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发教材
1、烫发的历史
最早的烫发系统由德籍查尔。
纳斯勒与1906年呈现的。
此系统的烫发剂乃碱,即崩砂、苏打、氨类、如:乙胺醇等。
通过
加热,一般超过100摄氏度来使头发永久曲卷,故此也称热烫。
1932年美籍克拉与史毕曼,改用无机的还原剂----硫化物,这个程序依然需要加热。
现代的烫发剂已经很少应用硫化物为主的原料。
1941年以后,有机还原剂(夺汞物,即有机氢硫化物)的发现而使二硫键在不加热的情况下分解,而重组作用通过简易化学
氧化作用,如过氧化氢或溴化钠,此时,所谓的冷烫就产生了。
二、毛发的理论知识
1、头发的由来:经过食物消化产生的氨基酸蛋白质,角质硬化后堆
积而形成的。
(1)毛乳头:角化作用(蛋白质)生产麦拉宁(色素)
(2)毛囊:毛囊的构造与基因有关决定头发的性质。
(直
发,卷发)
毛乳头里面有大批的细胞叫做角质细胞,它们一天一天地分裂,生产出更多的细胞,渐渐的这些角质细胞就往上推,
并经历了一些重要的转化,它们分解、伸展,失去核心并且
硬化,产生出一种含大量硫的蛋白质、角质,这就是构成头
发的主要成分。
2、头发的结构:
(1)表皮层:主要成份为角蛋白,属于酸性物质。
扁平硬
的透明角质化组织,呈鱼鳞片状,由发根至发尾方向
排列,共有3---6层(东方人)6---8层(西方人)。
保护皮质层,防止水分流失。
(2)皮质层:含大量的角质细胞群及麦拉宁色素,这些含大量硫的角质蛋白纤维里,包含了令头发有自然颜色
的黑色素微粒,是决定头发颜色的重要部分。
80%是
蛋白质,15%是水分。
组织结构:4个链键组织
第一个:盐键,管PH值,遇碱膨胀,遇酸收缩。
第二个:氢键,假性卷度,在表皮层与皮质层之间。
第三个:二硫化键,由不连接的单位连接而成。
即:细纤维的连接体,连接而成固定纤维组织。
第四个:氨基键(间充物质)固定所有的纤维组织,最易流失。
(3)髓质层:位于毛发的中心细胞群,具支撑头发的作用及影响可塑性之功能,细软发质常无此组织或组织不
全。
只做DNA的检测,与遗传基因有关。
组织结构:A、乳白,不规则形状大小的不连接体(正常发质)。
B、白连接体,圆的形状(白发)。
三、烫发产品的认识
A、碱性烫发产品
1、化学反应过程:通过阿摩尼亚打开毛鳞片使乙醇胺酸顺利进入皮质层切断二硫化物键,再通过烫发工具重新排列,链键形态使用氧化剂中的嗅化钠过氧化物重新锁定链键结构。
2、碱性药水的成份:
①、产品结构(分为以下四种)
a、一剂——PH值——8---11.5
b、二剂——定型剂2号,软化剂1号
c、三剂——A软化剂,B定型,C护发(染后处理剂)
d、四剂——A软化变形,B定型,C烫后护理剂,D烫前处理剂
②、内部成份细分
a、烫前处理剂:深层清洁发质(如有甲壳质成份能锁紧鳞片
根部帮助打开毛鳞片,还可以使紧密地毛鳞片有些松动。
b、软化剂的成份及其作用
乙硫酣醇酸(硫代)------切断二硫化物键
阿摩利亚(氨水)------碱性打开毛鳞片
受冲剂(中间剂)------可起到调和作用平衡化学药剂芳香剂(香料)------遮盖阿摩尼亚的臭味
滋润剂(保湿因子)------补充头发所需的水分
c、定型剂成份及其作用
嗅化钠-----重组二硫化物键,使头发恢复弹性
过氧化物-----帮助碱化物重整,链键重组,使链键组织氧化定型
d、烫后护理剂功效:
中和头发遗留的碱性补充头发所需水份及营养物质。
碱性电发药水保持时间比较长但是比较伤发。
B、碱性烫发产品的详细操作过程
冷烫
1、分析发质(选择产品,科罗娜。
炫系列碱性电发水分为
抗拒型、健康型、受损型)
2、确定烫发工具以及排列方式
3、分区、卷杠
4、上1剂软化剂,停留时间根据不同发质而定
5、分区检查
6、冲水
7、上2剂定型剂,停放时间15---20分钟
8、拆杠
9、冲水、烘干造型
热塑烫(陶瓷烫、SPA烫、磁波烫)
1、分析发质(选择适合头发以及烫发效果的产品)
2、调配1号软化剂分区上药水(停留时间根据不同发质而
定)
3、检查头发的软化程度
4、冲水(免护发素),将头发擦干至八成干
5、确定烫发工具开始卷杠
6、加热定型(分两次加热)
7、分区检查
8、冷却后拆出卷杠、用定位夹固定头发
9、上2号定型剂,停留时间15分钟
10、冲水、烘干造型
B、酸碱平衡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