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键工序、重要隐蔽工程控制方案

关键工序、重要隐蔽工程控制方案

关键工序、重要隐蔽工程控制方案一工程概况结构设计概况当d≥22时,宜采用机械连接接头当d<22时,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备注:本工程均采用绑扎搭接接头,d≥22钢筋无接头。

Ⅰ级钢:φ6.5、φ8、φ10Ⅱ级钢:8、10、12、14、16、18、20、22、25二施工执行标准及验收标准⑴、主要规范、规程⑵、主要法律、法规⑶、 其它施工执行标准:《黑龙江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DB23/T715-2003) 《黑龙江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地下防水工程》(DB23/T705-2002)《黑龙江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混凝土结构工程》(DB23/T708-2003)《黑龙江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模板工程》(DB23/T709-2003)《黑龙江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钢筋工程》(DB23/T707-2003)《黑龙江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混凝土结构工程》(DB23/T708-2003)《黑龙江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砌体工程》(DB23/T706-2002)《黑龙江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钢结构工程》(DB23/T703-2003)《黑龙江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DB23/T711-2003) 《黑龙江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门窗工程》(DB23/T708-2003)《黑龙江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DB23/T711-2003) 《黑龙江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屋面工程》(DB23/T702-2002)《黑龙江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DB23/T712-2003)《黑龙江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建筑电气工程》(DB23/T714-2003)《黑龙江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通风与空调工程》(DB23/T713-2003)黑龙江省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DB23/1206-2008三、工期及质量目标工程于2012年3月5日,正式破土动工,到2012年11月15日完工。

四、施工部署作为本工程的施工单位,我们将做好我们承包范围内的一切工作,及时遵照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指导,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工期。

本工程施工期间以工程质量及进度为控制点,一切施工协调管理即人、材、物应首先满足该区域,以确保施工总进度及质量创优计划。

本工程实行以模板、钢筋、砼分班组进行流水划分;平行流水施工;确保整个施工过程形成节奏流水。

本工程可分为桩基础、土方、基础、主体剪力墙、现浇板、填充墙、内外装饰、屋面、室外、设备安装、调试等施工,通过工序间合理搭接,平衡协调及计划调整,紧密地组织成一体。

为了贯彻“空间占满、时间连续、均衡协调、力所能及、留有余地”的原则,保证工程按照总控计划完成,需要采用将主体分为两次验收、主体和装修、安装和装修的立体交叉施工。

总施工顺序上的部署: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围护;先主体,后装修;先土建,后专业的总施工顺序原则进行部署。

五、施工阶段划分根据本工程特点及工期要求,将其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基础工程(降水、土方、桩基、基础砼结构、回填)2、地上主体结构工程(钢筋砼结构、安装预留预埋、砌体填充墙、脚手架搭设)3、内外装修装饰工程(内外墙装饰、装修、屋面防水)4、室外工程5、水、电、暖及电梯等设备安装工程。

6、设备安装调试及竣工扫尾工程。

六、关键工序、重要隐蔽工程确定(一)关键工序:桩基础、基础混凝土、主体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外墙保温、室内地面。

其中抹灰、屋面、外墙真石漆、水电暖施工同主体结构、装修工程交叉施工。

为保证总体施工进度,各关键工序严格控制其时间节点,保证总工期目标。

A、施工组织协调1、制定图纸会审、图纸交底制度在正式施工之前,项目经理部组织技术科的人员核对图纸,参加由业主组织的图纸会审、图纸交底会,会中确定的内容形成一份施工条件。

确保工程顺利开始。

2、建立周例会制度在每周的固定时间召开由监理主持,业主、总包、各分包方参与的周例会,会中商计一周的工程施工配合情况,解决问题。

3、制定专题讨论会议制度遇到较大问题时,业主、设计、监理、总包方聚到一起,商讨解决。

此专题讨论会不定时召开。

4、制定考察制度我单位是ISO9000体系认证企业,根据ISO9000体系管理要求,项目分包、分供方要三家以上参与竞争,因此,制定考察制度,组织业主、监理共同对主要分包分供方进行考察,经过综合评比,最终选定合格、满意的分包、分供方。

B、分包单位协调和管理1、必须符合所承包相应专业工程资质等级,重合同,守信誉,确保承担本工程的施工能力;2、承担该分包工程的人员素质、装备情况、质量保证能力,必须满足工程需要;3、对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具有有效的控制手段,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有可行的保证措施;4、对分包队伍进行最终的考核、复审、评价,符合条件的才能签订分包合同,进场施工。

C、分包队伍的协调(桩基、防水、门窗安装、电气安装、水暖安装、电梯安装等)1、分包单位所选用的材料设备,事先需征得发包方或监理的审定,严禁使用劣质材料。

2、分包单位按施工总进度计划编制分包作业计划,并积极组织实施。

3、各分包单位严格按平面布置图堆放材料,做好现场文明施工及标化管理工作。

4、以各种指令,组织指挥各分包单位科学合理的进行生产作业,协调施工过程产生的各类矛盾,以合同条款明确所承担的责任,追究延误工期或质量不佳的经济损失。

5、项目经理部按期召开施工协调会,同时根据需要,随时召开协调会。

6、定期、不定期组织分包单位,对工程质量、安全文明、生产技术、材料供应等情况进行联合检查,执行奖罚制度。

D、分包管理1、工期管理:(1)按施工总进度计划控制分包单位施工总进度计划。

分包单位工程进度计划,分为总体、季度和月计划并附保证措施,报总包单位审批。

(2)组织各分包单位合理的安排好生产计划,并经常检查、分析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

(3)与分包单位签订工期奖罚合同,按合同兑现情况执行奖罚处理,确保责任落实到实处。

(4)分包队伍由于管理不善,造成工期拖延,经总包方指令整改仍无效,将采取惩罚措施直至终止合同。

2、质量管理(1)确定分包工程质量管理目标,并层层分解落实到班组个人,确保工程总质量目标的实现。

(2)分包队伍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并能有效运行,充分发挥自身质量管理能力。

(3)从严监控分包单位工序质量、工人操作质量,按质量奖罚制度严管严罚。

3、安全管理(1)要求分包队伍建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设有专职安全员常驻现场,并跟班作业。

(2)分包队伍进场后,总包方对其进行安全生产技术交底,并签订安全生产承包合同,明确责任方,落实责任人。

(3)要求分包队伍向总包单位上报有针对性的保证安全生产技术措施,经审批方可开工。

(4)分包单位的特殊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有效证件上岗。

(5)对外装饰工程临边作业的防护、电梯洞周边防护及安全用电防护等,经常检查监督,发现问题,指令整改。

4、文明施工管理(1)要求分包单位建立文明施工组织机构,做到对口有人抓有人管,并坚持经常检查落实情况。

(2)分包单位现场仓库、生活区,要随时考核,规定合理作业时间,并对噪声超标的设备采取必要控制措施,减少夜间扰民。

(二)、重要隐蔽工程桩基础、基础混凝土工程、主体结构钢筋、混凝土、屋面防水、保温、给排水及采暖系统防腐、灌水、打压、电气入户暗敷设。

本质量保证措施是根据ISO9000标准,针对本工程而制订的质量措施,它既是对公司质量保证手册的支持,又是对质量程序的“补充”。

是项目经理部实施质量活动的重要文件之一,是贯彻质量方针,为实现质量目标而作出的计划。

通过严格有效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和“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循环工作方法,实现质量持续改进,创造出完美的精品工程,圆满实现本工程“鲁班奖”优质工程的质量目标。

A、项目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与运行1.1质量目标1.单位工程竣工质量验收要达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和有关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的合格标准,质量控制资料完整,观感质量验收符合要求;2.结构工程质量目标:黑龙江省省级“优质龙江杯结构工程”;3.单位工程质量目标:确保黑龙江省优质工程,争创“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1.2质量管理体系为了确保实现省优质工程,争创“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的质量目标,将依据公司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要求,选派有创优经验、组织能力强、有责任感、技术过硬的项目管理人员组成本工程的项目质量管理班子,以公司的质量方针和本工程的质量目标为工程质量管理的行为准则,建立完善的项目质量岗位责任制度,明确项目领导班子成员的责任和每个部门的质量职责,将项目质量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道工序和每一个项目管理人员。

全力围绕本工程质量目标和公司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程序文件》的要求,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领导,项目技术负责人、现场生产副经理和专职质检员中间监控、各职能部门执行监督、各专业施工班组严格实施的网络化项目质量管理体系,从而形成一个横向从土建到各专业分包,纵向从项目经理到各专业操作班组的质量管理网络。

(见图所示)项目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注:实线表示工作关系线,虚线表示信息反馈。

1.3项目工程质量管理流程1.4项目工程质量预控措施1、施工前,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和工程质量目标,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编制项目质量意识教育培训计划,内容包括质量方针、项目质量目标、项目质量计划、施工规范、操作规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等,通过开展质量意识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使参施人员掌握了解工程质量要求、施工生产工艺流程、岗位操作技能和检验方法,并将其贯穿到每道工序和各项管理工作中,提高参施人员质量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操作水平,防止不合格品的产生,确保本工程的质量目标顺利实现。

项目各级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有项目技术负责人及专职质检员负责组织教育;参予施工的各级管理人员由项目副经理负责组织进行教育;施工操作人员由工长组织教育,项目生产副经理及专职质量检查员进行教育的情况予以监督和检查。

2、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和施工工艺、质量要求,做好对投入的机械设备的选型、性能参数确定、安全性能的检查、验收、保养和维修,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产出率。

3、按照公司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程序文件》的要求,做好材料供应商的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质量标准的调查评价,建立合格分供方档案,选择信誉最好、质量保证体系完善的材料供应商,列入合格分供方花名册,作为本工程选用、采购的依据。

4、好工程质量检验、测量设备的配备和检测,保证测量精度和检测的准确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