地区的语言随“政府行为”的力量得以扩大和传 播。 (2)历代文献和文学作品,几乎都是使用北方方言词 汇写成的。 例如:儒家经典甚至诸子百家、宋代话本、元朝的戏 曲杂剧、明清小说都用北方话写成。“五四”以后 众多的白话作品(如老舍,张恨水)也多由北方话 写成,这些作品的流传更扩大了北方话的影响, (3)北方方言使用的地域最广: 黄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华北、东北、西北) 西南地区(川云贵等省及湖北大部分) 江淮地区(安徽、江苏长江以北地区)
思考:
例一:蟋蟀能利用翅膀摩擦发出清脆动听的声音来 表现它们的“感情”。 (请问:这种行为是不是语言。) 例二:鹦鹉可以模仿人类的语言,甚至有的鹦鹉通 过训练,可以背诵唐诗,可以根据主人说的第一句 诗接上下一句。 (请问:“鹦鹉学舌”算不算语言?)
例三:1、点头或摇头 2、咳嗽声 (请问:以上行为是不是语言。)
3、语法特点
1)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语序不同,意思也不一样。 如:小王开门出去-------小王出去开门。 他们都不来---他们不都来。“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说不好”---“不好说”---“不说好”; “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 使用不同的虚词,意思完全不同。 “把他打了”-----“被他打了”。 我和姐姐-----我的姐姐。
3、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原因。 (1)著作多是经过字斟句酌,反复修改的作品。 经过作者加工的书面语语法比口语语法更具概括性和稳 定性等特点,因而宜以书面语著作作为语法标准的依据。 (2)“典范”的著作必然经得住推敲,具有语法规 范的价值 例如:政府公文、教材、报刊重要文章、影视传媒中 的严肃作品等等。 但并不是现代白话文著作的所有用例都可作为规范, 作品中的特殊用例、方言语法成分及语法方面的错误 用例等均要排除在外。 即使像鲁迅、郭沫若这样的语言大师,也有非典范 的作品。
2)双音节词占优势 词的结构有双音化的倾向,双音节词所占比重最大 如“眼睛”代替了“目”、“耳朵”代替了“耳”。 古代单音词大量变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 如“习”:构成“练习,实习、学习”等, 多音节的词组往往简缩为双音词, 如:“科学研究”简缩为“科研”、 “医疗效果” 简称为“疗效”,“高等院校”简称为“高校”。 仅就《现代汉语词典》统计,该词典共收词条5 万多个,其中双音节词约4万个,单音节词2560个, 其余为三个音节以上词语。在日常应用中,尽管单 音节词的使用率仍然很高,但就整个词汇系统的构 成情况看,双音节占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