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政工程关键工序控制培训资料d

市政工程关键工序控制培训资料d

第四节主要质量控制点设置道路工程过程质量控制要点排水工程过程质量控制要点第五节施工测量放线质量控制措施工程测量控制是事前控制中的一项基础工作,是工序控制的一项重要内容,监理工程师应将它作为保证工程质量的一种重要监控手段。

本工程包含的工作内容较多,所以涉及到的测量放线工作内容也相对较多,如:道路施工测量、排水管道施工测量等,因此,施工测量工作必须引起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的高度重视。

一、测量监理工作一般要求审查承包人的测量人员的资质、配备的仪器能否达到《合同文件》、《技术规范》要求,以及测量项目、测量内容、方法、执行的技术标准和最终提供的成果资料;按不同情况,可分别采用旁站、参与测量、抽查检测、检查资料等方式实施有效的监理,通过测量记录、成果资料、监理工作的日记以及有关来往文件,施工测量的质量情况应得到全面的系统的和正确的反映。

一切外业原始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必须在现场直接记录于手簿中,测量记录应项目齐全,字迹清楚。

划改要正规,不得就字改字,不得随意涂改,严禁涂、擦、改。

测量资料要完整,计算及成果资料均应有严格的检核,并签署完善。

未经检核的成果不能交付使用。

测量资料应包括外业测量的全部原始记录,内业计算(控制点平差、放样数据的计算等)以及成果资料的整理(控制点一览表及点位布置图)。

测量仪器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全面的检校。

在施工过程中,应定期检校全站仪、钢尺、水准仪,必须每年一次送有关部门进行检定。

二、作业时应注意1、晴天作业时,仪器应打伞遮阴,严禁直接镜头对向太阳。

进行控制测量时,棱镜也应打伞遮阴,以免暴晒影响测量精度。

2、应避免在烟、灰、雨、雾、电及四级以上大风的不利条件下测量。

3、视线应尽量避免通过受电磁场干扰的地方,一般要求离开高压线2-5米,测距时,对讲机应停止使用。

4、视线背景避免反光物体,在反射光束范围内不得同时出现两个反射器。

5、使用后注意清除仪器的尘埃和潮气,存放于干燥而温度变化不大的地方。

三、测量监理的工作内容1、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前期导线点和水准点的复测和加密工作。

为了保证路线符合设计文件要求,确保施工中不发生任何差错。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必须把设计单位提交的全部控制桩点(平面控制点、水准点等)进行复测,施工复测的工作内容基本上与定测相同,它包括导线点、水准点等,施工复测的主要目的是检验原有桩号的准确性,而不是重新测设,所以,经过复测,凡是与原来的成果或点位的差异在允许的范围内时,一律以原来的成果为准,不做改动。

对经过多次复测确定,证明原有成果有误或点位有较大变动时,应报业主单位,经审批同意后,才能改动。

施工前,为了施工方便,尚需加密导线点和水准点。

复测成果及加密成果都应上报监理审核,监理应做平行检测后才能批复。

(1)测量前的准备工作测量前的准备工作一般包括以下几点:a.根据工作实际需要选任测量人员;全面熟悉设计文件,领会设计意图和要求;b.熟悉测量设备和工具,并按有关规定进行测量仪器设备的常规检验和校正;c.对测量人员进行培训交底,公布工作纪律和标志设置要求,明确标志桩书写方式和其他注意事项;d.对原设桩志进行现场核对,了解移动、丢失情况;制定新测设或补加桩志计划。

(2)施工测量的一般要求a、导线复测的精度导线的起讫点应与设计单位测定结果相比较,测量精度应满足设计要求:角度闭合差为±16√n(″),n是测站数,坐标相对闭合差为不大于1:10000。

b、导线复测的内容路线的线形主要由导线点来控制,导线的点位精度及密度直接影响施工。

导线复测的工作常通过附和导线的测量来完成。

因此,路基在施工前对导线进行认真复测是十分重要的。

2、导线复测的内容主要包括:(1)检查导线是否符合规范及有关规定的要求平差计算是否正确,精度是否经过有关方面的检查和验收。

(2)导线点的密度是否满足施工放线的要求,必要时应进行加密,以保证在道路施工的全过程中,相邻导线点间能相互通视。

(3)检查导线点是否丢失、移动,并进行必要的点位恢复工作。

3、导线复测的注意事项:导线复测的外业工作主要包括水平角测量和距离测量以及导线点的加密等。

a.承包人必须根据设计资料认真做好导线复测工作;b.导线复测应采用满足精度要求的红外测距仪和经纬仪或者全站仪。

仪器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校。

仪器精度应满足测量要求。

c.原有导线点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进行加密,保证在施工的全过程中,相邻导线点间能相互通视。

d.导线点起讫点应与设计单位测定结果相比较,测量精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当设计未规定时,应满足:角度闭合差为±16√n(″),n 是测站数,坐标相对闭合差为不大于1:10000。

e.导线复测时,必须与相邻施工段的导线闭合,以保证路线线形顺畅。

f.导线点的密度:加密后的导线点之间的距离一般以400米左右为宜,最大距离不应大于700米。

g.困难地段可采用支导线加密导线点,但边长不得超过300米,且不允许连续支点。

边长及连接角至少各观测两测回。

4、准点复测一般水准点的复测和水准点的加密同步进行,主要要求有:a.水准点之间的间距一般以300-500米为宜,在结构物附近和地形复杂地段应增设临时水准点。

所用水准仪精度应在3〝以上并经过由资质的部门检定且在有效期内。

b.水准点的闭合差为±20√L,L为水准线路的长度,以公里计。

c.应配合测量监理工程师对复测成果进行平行检测。

d.施工期间有关人员应对水准点经常进行复测。

水准测量的步骤:a.会同设计、监理单位验收水准点,办理交接手续。

检校仪器和准备工具。

b.用水准仪进行水准点复测,同时加密施工用的临时水准点c.计算水准点的精度是否达到要求,超出允许范围时,应查明原因,若非复测原因,应及时报告总监办测量工程师,经测量监理工程师检测复核确认后报请设计。

5、对施工单位上报的导线点和水准点的复测、加密成果进行平行检测(1)审核施工单位上报的导线点和水准点的复测、加密成果是否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计算是否准确。

(2)用总监办的测量设备对施工单位的上报成果进行平行检测,在两份成果的都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复测的导线点以设计提供的成果为施工依据,加密的点以施工单位上报的为施工依据。

6、以审核批准的导线点和水准点成果为现场施工放样的依据,对施工单位现场的施工放样和成品进行检测和验收,具体内容包括:(1)道路工程的测量检测内容:a.原地面的中线和断面高程b.顶面的高程和中线。

(2)管道工程的测量检测内容:a.给排水管的基底高程、流水高程b.燃气管道的埋置深度以上内容以规范规定的精度为检测标准。

超过标准需做返工处理。

四、测量重点及控制措施测量重点和控制措施第六节 绿化工程质量控制一、种植土壤施工一、土方工程1、废方清运。

根据设计文件、施工图纸、技术规范规定的清运范围、标高要求,将绿化区内的废方及有害物全部清运出场。

2、清运前的原始地面线测量。

施工前,监理工程师应会同承包商对施工现场原地面线进行测量,以确定土石方数量,清运后再次测量,测量数据作为计量依据。

3、未经原地面线测量的不得施工,否则拒绝计量拒绝支付。

二、拉运回填土回填土是各种植物材料成活、生长、发育的基础。

当承包商确定土源地后,现场监理工程师应会同承包商到土源地分层取样并护送到有资质的检测部门进行化验分析,分析结果,PH 值、总含盐量、有机质含量、土壤杂质等必须符合技术规范指标,达不到指标者应通知承包商另选土源或者上报经监理工程师认可批准的土壤改良方案后,方可拉运,否则拒绝进场。

1、换土厚度。

根据设计图纸及技术规范要求,乔木穴状换土应视乔木大小而定,一般为0.8×0.8×1.0米或1.0×1.0×1.2米或1.2×1.2×1.5米;孤植灌木穴状换土一般为0.7×0.7×0.7米或0.6×0.6×0.6米;密植灌木一般为0.5×0.5×0.5米为宜,具体规格应以合同技术规范要求执行。

2、土壤改良。

土壤改良是一种补救措施,根据绿化工程换土情况,对土壤质地较差,PH值低、总含盐量少,有机质含量普遍较低,对植物正常生长有影响的土壤,必须进行土壤改良。

改良措施:一是加大有机肥施肥量,一般每公顷施肥量为20-30吨为宜。

二是粘性强的土壤可掺拌细泥炭土或细沙,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及通气度。

三是深翻细耙,改良土壤结构。

三、种植土质量控制要点(一)种植土质量控制要点1、种植土壤及地下水位深度必须满足种植植物的生长要求,并达到施工规范的要求;2、在种植土层下有不透水层,若遇有不透水层必须设法粉碎、穿孔使其透水淋溶;3禁用推土机反复碾压堆土、造山或改造地形,这样做最易形成不透水层,特别在土壤含水量过高的情况下碾压堆土、造山或改造地形;4、地下水位必须在中等(100cm)水位以上,若地上水位属于50cm的浅水位时,必须做排水设施处理;5、有建筑垃圾的土壤、盐碱地、重粘土、粉砂土及含有有害园林植物生长成份的土壤,必须用种植土进行局部或全部更换;6、山黄泥做为种植土必须是结构疏松、通气、保水、保肥能力强,适宜于园林植物生长的土壤,必要时可掺入适量的泥炭土介质;对粘重土可掺入30-40%的粗砂调整土壤质地;7、种植土土层厚度必须满足不同植物根系正常发育生长所需的土层深度:(1)乔木:(深根)150cm,乔木(浅根)100cm;(2)灌木(大)90cm,灌大(小)45cm;(3)草坪30cm以上,花坛30cm以上;8、种植地属于砼块(板)、坚土、废基、重粘土、低洼地等不透气或积水时必须打碎、穿孔、开排水沟或垫碎石,然后在碎石面层加到适合不同植物生长要求的土层厚度;9、地形的改造(1)地形改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叠石、石峰、谷、脊、坡的位置及走向必须符合设计要求;(3)地形改造的标高必须在允许偏差之内,即>100cm,允许偏差±5cm;100-300cm,允许偏差±20cm;>300cm,允许偏差±50cm;(4)园林植物的品种,数量、定向、排列等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若需变更,施工企业必须填报技术核定单,监理部复核后,呈建设单位批准方可实施;(5)地形改造后的种植地,必须做到坡度恰当,无积水,无严重水土流失;(6)地形改造后的种植地,若采用地下管道排水,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11、种植土中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石砾、瓦砾、、砖块,树根、杂草根、玻璃、塑料废弃物、泡沫等混杂物,施工企业必须清除;12、种植土的质量情况,施工企业必须提供有资质单位出具的土壤分析报告,若土源不同,施工企业必须提供另一土源的土壤分析报告,否则下道工序不准动工;(二)种植土质量检验方法1、检验土壤分析报告;2、抽查一定的数量,即每3000㎡抽查一点,每点为500㎡,但不少于3点,是否在允许偏差范围:大中乔木为-8cm;小乔木及大中灌木为-5cm小灌木、宿根花卉为-3cm;草本、地被、草坪及一、二年草花为-2cm;3、地形标高、全高在1.0m以下为±5cm;全高在1-3m为±20cm;全高在3m以上为±50c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