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构成说课稿
便于大家的了解,此图为立体构成的构成形态,如图中所示,立
体构成是使用各种较为单纯的材料来训练造型能力和空间构成能力
的一门学科,目的是要求学生对立体形态进行解剖,重新组合,继而
进行抽象化的形态构造。
一、课程设置
立体构成课程是建筑装饰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其内容
主要是制作立体的创意作品并了解其操作技巧,为学生将来从事建筑
装饰造型创意等工作领域打下基础。
立体构成作为研究形态创造与造型设计的独立学科。是以实体
占有空间、限定空间、并与空间一同构成新的环境、新的视觉产物。
立体构成也称为空间构成。立体构成是以一定的材料、以视觉为基础,
以力学为依据,将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组合成美好的形
体。它是以点、线、面、对称、肌理由来,研究空间立体形态的学科,
也是研究立体造型各元素的构成法则。其任务是,揭开立体造型的基
本规律.阐明立体设计的基本原理。
本课程是一门兼技术性和艺术性的课程,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
培养学生实际制作能力、艺术创意以及艺术审美能力。本课程是我系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是基础设计课程三大构
成中的一部分,是学好其他专业的理论基础和依据。三大构成包含平
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
本课程的前期课程是中外建筑史、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中外
建筑史是让学生了解中外建筑的一些构造和形态风格的学科,平面构
成是让学生在二维的空间中进行图形分割的学科,色彩构成是让学生
了解一些基础的色彩知识。
后期课程是计算机制图软件AotoCAD、3DMAX,和家具设计,
同期课程是设计素描色彩、透视学、装饰材料,由此可见。本课程在
训练学生从二维空间转向三位空间的造型设计方面起到承上启下、至
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门课的学习,利用抽象的材料和模拟空间构造,创造纯
粹的形态造型,从而引导学生从形态要素的立场出发,熟练掌握三维
形体的造型规律。
教学目标:(PPT)+目标主要是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
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培养自己创作思维的同时感受造型形态上的不
同变化,锻炼学生在今后设计中能够具有的抽象思维能力,色彩的构
成思维能力,工艺手工制作能力,对形式美法则的灵活应用能力,造
型综合运用能力,对点线面体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理念(PPT)
思路(PPT)
章节(PPT)
模块(PPT)
教学重点难点(PPT)
三、教学实施
宏观教学内容组织:课程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做出设计方案,
继而动手实践,并在小组实训过程中,做出规划,根据课堂内容和特
点,主要设计3个学习情景,即讨论--设计方案--动手制作。首先是
让学生分组讨论,讨论出方案,然后绘画草图,然后动手实践制作。
这样在学习过程和动手的过程能够保持高度的一致,每个情景的学习
过程都以动手过程为导向,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微观教学内容组织:在教学内容组织上注重每一个任务的把握,
注重每一个创意作品训练在课程中的地位,明确教学目标,重点突出,
尽量在每一个知识点讲解时都从建筑装饰行业中的某一实际需求开
始,结合学生的学习规律,主要设置认知--榜样--提升这三个进阶式、
螺旋式上升的学习情景。认知:就是在课堂上一些概念的引入和讲解。
榜样就是,通过学生的讨论后,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好的创意给予
肯定,稍差一些的创意给予鼓励,从而提升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这样微观教学的设计,使学生从榜样的案例中掌握知识的运用和设计
的基本要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扩展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的设计(PPT)
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PPT)
教学手段的设计(PPT)
教学方法:1讲授:讲授理论知识;2呈现:用多媒体展示有
创意的作品引发学生的创作思维;3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4发现:
让学生发现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性;5实践:让学生动手制作创意作品。
考核:
阶段性(PPT)
综合性:五环式考核法摒弃了传统的完全以教师标准评出学生成绩的
考核模式,通过教师、学生两方评分,更为客观的评定学生的成绩,
使学生重视学习与工作的各个环节,直接感受到了创意竞争的环境与
压力,同时在教学中实现以证评学,以赛促学,通过大赛学生不仅加
强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提高了自身的设计水平。
考核评分(PPT)
以下(PPT)